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麻烦告诉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31:08
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麻烦告诉我
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麻烦告诉我
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麻烦告诉我
南康市第七中学 黎明怡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既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要进行人文思想教育,而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对学生字词句段篇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只有正确地解读语文课程的性质才能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在认清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时,还要从语文的工具性入手,把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实质上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入手,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通过具体的语文活动,多读,多写,多积累,多感悟,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语文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有心人,实施有效的教学准备 1、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设立科学的、简洁的三维目标.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师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充分的预测学情.把能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难点,集中时间,整合问题,引导学生有重点的体会、感受、积累、运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 2、钻研教材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开发、利用教材.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吃透了教材就是吃透了教书育人的方向.教师在深入理解了编者的意图上挖掘教材,这样才知道学生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教和学的完善.教师才能灵活自如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适当地调整教学的环节,达到优化教学.要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和设计,力求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使他们在情感和知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3、了解每一位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提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语文口味等,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堂上练习.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好的课堂效果. 4、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处理 教师要结合语文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口味,充分地利用丰富的图书与网络资源,搜集完善适合学生阅读与学习的材料,让学生能被文本吸引而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质兼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本拓展语文课堂,整合好课内外资源,实现多种教材的整合,扩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灵活地处理教材和教学材料.如果教材需要拓展时,教师加一加,补充教材的有用材料,反之,就要减一减,减少篇幅长的课文. 5、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呆板走向灵活.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教学组织形式上要灵活.班级授课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教师必须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它导致了“教学五中心”.具体指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组织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以讲解教材为中心、教学价值以考试为中心,扭曲了教育教学的本义.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实施大胆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在动手中、在探究中学习.教师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地采取个别学习、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辩论、同桌学习、帮扶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除此,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组织形式,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如采取质疑式和辩论式的课堂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创新上,要以改革学生的学法为核心,促进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改革.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来定教法.一是改革学法,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的规律,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学法定教法,改革教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发现、质疑问题、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实践运用等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教后学与学后教、学中教、玩中教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法和教学互相配合,以学法定教法,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 6、教师综合素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是课堂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端正心态,尊重工作,敬业乐业,从心底感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幸福.作为教师首先要忠诚和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工作的动力.如果没有工作的热情,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再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地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总任务.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主要指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低下.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教师读优秀的课文,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别人的习作方法,反复地朗读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行阅读教学,通过阅读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三.加强语言的积累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接触语言材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受到真切的情感熏陶,从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语感鲜明,文化底蕴丰厚,体裁多样,适合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敲门砖.除了学好课内的文本外,还要强化课外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要达到该标准,教师要适当地选一些课外经典的、优美的篇章,利用课堂跟学生一起分析文章,体会优美的语句,积累好词好句.教师可以开列书目,向学生推荐名家名著以及最近佳作,让学生广泛涉猎,汲取百家之长.坚持阅读,培养语感,提升人生境界,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做到厚积薄发.坚持让学生写周记、读书笔记、摘收佳句,积累素材. 四.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要想学生达到此目标必须想法设法组织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书来读,从书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把读书的感受与老师、家长、朋友共同分享.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通过接触语言材料,积累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人物赏析会、名篇好段推荐会、名人读书讲座、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读书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六.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有效讲授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科学合理地讲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效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的讲授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讲授要有吸引力.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考虑如何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非语言表达以及饱满的热情、充满感染力是具有吸引力的更高境界.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有: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可以举一个结果令人惊异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难点.在上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和练习的关键部分.在课堂进行中、结束时要强调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2)掌握课堂讲授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的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简洁合理的过渡.好的过渡决定了课堂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保证过渡的简洁和条理,控制过渡的数量.如果教师把过渡处理好就不会浪费教学时间,提高效率.(3)讲授要清晰明了.教师应该有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新信息,指导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清晰理解.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收集信息资源,列出学生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课堂的主要任务,使讲授变得清晰. 教师有效的讲授可以激发学生投入学习,除此外,教师有效的提问,学生有效的倾听,使课堂教学保持相互的对话、交流. 2、有效提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否问到点上,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在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明确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大小得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要有艺术性,形式要多样,环环相扣;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 3、有效倾听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会倾听,是师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规范学生倾听的外显行为.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时不可以随意插嘴,要用专注的眼神看着发言者,面带真诚的微笑,倾听者能根据发言者的内容产生相应的身体语言.最后,教师让听者承担责任.倾听者,有承担提升讨论质量的责任.在学生倾听时,给孩子明确任务:“请你找出发言同学和你想得一样(或不一样)的地方?”,“看看谁能找出发言同学的问题”……让孩子带着疑问,带着具体的任要求去听,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充满责任感. 4、有效反馈 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反馈时间要及时.教师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反馈,表扬好的做法,提出问题和缺点,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强化重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当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灵活理解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要耐心地多讲解几遍并加上适当地练习.(2)反馈方式要多样、灵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情节、感受最深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几个重点问题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同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3)反馈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的完整过程指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而反馈就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及时反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又快又好地完成,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5、有效活动 有效活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模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进行思想的碰撞,整合各种好的想法,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可以流于形式.在选择合作内容时教师要考虑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是否能实现教学目标,有没有讨论的价值.(2)教师要做好小组成员数量的分配,考虑各成员间的个性差异,提出具体的合作要求和秩序,还要安排好合作的次数.(3)把握好最佳合作时机.教师可在创新处提出合作学习,在出现疑难问题时合作学习,在提高课堂效率时合作学习,在需要发展发散思维时合作学习.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对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能放低架子参与到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只有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符合当今时代开放、民主、合作的精神.因此,打破学习的封闭性、倡导合作学习,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6、有效管理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有亲和度,有自由度,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情趣和智慧.教师应该放下权威站在儿童的立场,尊重和接纳学生,关注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困难,与学生做朋友.有效的课堂管理指教师用人文的手段实施人文的管理,实现有效的课堂.(1)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当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说话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身边,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其实非言语的控制胜过言语控制.(2)目光传情,提醒纠正.当学生走神时,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行为学生,用热情、慈祥、赞许的目光使学生领会到错误,及时纠正.(3)动作指引.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教师的面目表情有一定的潜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与喜爱,可以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教师适当地利用非言语的动作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实施人文管理才能促进师生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7、有效的作业 平时课后作业,练习或课堂的复习题都能体现课堂效率及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可追求数量多,要结合学生自身水平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练习,让他们通过练习掌握讲授的知识和规律,举一反三,在优化练习中求快、求好,发展学生的技能.尤其对落后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技能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等进行反复的训练,缩小差生和优生的距离. 七.走出文本,寻找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与丑,荣与耻,这样,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使语文学习变得有活力.可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可以开展阅读之星比赛,扩大课外阅读量;可以开展趣味语文活动让学生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等. 八.有效教学行为评价 教学行为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具体分为教学前评价、教学中评价、教学后评价.以往的教学评价着重于教学后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后,评价趋向多元化.教学前评价指教师在上课前是否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评价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互相配合,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学后评价指教师的自我评价、反思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重新构建新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教学前评价和教学后评价都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课堂.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付出艰辛的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有效的策略,为课堂教学引得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