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服饰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3:08:18
少数民族的服饰作文
少数民族的服饰作文
少数民族的服饰作文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
旅游价值及开发
.. 曲玉镜
摘.. .. 要: 从游客需求角度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具有观赏、购物、体验、文化传播
等多方面的价值.对此类资源的开发, 应因地制宜, 保护为先, 突出典型, 适度开发.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资源; 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 J523,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840X ( 2006) 03- 0051- 05
.. ..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纷繁复杂, 多姿多
彩, 作为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
蕴含着相对独立而又独特的旅游价值, 颇具开
发潜质.
一、我国少数民族服饰
.. .. 资源的旅游价值..
.. .. 从游客需求角度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
资源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六大环
节(行、食、宿、游、购、娱)的后三大环节中, 可
见它指向游客需求的核心部分.其功能和价
值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构景要素, 满足游客视、听享受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具有极强的民俗
地域特征, 是民俗旅游景观极其重要的构景要
素.它们总是以由色彩、面料、纹饰和款型以
及音响诸元素组合而成的整体效果予游客以
不同层次的协和之美,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首先, 与各自民族体貌特征的协和.如傣
族妇女的服饰, 色彩艳丽, 面料柔滑, 短衣修
裙, 加之玲珑的耳饰, 衬托着她们纤细丰盈的
体态、姣好纯净的面容, 恰到好处.而大多数
少数民族妇女都以丰满而又苗条的身材为美,
因此服饰也便自然担当起强化这种审美观念
的角色.贵州织金县的白族妇女将蜡染百褶
花裙缠于胯部, 而非腰间, 行走时十几层厚的
花裙随胯部的运动, 有节奏地摆来摆去, 很是
美丽动人, 给人一种重叠、变化、跳跃之美.
其次, 与各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协
和.这也就是地理环境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
生活方式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决定着服饰的
风格.由于藏北高寒, 昼夜温差大, 因此, 藏袍
结构肥大, 夜间和衣而卧可以当被, 袍袖宽畅,
臂膀伸缩白如, 白天阳光充足, 气温上升, 便可
很方便地脱出一个臂膀, 既能调节体温, 又能
.. 51..
艺术广角
\x0c
很轻松地从事各种劳作.进而演化出脱下一
袖的着装方式, 构成藏族服饰豪放、洒脱的经
典风格.
再次, 与周围景色的协和.电影! 玛的
十七岁.中, 哈尼族少女玛身着以黑色为主
色调的服饰, 不仅与其紧致、黝黑而光洁的肌
肤、雪白的牙齿融合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美,
而且与哈尼人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梯田十分
匹配, 成为天作之合.黑(服饰)与银白(有镜
面效果的水田梯田)的色彩组合, 动(人)与静
(景色)的互衬, 一切都那么天衣无缝.
上述三个层面的协和, 如由一点(身着得
体服饰的人)层层推开的涟漪, 使游客会在不
经意间观赏到景观之美, 陶醉于其中.这时如
果耳朵再敏感些, 各种不同质地饰品所发出的
乐音就会在耳畔袅袅升起, 简直美不胜收.
(二)旅游购品, 满足游客旅游购物需求
把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旅游购品的动机和
行为源于种种不同的需求, 收藏留作纪念或馈
赠传递友情是两种最常见的需求.对于时尚
人士或艺术工作者来说, 买下来, 带回去, 穿在
身上, 与各种时装来一个冲击, 以彰显个性和
独特的审美眼光, 又不容易# 撞衫., 的确是一
种又实用又富于创意的做法.由审美走向实
用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值得注意的一种
旅游价值.
这种出于实用考虑而购买少数民族服饰
的行为, 有其比较现实的服饰审美文化基础.
审美价值是服饰追求的基本功能之一.从远
古人类服饰的产生到现代服饰的发展变化, 始
终离不开人类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
驱动.当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突出特征是个性
化、多元化,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一向以鲜明的
色彩、精美的工艺、各异的样式和独特的风韵
著称于世, 恰好与现代人的审美口味相吻合.
如今, 许多少数民族服饰已经跨越地域, 融入
现代社会.如傣族妇女窄小上衣和修长筒裙
相配的服饰风格, 在发达都市风靡一时.而基
诺族姑娘的鸡心型胸兜, 至今仍为时尚女性所
青睐.
(三)参与体验, 满足游客求奇求趣心理
虽然少数民族服饰同其他社会文化现象
一样, 具有时代性、变异性, 但它的继承性和稳
定性终会使其拥有独特、鲜明的地域色彩, 对
于游客来说, 无论面料、色彩、款型, 还是纹饰
符号、加工工艺等, 尤其是后者, 莫不新奇有
趣.因此, 若能亲身一试, 参与制作过程, 经过
纺、织、染、做一番忙碌后, 带着自己的产品离
开目的地, 一定会让他们乐此不疲.这种经历
不但能增添其旅游乐趣, 而且会沉潜在他们的
审美记忆中, 构成长久的审美回味和审美心
境.这将有助于深化旅游活动, 提高旅游的社
会文化效应.
(四)文化吸纳, 满足游客多元旅游需求
游客旅游活动的目的是多重的, 在共同的
观赏价值之下, 少数民族服饰还蕴涵着多元深
层价值.如艺术采风, 音乐、美术工作者可以
从花样繁多的少数民族服饰中汲取素材, 获得
灵感; 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人员可从少数民族
服饰的色彩、面料质感、纹饰和款型等要素那
里受到启发, 制作各种工艺品; 而时装设计师
则可直接抽取少数民族服饰的元素符号, 在现
代设计理念统摄下, 加以融合, 设计出适合不
同人群的四季霓裳.从民俗文化看, 我国少数
民族服饰记述了不同民族的历史, 承载着不同
民族的文化, 传授着不同民族的劳动技能, 必
然成为民族史、风俗史、宗教史、服饰史、美学
史和社会史等方面研究者必须掌握的第一手
资料.此外, 希望从少数民族服饰审美中获得
悦心悦意、悦情悦志等高层次审美感受的作
家、文化人等也会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少数民
族服饰资源提出需求.显然, 少数民族服饰资
源还拥有多项文化传播功能.
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
.. .. 旅游开发的原则.. .. ..
.. ..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渗透了特定
.. 52..
民族艺术研究
\x0c
民族人们的心理情感、观念意识、社会习俗、宗
教信仰、价值取向等, 在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
中, 形成了它们各自鲜明的特色, 积淀了各民
族的历史、习俗、宗教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
与现代都市服饰的个性化特征有所不同, 在生
成上具有时空双重制约.因此, 保护、传承少
数民族服饰文化, 满足游客的现实需要, 理应
作为制定旅游开发原则的前提性认识.我国
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开发应有基本的原
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现有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禀赋条件差
别很大.这是因为, 决定它们实际状貌形成和
发展的因素中, 除了自然地理、生产生活方式
和民俗宗教信仰等具有缓慢迁移特征外, 其他
如社会意识、审美情趣和社会功能等影响因
素, 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较快变化.如
过去的少数民族服饰多以自纺自织的棉麻布
和动物的毛皮为主, 而现在多穿棉布、绸缎、呢
绒、化纤制成的服装.土布几乎已退出少数民
族服饰面料的领地, 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必然; 而毛皮面料的消失则是受近年环保和保
护野生动物等现代意识影响的结果.在过去,
物质生活极其贫乏, 容易形成服饰夸富的审美
心理, 因而, 服饰总是以粗大贵重或厚重繁多
为美, 如今, 崇尚简洁实用的现代审美情趣正
在使少数民族的服饰风格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此外, 体现在服饰面料、色彩和款式、纹饰和配
饰等方面的等级和地位差异也早已消失, 服饰
不再作为等级高低、身份贵贱、地位尊卑的标
识.上述变化所带来的一个客观结果就是我
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保有量和品质上的千差
万别.
因此, 在进行旅游开发时, 必须坚持因地
制宜原则, 一方面, 在民族服饰资源禀赋条件
好的少数民族区域, 选择一些特色鲜明、品种
多、品质高的类型进行重点开发.对于已被当
地社会所淘汰、近于绝迹的类型不要勉强做起
死回生的工作.另一方面, 在民族服饰资源禀
赋条件相对较差的少数民族区域, 是否进行开
发以及开发的深广程度, 更要审慎处理, 不但
要看市场需求的有无, 而且更要从自身的经济
实力出发, 量入为出.
(二)保护性原则
作为民俗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
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根本价值在于它的原汁
原味, 或者说上述四个方面的价值都是建立在
原汁原味基础之上的.因此, 在开发过程中,
必须尊重资源自身所固有的特征, 保证不变形
不走样, 不做迎合时尚的拔高工作; 而对于来
自资源内在的自然变化也必须予以尊重, 不硬
性阻止.如, 彝族历来有崇火、崇虎的观念, 这
种观念反映在服饰上, 便产生了火焰纹样和虎
头图案.在彝族文化中, 这两种符号所代表的
神性意识是不可更易的, 是该民族服饰的
#魂., 因此, 决不可随意变换.总之, 把我国
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看作既独具特色又动态变
化的物质精神现象, 洞悉其稳定态的质, 追踪
其微妙变化的量, 只有这样, 才能合理有效地
开发资源.
(三)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性原则就是在开发的深度和广
度上要保持恰当的分寸, 在深度上, 要深入研
究、准确把握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文化意
蕴和审美追求, 这是进入实际开发阶段前必须
要做的前期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文化误
读所导致的种种实际操作错误.我国少数民
族服饰所拥有的绚丽悦目的色彩和特色鲜明
的图案、纹饰, 许多都是以他们所观照的大自
然和所信奉的宗教意象为范本, 与他们的文化
审美心理息息相关, 而非简单的纯视觉选择.
如土家族妇女的#绣苏. (即花袖衫)最突出的
特点是用红黄绿蓝黑五色彩布或绸缎缝制花
袖, 据说早期花袖是用七道花边缝制, 后演化
为五色.传说这种服饰是土族先民受彩虹的
启示后精心设计而成的.因此, 只有触摸到
#穿彩虹花袖衫的民族.的土族文化的根脉,
才不会使对该民族服饰资源的开发流于浅薄.
.. 53..
艺术广角
\x0c
在广度上, 品种和项目的选择宜#少而精., 实
施范围宜#小而专., 切不可一哄而上, 遍地开
花.尤其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区域和类型组合
问题.可在渔猎采集型、草原畜牧型和农田耕
作型三大经济文化类型的少数民族区域中分
别选取若干典型进行开发.
三、我国少数民族服饰
.. .. 资源旅游开发设想
.. .. 同别的资源开发一样, 对少数民族服饰
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其目的也是为了发挥和
实现它们的旅游价值, 出发点和目标都指向
旅游市场.而旅游价值和旅游市场需求之间
往往存在着基本一致的对应关系.
(一) 保护性开发特色鲜明的我国少数
民族区域景观, 在自然、本真状态中, 展示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迷人风采.
严格说来, 目前, 把少数民族服饰作为
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 尚处于起步阶段.这
只要我们考察、分析一下我国少数民族区域
景观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经营状况, 就不难
发现这个问题.少数民族区域景观应是风景
和风情有机交融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但许多
少数民族区域景观# 情. #景. 分离现象十
分严重: 游客只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
云下面马儿跑., 却未必能一睹身着蒙古族
袍子的同胞.而在风景中一旦缺失了与之相
协调的人的身影, 风情也就无从谈起.缺少
了自然性, 民族风情在有意无意之间被直接
商品化了: 化为歌舞, 化为各种投游客所好
的习俗表演(更有甚者, 穿此一民族衣服,
跳彼一民族舞蹈).显然, 在如此风情展示
中, 我国的少数民族服饰虽有登台亮相的机
会, 但却未能实现其应有的旅游价值: 或作
为歌舞表演的舞台装, 而屈居附庸的位置;
或被淹没于习俗演示的动作行为中, 也同样
被忽视.
耐人寻味的是, 在某些被用于旅游开发
的少数民族区域, 少数民族同胞们已在自发
地利用着他们的服饰资源, 他们装扮起来,
与游客合影.但却启发了我们的思路: 我们
是否能够营造一个自然的民族风情实景, 以
显示其服饰的价值?
(二) 有组织地、选择性开发民族韵味
浓厚、市场前景看好的少数民族服饰商品,
合理实现少数民族服饰的商品化.
许多外来游客都希望购买几件少数民族
服饰商品或工艺品, 这从旅游地常年人头攒
动的少数民族服饰店铺、街肆的情景中就可
见一斑.但往往是看的多, 买的少.这不能
怪游客太挑剔, 实在是粗制滥造过多, 既无
艺术美感, 又难以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缺
乏应有的物质(穿着)、精神(珍藏或馈赠)
价值.
究其原因, 是因为包括服饰在内的民族
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正面临着蜕化、失传的境
地.在这种情况下, 旅游地的政府和各级主
管部门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加工、制作应加强
引导管理, 组织开发.
因此, 只有站在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和实现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市场价值的高度,
把#留住手艺. 和商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彻底摆脱目前的这种供需困境.在有条
件的地方,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 帮助、
支持擅长少数民族服饰加工、制作工艺的民
间人士创建规模适当的传统作坊, 吸纳有志
于本民族服饰传承的青年人, 有组织地、选
择性开发民族韵味浓厚、市场前景看好的少
数民族服饰商品, 合理实现少数民族服饰的
商品化.可采纳厂店一体的经营模式, 把生
产出来的产品直接投放市场销售, 并开展租
赁业务, 把它们作为道具租借给外来游客,
供他们扮演某种临时角色时使用, 增添其旅
游的乐趣.这样做对旅游地具有经济和文化
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收入, 另一
方面传承、弘扬了本民族服饰文化.
(三) 设立以满足外来游客亲手操作需
.. 54..
民族艺术研究
\x0c
要的少数民族服饰生产场所, 传授技术, 传
播文化.
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 在这种
体验过程中旅游者可以在观赏风景中获得审
美愉悦, 可以在与人交往中品味多彩人生,
可以在积极模仿他种角色的过程中发现和发
展自我, 也可以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享受世俗
之乐.[
1 ] ( P133) 尝试参与制作少数民族服饰, 既
是模仿过程又是消费过程, 具有获得感官享
受和满足高级需要的双重功能, 它以技术的
习练和模仿为起点、形式, 以文化的理解和
感悟为目标、内容, 对旅游主客体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这种场所可以单独设立, 也可以于正规
作坊中开辟一角, 以达到人才、技术共享的
目的.该场所在外观造型、内外空间处理和
装饰陈设等方面应充分体现民族特色, 在这
样的环境和氛围中, 若能得到老艺人的亲传
亲授, 一定会增强游客旅游体验的乐趣.
(四) 发挥导游信息传输中介功能, 在
各种不同场景和情境中, 适时传输关于少数
民族服饰的各方面知识, 在感性和理性的结
合中, 使游客各取所需, 从中受益.
在以旅游观赏为主的环节, 以审美信息
的传递为主, 调动游客的各种审美感官, 引
导他们步入旅游审美的情境中去.从色彩、
面料、纹饰和款型等形式美因素的说明, 到
整体形式美特征的阐发, 再到民族- 地域特
色、宗教- 习俗特色和民族审美情趣等深层
文化内涵之美的揭示, 以满足游客不同层次、
不同侧面旅游审美的需要.
在以旅游体验为主的环节, 以相关实用
信息的传输为主, 告知游客具体服饰的年龄、
性别和其他各方面的社会特征, 讲述必要的
有关服饰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 以及加工
厂工艺、穿着技巧等, 以满足游客求知、求
实的需要.
总之,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价
值独具, 开发潜力很大, 市场前景也比较广
阔, 同时, 研究和开发工作也任重道远.当
务之急是要认真分析评估其旅游价值, 制定
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 探索具体现实的开发
途径.
(责任编辑.. 魏.. 云)
参考文献:
[ 1]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 作者简介: 曲玉镜, 女, 渤海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锦州.. 121013]
.. 55..
艺术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