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走亲访友录》,字数600以上,内容:以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为内容,反映人间的亲情孝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题目《我家的吃喝文化》,提示:由家里的一些小小的行为具体的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7:27:53
1、题目《走亲访友录》,字数600以上,内容:以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为内容,反映人间的亲情孝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题目《我家的吃喝文化》,提示:由家里的一些小小的行为具体的一
1、题目《走亲访友录》,字数600以上,内容:以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为内容,反映人间的亲情孝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题目《我家的吃喝文化》,提示:由家里的一些小小的行为具体的一些细节,感悟出自己家的一种习惯一种独特的精神内涵,然后感悟出自己家的文化.如吃喝时的交谈,不但能写几个具体的事例,更能从长久的习惯和行为中提炼出自己家的吃喝文化底蕴.写法上以小见大,以点及面.类似于课题研究报告.字数1000字以上.
最好是很贴实际的.要速度一点,好的有追加分50
1、题目《走亲访友录》,字数600以上,内容:以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为内容,反映人间的亲情孝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题目《我家的吃喝文化》,提示:由家里的一些小小的行为具体的一
《走亲访友录》: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简评:本文以一天的见闻为线,写出了春节的喜庆气氛.打爆竹,逛街,一路写来,在热闹的氛围中写出了人们过春节时高兴心情.可以说本文的“高兴”可算全文之文眼.而以一天的活动为视角切入,反映传统春节的热闹与人们的无限快乐,抓住了话题“春节”的关键特点.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
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简评:本文先总写春节气氛,再分春节前后两个场景来展开细写,以此来展现春节前后人们的各种活动.总分的结构极为严谨.准备与享受如两个精美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这一切又以标题的“快乐”为全文的文眼,一线串全文.一句话,本文结构精致.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我家的吃喝文化》:
武夷山是福建有名的地区,人口虽然只有22万左右,但那边是一个旅游胜地.听导游叔叔说,在武夷山他们会给我们吃喝漂睹,我们都非常惊奇.
吃!我们先到了宾馆,热情的服务员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饭,光那味道就可以闻死人,他还告诉我们他们的土家菜品尝的方法.
喝!吃完东西,接着导游叔叔带我们到了茶馆,那里的叔叔不仅教我们泡茶,而且请我品,还告诉我们喝茶的好处,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漂!再把我们带到漂流的地方,那边的水清撤见底,在水上,划船叔叔告诉我们这里河的深度,还制造幽气氛,问我们;“那只大象是公的还是母的?是那给石象不知道吧!是公的!‘‘我们都问他为啥,他告诉我们因为它带了一顶绿帽子.我们都哈哈大笑.在路上我们还看见拍小白龙出水的一幕.
睹!玩好了漂流,我们又去爬了山.那儿的神游山很高,当地的人说:“冬天爬这山也只要穿一件T-Shrit.“在山上,我边走边目睹美丽的风光.我看见像围巾样的小河,手帕样的田野,蚂蚁般的人们,把武夷山尽收眼底.
这次去见识真不小啊!
《走亲访友录》: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全部展开
《走亲访友录》: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简评:本文以一天的见闻为线,写出了春节的喜庆气氛。打爆竹,逛街,一路写来,在热闹的氛围中写出了人们过春节时高兴心情。可以说本文的“高兴”可算全文之文眼。而以一天的活动为视角切入,反映传统春节的热闹与人们的无限快乐,抓住了话题“春节”的关键特点。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
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简评:本文先总写春节气氛,再分春节前后两个场景来展开细写,以此来展现春节前后人们的各种活动。总分的结构极为严谨。准备与享受如两个精美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这一切又以标题的“快乐”为全文的文眼,一线串全文。一句话,本文结构精致。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我家的吃喝文化》:
武夷山是福建有名的地区,人口虽然只有22万左右,但那边是一个旅游胜地.听导游叔叔说,在武夷山他们会给我们吃喝漂睹,我们都非常惊奇.
吃!我们先到了宾馆,热情的服务员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饭,光那味道就可以闻死人,他还告诉我们他们的土家菜品尝的方法.
喝!吃完东西,接着导游叔叔带我们到了茶馆,那里的叔叔不仅教我们泡茶,而且请我品,还告诉我们喝茶的好处,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漂!再把我们带到漂流的地方,那边的水清撤见底,在水上,划船叔叔告诉我们这里河的深度,还制造幽气氛,问我们;“那只大象是公的还是母的?是那给石象不知道吧!是公的!‘‘我们都问他为啥,他告诉我们因为它带了一顶绿帽子.我们都哈哈大笑.在路上我们还看见拍小白龙出水的一幕.
收起
过年,过的是什么?我们这地方,说白了,过年就是走亲戚,许多平常不太走动的亲戚,到了春节这几天,都得轮番走一遭。
我们家这,以大年三十除夕这一日为分界线,三十以前为所有春节前的的准备日,三十这一日既是准备过年的结束日,也是正式过年起始日,三十中午祭祖,晚上吃年夜饭,全家人团聚在一块吃,我们家地处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地,和北方不同的是三十晚上不吃饺子,仅一桌极为丰盛的年夜饭,也是准备很久的过年饭...
全部展开
过年,过的是什么?我们这地方,说白了,过年就是走亲戚,许多平常不太走动的亲戚,到了春节这几天,都得轮番走一遭。
我们家这,以大年三十除夕这一日为分界线,三十以前为所有春节前的的准备日,三十这一日既是准备过年的结束日,也是正式过年起始日,三十中午祭祖,晚上吃年夜饭,全家人团聚在一块吃,我们家地处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地,和北方不同的是三十晚上不吃饺子,仅一桌极为丰盛的年夜饭,也是准备很久的过年饭菜首度开吃之日。
吃完年夜饭,如果是过去,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开始试穿春节的新衣服,包括新袜子,穿上新衣服,孩子们便去邻近的长辈那,除了显示一番自己的新衣服,最重要的就是,收压岁钱。红包到手,家里面便开始敬神,敬神无非就是烧香,磕头,放鞭炮,除夕夜我们家这还得接赵王爷,赵王爷是腊月二十四那天送上天去的,他老人家代表老百姓去给玉皇大帝汇报一年内工作的,这个仪式有个名字,叫“接赵”,把赵王爷接回来好好招待一下,据说他每次上天,在玉帝那都得替老百姓说许多好话,比如去年哪儿有天灾,哪儿有人祸,因此玉帝善心一发,进贡可以少收些,玉帝若是再大发慈悲的话,来年说不定便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成。这不,这么好的赵王爷,老百姓不好生地招待,那还招待谁去呀?
接完“兆”,便开始关门了,除夕这个关门非比寻常的关门,按照农历,除夕是最后一天,有些地方还有“守岁”这一说,我们这倒是没这个说法,就是叫“关财门”,即所谓关上一年来的一次门,关门前燃放烟花炮竹,鞭炮是很响的那种,除夕烟花是燃放最多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除夕关门最迟终点为子时,即晚上12点,零点一过就是大年初一了,那个时候便可以开门了,与关门相对应的,初一开门也叫“开财门”,三十夜里,关门是一年内最后一次关门,初一早上的开门是一年内第一次开门。贴春联有个叫“开门见喜”,说的就是这个。
年初一,是春节第一天,前面说了,我们这过年实际就是走亲戚拜年。而且,春节走亲戚不是随便走的,还有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说,初一这天,不去别人家,只给自己家父母、爷爷奶奶拜年,因此,初一这天,凡是有老年人的家里一定非常热闹,儿孙们都回到自己家来拜年了,老人们初一会很忙,给孩子们张罗饭,饭菜早在腊月里便开始准备了。初一,老人嫁出去的姑娘们是不回父母身边的,都是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回家。
年初二,春节第二天,这天便是出嫁的女儿们,领着丈夫、儿女回家给父母拜年。只要是有女儿的人家都是这样,因此,我们这把年初二叫做“女婿当家日”,因为所有原本是家里的男性户主们都跑丈母娘家去了,自家留给自己的舅子们当啦。这样一来,就是说,初一初二是属于给直系亲属的长辈拜年,孩子多的老年家里,这俩天可热闹啦。我爸是长子,他弟兄姊妹共计五个,一直以来,我爷爷奶奶都是在我家过年,因此,过年我家前来拜年的人可多呢。
年初三,这一日一般是给中年人的舅舅拜年,因为孩子们的舅舅便是外婆家,初二给丈母娘拜年当然也得去孩子舅舅家,而初三是给上一辈的外婆家拜年。年初四,一般给中年人的姑母姑父拜年,就是孩子的姑奶奶拜年。按照血统理论上而言,舅舅和姑妈应该是同一个级别的亲属,可不知道是谁定下的规矩,亲戚里舅舅最大,比叔叔还大,然后才是姑妈,因此拜年的日子还有先后。
好在如今已是新时代了,这些长幼次序不太注重了,再说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导致亲戚越来越少,这样下去,独生子女的下一代,已经很少有叔叔舅舅、姑妈姨娘之类的亲属啦,这点到确实是个问题哦。将来的孩子亲戚会逐渐减少,除了父母等直系亲属,瞧瞧这些,可都是我们的新中国所造就的伟大事业。
剩下的年初五,这日子是自由拜年的日子,我们这里有句话“正月里都是年”,就是说,正月都可以去各个亲戚家拜年,给长辈、给师长、给领导们拜年。因此,不光是初五,基本上初十以前都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真要是说整个正月都可以拜年,确实有些夸张了。还有一点,时代不断前进,以前所谓的“约定俗成”的拜年日子,便不完全是那样一板一眼了。比如今年,按理我该初三去给我舅爷爷拜年,可我初二下午就去了;而初三才去我外婆和舅舅家拜年,初三当日下午,又去了我小姑妈家拜年,就是说,最多的一天走了三个亲戚家拜年。拜年走亲戚,有个很累人的事儿,不是赶路,而是得留在亲戚那吃饭,最头疼的是,吃不吃这顿饭,被看作是否尊重长辈的表现。反正肚子有的是,细水长流,大不了吃的频繁些,每次吃少一些嘛。
呵呵,今天去的我二叔家,明天得给我大姑妈拜年啦~
收起
也是二中初一的吧,自己都不会写,更何况给你呢?
第一个就是记录下你走亲戚的样子,第二个是你写吃东西的是,可以写一下吃这个东西的由来
同志啊~这种东西还是自己写的好!我也是二中初一的,两篇我都写完了~
第一篇不说了
《我家的吃喝文化》,可以从我家以前的吃喝和现在的吃喝对比
比如:
我1978年出生在东北,那一年正开始改革开放,老爸老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十几块,精打细算才能勉勉强强的过到月底,绝对的月月光。那时候,家里困难,从来不舍得买水果。上托儿所,阿姨让每个小朋友每天都要带个水果,老妈不能让我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就算计好,上几天托儿所就给我买几个苹果。偶尔买了橘子...
全部展开
第一篇不说了
《我家的吃喝文化》,可以从我家以前的吃喝和现在的吃喝对比
比如:
我1978年出生在东北,那一年正开始改革开放,老爸老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十几块,精打细算才能勉勉强强的过到月底,绝对的月月光。那时候,家里困难,从来不舍得买水果。上托儿所,阿姨让每个小朋友每天都要带个水果,老妈不能让我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就算计好,上几天托儿所就给我买几个苹果。偶尔买了橘子,也是我吃果肉,老爸拿橘子皮泡水喝。
老爸炒得一手好菜,常常去给人家做婚宴。那时候没有在饭店举行婚礼的,都是租了军用的帐篷,摆上十几张桌子就算大场面了。每次能赚30块钱,在当时这可是一大笔钱。老爸就会买了我最喜欢的哈尔滨红肠回来,那时候的香肠真的有肉啊,硬硬实实的,掰起来啪啪响。
八几年买肉还要凭票,每个月就那么一点点,谁也不愿意买瘦肉,觉得亏了,买肥肉多好,解馋还能炼油。老爸说,他去买肉,排半天轮到他,看到肉太瘦,就宁肯不买再从头排队。
后来,生活慢慢好了,吃肉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九零年,我家搬到中原的一个城市,当地民风依然淳朴,农民卖肉,就用钩子钩住半扇猪挂在树上,要哪块切哪块。父母的工资当时涨到了八十几块,绝对算得上高工资了。看我们卖排骨、瘦肉,当地人笑话我们傻,说有钱干嘛买骨头吃,吃肉要吃肥的才过瘾。我记得刚搬来时,上好的猪排才一块钱一斤,要知道因为东北人爱吃排骨,那时候已经很难这么好的排骨了。这下可捡了大便宜,我家每周都要大吃一顿,就是吃肉排骨,超级解馋!那时候吃的真香啊,当然,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发胖,一发而不可收拾,直到现在都没瘦回去。
那些年,和二大爷家在一起过年,为了让奶奶高兴,每年都炒24个菜,摆满一大桌子。当然,全是肉、鱼、蛋啊。三十晚上的饺子,牛肉猪肉芹菜馅的,一盆的肉馅,一小把芹菜,香啊,咬一口一兜油。反正当时生活好的标志就是吃肉,还有就是各种食品丰富起来,可以选择的东西也多了。
到了2000年,家庭的收入突飞猛进。吃肉已经稀松平常,也不用等到过年过节才能吃到饺子。年夜饭里肉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海鲜,大虾、鱿鱼、海参,成了必不可少的好菜。去饭店吃饭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只要你想买,超市里没有买不到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反而常常挑花了眼。我们开始吃粗粮,喝牛奶,我们越来越讲究,也越来越重视健康。
现在,开始不知道该吃什么了,逢年过节就发愁,不知道该做什么菜。平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已经没有了那种吃的过瘾的感觉了。吃蔬菜水果要吃没农药化肥的,吃肉要吃品牌的瘦的含脂肪量少的,吃海鲜要吃野生的新鲜的。收入高了,生活好了,反而觉得没盼头了,年也不像年,节也不像节了。吃够了山珍海味,开始想念农家饭,也开始想念小时候吃饭时香的满嘴流油的感觉了。
可以稍微参考一下、、、
但还是得自己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