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达平衡的反应C+H2O= CO+H2(可逆反应)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这句话是错的还是对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50:00
“已达平衡的反应C+H2O= CO+H2(可逆反应)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这句话是错的还是对的,
“已达平衡的反应C+H2O= CO+H2(可逆反应)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这句话是错的还是对的,
“已达平衡的反应C+H2O= CO+H2(可逆反应)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这句话是错的还是对的,
不对,如果增加的是C,则是增加固体!即不会移动
“已达平衡的反应C+H2O= CO+H2(可逆反应)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这句话是错的还是对的,
有固体参与的反应,加压平衡?C+H2O=CO+H2 高温,水为蒸汽 加压平衡移动吗?
怎样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例如,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已达平衡状态,如果移走一部CO或H2,则V正的变化,为什么?
将部分CO转换成H2: CO+H2O(g)可逆CO+H2 上述反应的平衡混合物中将部分CO转换成H2: CO+H2O(g)可逆CO+H2上述反应的平衡混合物中,碳的氧化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m(C):m(O)可能是:A.3:1 B.3:4 C.3
CO2和H2的混合气体加热到850℃时,可建立下列平衡:CO2(g)+H2(g) ------ CO(g)+H2O(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平衡时有90%的氢气变成水,且c(CO2)·c(H2)=c(CO)·c(H2O),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H2分子数之比是 ( ).A
已知反应C(固)+H2O CO(气)+H2(气),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H2O+C=高温=CO+H2的反应类型
C+H2O==CO+H2 a是什么反应?
某温度下,C+H2O==CO+H2,CO+H2O==CO2+H2,二者都是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1.9mol/L,c(CO)=0.1mol/L 下列正确的有:平衡浓度c(CO2)=c(H2);平衡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3;其他条件不变,缩小
等温等容条件下,CO+H2==C+H2O的可逆反应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一定量的CO,CO的转化率怎么变化?
某温度下,C和H2O(g)在密闭容器发生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1.9mol/L,c(CO)=0.1mol/L.下列正确的是ACO在平衡时转化率为10%B平衡浓度c(H2)=c(CO2)C平衡是气体
(高二化学)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
某温度下,C(s)和H2O(g)在密闭容器下发生下列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1.9mol/L,c(CO)=0.1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1.9mol/L,C(CO)=0.1mol/L,则CO2的浓度为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 CO和1mol 水蒸气混合后发生反应变化如下CO(g)+H2O(g)===CO2(g)+H2(g),若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21.75% 则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的密度的( )A.5.75倍 B.11.5倍 C.30.67倍
高温及一定催化剂作用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这道题求详解
某温度下,C与H2O(g)在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1.9mol/L,c(CO)=1.0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在平衡时转化率为10%B.平衡浓度c(CO2)=c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分析中,A.已达平衡的反应C+CO2=CO+H2,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已达平衡的反应N2+3H2=2NH3,当增大N2
放热反应CO+H2O=CO2+H2,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CO)=C1(H2O)=1.0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AK1K2单位为mol/lBk2>k1Cc2(co)=c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