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4:02:50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百科名片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目录
  地位
  简介
  资金来源
  施工工期一期
  二期
  三期
  三峡工程大事记
  三峡大坝的安全
  综合效益1、防洪
  2、发电
  3、航运
  面临问题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2、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3、移民问题
  4、地质灾害问题
  5、国防安全问题
  “世界之最”
  综合评价
  旅游环境
  对宜昌的影响
  相关邮票地位
  简介
  资金来源
  施工工期 一期
  二期
  三期
  三峡工程大事记
  三峡大坝的安全
  综合效益 1、防洪
  2、发电
  3、航运
  面临问题 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2、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3、移民问题
  4、地质灾害问题
  5、国防安全问题
  “世界之最”综合评价旅游环境对宜昌的影响相关邮票展开 三峡大坝
  编辑本段地位
  是南水北调的一部分和重点工程.
  编辑本段简介
  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就预想过建设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l75米(丰水期为14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设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临江最高峰坛子岭的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米(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为l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或1500吨级船队.工程施工期间,另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闸室有效尺寸240米×24米×4米.
  编辑本段资金来源
  三峡工程所需投资,静态(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库区移民工程400亿元).动态(预测物价、利息变动等因素)为2039亿元.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约需195亿元;二期工程(首批机组开始发电)需347亿元;三期工程(全部机组投入运行)约需350亿元;库区移民的收尾项目约需69亿元.考虑物价上涨和贷款利息,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元左右.
  编辑本段施工工期
  三峡工程分三期,从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17年.
  一期
  工程5年(1994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
  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升船机的施工,并完成永久五级船闸的施工.
  三期
  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已然,三峡水库成为了一座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编辑本段三峡工程大事记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派出的一支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在三峡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的勘查和测量,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拟定了葛洲坝、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这是我国专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进行的第一次勘测和设计工作. 1944年,在当时的中国战时生产局内任专家的美国人潘绥写了一份《利用美贷款筹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 1944年,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到三峡实地勘查后,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即著名的"萨凡奇计划". 194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及三峡勘测处. 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正式签订合约,由该局代为进行三峡大坝的设计;中国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美国参加设计工作.有关部门初步进行了坝址及库区测量、地质调查与钻探、经济调查、规划及设计工作等. 1947年5月,面临崩溃的国民政府,中止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的实施,撤回在美的全部技术人员.美国垦务局工程师福斯脱在写给中国同事的信中说:“伟大如三峡计划,中国自不能久置不问,相信于不久之将来,定有兴工之一日.”三峡勘测处主任张昌龄在办理结束工作时也说:“我不希望仅是一个梦--理想的天国,总有一天会在地上实现.” 1949年,长江流域遭遇大洪水,荆江大堤险象环生.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引起了重视. 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三年后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他指着地图上的三峡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 1953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上游局党组向西南局财委的报告中提出,将来三峡水库的蓄水高度可能在190米左右,请西南局向沿江城市和有关单位打招呼,不要在190米高程以下设厂或建较重要的工程.西南局财委同意了这个意见. 1954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江汉平原、洞庭湖区损失惨重.这次大水再次警示:消除中下游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乃是治理长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1954年9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在《关于治江计划基本方案的报告》中提出三峡坝址拟选在黄陵庙地区,蓄水位拟选为191·5米. 1955年起,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3月,在莫斯科签订了技术援助合同,第一批苏联专家6月到达武汉.长委所属4台钻机和第七地形测量队先后进入三峡地区,开展测量工作. 1955年12月,周恩来在北京主持会议,在听取长委和苏联专家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后,肯定了国内专家的意见,正式提出,三峡水利枢纽有着“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的独特作用,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 1957年12月3日,周恩来总理为全国电力会议题词:“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1958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作了关于长江流域和三峡工程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工作.”当月,周恩来总理登上三斗坪中堡岛,与随行专家共同研究三峡工程坝址优选方案. 1958年3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葛洲坝坝址. 1958年6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第一次科研会议在武汉召开,82个相关单位的268人参加,会后向中央报送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科学技术研究会议的报告》. 1958年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了北戴河的长江三峡会议,更具体地研究了进一步加快三峡设计及准备工作的有关问题,要求1958年底完成三峡初设要点报告.1959年5月,在武昌对《三峡初设要点报告》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讨论,一致通过选用三斗坪坝址,大坝可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 1960年4月,水电部组织了水电系统的苏联专家18人及国内有关单位的专家100余人在三峡查勘,研究选择坝址.同月,中共中央中南局在广州召开经济协作会,讨论了在“二五”期间投资4亿元、准备1961年三峡工程开工的问题.由于暂时经济困难和国际形势影响,三峡建设步伐得到调整.8月苏联政府撤回了有关专家. 1970年,中央决定先建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工程,一方面解决华中用电供应问题,一方面为三峡工程作准备.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作了亲笔批示:“赞成兴建此坝.”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 1979年,水利部向国务院报告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议,建议中央尽早决策. 1980年7月,邓小平副总理从重庆乘船视察了三峡坝址、葛州坝工地和荆江大堤,听取了三峡工程的汇报. 1981年1月4日,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龙. 1981年12月,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电站一二号机组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 1982年11月,邓小平副总理在听取兴建三峡工程的汇报时果断表态:“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4年4月,国务院原则批准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编制的《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三峡工程实施蓄水位为150米的低坝方案. 1984年底,重庆市对三峡工程实施低坝方案提出异议,认为这一方案的回水末端仅止于涪陵、忠县间180公里的河段内,重庆以下较长一段川江航道得不到改善,万吨级船队仍然不能直抵重庆. 1986年3月,邓小平接见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时表示:对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中国政府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决不会草率从事的. 1986年6月,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论证,责成水利部重新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以钱正英为组长的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成立了14个专家组,进行了长达两年八个月的论证. 198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报告推荐的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确定坝高为185米,蓄水位为175米. 1989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湖北宜昌,考察了三斗坪坝址. 1989年底,葛洲坝工程全面竣工,通过国家验收. 1990年7月,以邹家华为主任的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成立;至1991年8月,委员会通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请国务院审批,并提请第七届全国人大审议. 1991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三峡大坝坝址.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三峡大坝坝址.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万人左右,累计有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1993年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李鹏总理兼任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下设三个机构:办公室、移民开发局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1993年7月26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进入正式施工准备阶段. 199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规定:国家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1993年9月26日,江泽民主席为三峡工程题词:“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建好宏伟三峡工程.” 1993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三峡工程移民问题. 199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考察三峡工地时指出,“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上这个工程,就要万众一心,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务求必胜”.江泽民主席还为三峡工程题词:“向参加三峡工程的广大建设者致敬”. 1994年11月2日,朱镕基副总理视察三峡工程. 1994年11月17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三峡工程正式开工问题. 1994年12月,李鹏总理在乘船赴三峡工地参加工程开工典礼的途中,写下歌颂三峡工程的《大江曲》.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宜昌三斗坪举行的三峡工程开工典礼上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5年,三峡库区一期水位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 1996年6月1日,葛洲坝电厂正式移交中国三峡总公司. 1996年8月,中国目前跨度最大的悬索桥--西陵长江大桥正式通车;12月,宜昌三峡机场通航,这些为更好地服务三峡工程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1996年11月下旬,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系统工程启动. 1996年12月22日,吴邦国副总理视察三峡工程工地. 1997年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10亿元人民币三峡债券发行计划,这是三峡总公司第一次采取国内发行债券的形式用以筹措三峡工程建设资金. 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这有利于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 1997年9月中旬,三峡水库淹没区一线水位移民搬迁基本结束. 1997年10月1日,亚洲载重量最大的公路大桥--三峡工程覃家沱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建设全部完成. 1997年10月6日,人工开挖的3.5公里长、可供大型船队航行的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正式通航. 1997年10月13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验收报告》. 1997年10月14日,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通过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验收报告,决定三峡工程于11月8日实施大江截流. 1997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一行视察三峡工程.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工程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为期5年的一期工程胜利完成,三峡工程转入二期工程建设. 1998年1月初,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根据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令、法规,结合三峡工程建设实际,制定《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并于1998年1月正式执行. 1998年1月12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研究三峡二期工程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的有关问题. 1998年1月13日-17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重庆市及库区移民工作,要求把移民放在大事之首,抓住机遇,埋头苦干. 1998年4月21日,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开挖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2.6%,总体质量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1998年5月1日,经过5年的建设,长江三峡临时船闸正式通航.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船闸. 1998年5月14日,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地球物理勘测研究院提交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一期主体工程建基面弹性波检测工程》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其成果报告正式归档,载入了三峡工程建设史册. 1998年6月1日,三峡工程二期围堰下游防渗墙宣告全线封闭,共完成防渗墙面积25746平方米. 1998年7月,三坝区遭遇57700立方米/秒流量的大洪水,坝址水域来水量达到187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三峡工程经受住洪水考验,工程主要项目正常施工. 1998年10月8日, 三峡永久船闸上游引航道靠船墩浇下第一方混凝土,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的船闸已由开挖阶段转入混凝土浇筑阶段. 1998年12月28日-30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主任朱镕基对三峡工程库、坝区进行了考察,并谆谆告诫全体三峡建设者,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1999年2月6日,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参观三峡工程展览馆. 1999年3月12日,由山西长治锻压机床厂制造的国内最大卷板机在三峡工地正式投入使用.该机的顺利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能生产特大卷板机的少数国家之一. 1999年10月3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南线五闸首保护层最后一方石碴被运往碴场,至此,由武警水电部队第四支队担负的永久船闸南线开挖全线告捷,这标志着永久船闸主体开挖工程圆满结束. 1999年12月31日,三峡工程全年完成混凝土浇筑458.52万立方米,超额完成年浇筑448万立方米混凝土的计划,远远超过巴西伊泰普创下的年浇筑混凝土320万立方米的记录. 2000年1月24日,三峡工程左岸电站厂房首台机组基础环在一号机安装就位,标志着三峡左岸电站厂房施工由土建施工为主转入土建与机组埋件安装并举阶段. 2000年7月17日,150户639名重庆市云阳县农村移民外迁到上海市崇明县落户.这是由政府组织的首批外迁移民. 2001年1月5日,“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正式通过审查. 2001年2月15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务院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修订草案)》,这是对1993年的条例进行的修订.《条例》结合一期移民工作实践,对移民迁建和管理的一些政策和原则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条例》自2001年3月1日起实施. 2001年5月31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三峡工程建设、外迁移民等有关问题. 2001年8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局承担的《中国三峡移民人权保障实证研究》在北京正式启动. 2001年11月7日,三峡工程永久性船闸首扇反弧门在闸首中南竖井内安装成功. 2002年1月13日,经过9年建设,三峡工程大坝已经达到2003年蓄水发电所需的坝高,三峡大坝迎水面高程已经全线达到140米海拔高程以上,大坝高度已具备挡水要求. 2002年3月17日,三峡工程首台发电机组转轮吊装成功.转轮的顺利安装为三峡工程在2003年实现首批机组发电创造了条件. 2002年5月1日,三峡工程成功地实施了对上游围堰的爆破.1997年大江截流形成的上游围堰完成了历史使命. 2002年9月1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开始进行有水调试.永久船闸按年单向5000万吨和通过万吨级船队要求设计.过往永久船闸的船舶包括万吨级船队,每次过闸的时间大约需要2小时35分钟.根据三峡工程建设计划,船闸将于2003年6月通航. 2002年9月1日,国务院下达的三峡库区12万二期外迁移民任务全面完成,135米水位下的清库工作接近尾声. 2002年10月21日,三峡大坝最关键的泄洪坝段已经全部建成,全线达到海拔185米大坝设计高程. 2002年10月25日,国务院召开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全体会议,同意枢纽工程验收组关于在2002年11月份实施导流明渠截流的意见. 2002年10月26日,全长1.6公里的三峡二期大坝全线封顶,整段大坝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设计坝顶高程. 2002年10月29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11次会议,同意国务院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的意见,决定在11月6日进行导流明渠截流合龙.次日,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宣布了国务院三建委的决定. 2002年11月6日,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合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截流合龙后发表讲话.全长3.7公里、渠宽350米的导流明渠,是为解决三峡二期工程期间通航和过流而开挖出来的一段“人造长江”. 2002年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在三峡工地成功吊装,标志着三峡首台机组大件安装基本完成,从此进入总装阶段. 2002年12月16日,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开始浇筑.三期围堰设计总浇筑量为110万立方米,将与下游土石围堰一起保护右岸大坝、电站厂房及右岸非溢流坝段施工,是实现三期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的关键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