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样追求远大理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7:19:51

大学生怎样追求远大理想
大学生怎样追求远大理想

大学生怎样追求远大理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有人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国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两者的桥梁.可能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奋斗.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励志警句.例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③];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④];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⑤];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⑥].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
  立志当高远
  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周总理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代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立志做大事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是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值得我们去做,就是大事.新时代的大学生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人不顾自身所处时代的召唤,脱离自己所归属的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需要,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设计与追求,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这一社会理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价值导向性.能够指导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那种认为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无关,甚至认为社会理想压制个人理想的看法,是对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的误解.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之中,通过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来实现个人理想,是大学生的正确选择.
  立志须躬行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中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年学子们说,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与雄心壮志、力争上游并不矛盾,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就无法攻尖端、攀高峰,有时表面上看好像是爬上去了,但实际底子是空的.华罗庚认为,雄心二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叫雄心壮志,“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⑦]
  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我们每做好一项工作,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都是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只要是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劳动者,都是伟大的.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最现实、最需把握的是今天.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趁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大家都喜欢德国的电器和汽车,这是因为德国的产品以高质量著称,以追求卓越著称,一流的产品肯定有一流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肯定有一流的工艺流程,有一流的技术工人,正是拥有全世界一流的技术工人才成就了德国最出色的世界知名企业,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有较大的差距.最近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屡屡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提出安全与质量问题除了贸易保护等原因以外,也与中国产品没有做到精益求精有密切关系.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一辈子往往都是做一些平凡、细小的事情,但能把每件小事做出色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总觉得当今时代四处热气腾腾,一派欣欣向荣;但细心观察又觉得不少人心浮气躁,不少事浅尝辄止.这实在是全社会应加以关注的,也是当代企业都应着力解决的.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自己在企业做营销、做管理的十几年中,目睹了多少企业曾经叱咤风云三五年,轰然倒下三五月,如三株、亚细亚、飞龙、巨人等国人耳熟能详的企业;也看到了那些在经济改革开放中新崛起的以联想、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也曾深入地研究了那些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世界著名企业和百年老店,如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丰田汽车公司、奔驰公司等,想探究企业成败的奥秘.从中得出一个结论:企业的失败固然有战略决策失误的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细节上做得不够.而且,就决策做出的依据来说,决策失误也是由于细节不到位造成的.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是横平竖直、字正腔圆.正如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所说的,“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本书意在提示企业界同仁: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因工作关系,我经常来北京,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奥运气氛以及CBD、中关村的宏伟规划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憧憬,但这里交通的拥堵、部分建筑风格的单调等,不免让人感到一丝遗憾,真心希望决策、规划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这些蓝图的设计者、工程的建设者们,能够在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中使这种遗憾不再增加.
  日前,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取得圆满成功,国人欢欣鼓舞.我在电视机前收看太空仓返回地面的报道,也仍然能看到几处细节的差池.如对于太空仓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差距的报道,先是4.8公里,现场记者说11公里,后来白岩松说是48公里;又如杨利伟出仓之际,几个声音在引导他,有说“慢点出仓”,有说“自主出仓”,有说“头先出来”,程序设计中没有指定现场指挥官么?
  自己年近不惑才看懂“认真”二字,并为自已细微处做出的功夫顿生几分成就感.此前拙著《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中有一节,题为“把小事做细”,一直觉得意犹未尽;如今经不起鼓励,索性再认真一把,展开来议议,为严肃起见,定名《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 2003年10月于北京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人们对于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甚至会导致人们在困难面前对理想失去信心.因此,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当人们热切期待着它的到来时,它却总是姗姗来迟.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曲折和坎坷.在阶级社会中,进步阶级在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反动阶级的残酷镇压.所以,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拨的毅力.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遭遇到一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动摇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为现实,也不可能体会到实现美好理想的巨大幸福.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历史长河的奔腾,必然潜伏着难以预测的旋涡和逆流,必然会经历难以数计的迂回和曲折.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曲折的.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1917年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了70年.多少艰难的尝试多少惨痛的失败,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实践不但没有被扼杀掉,相反,在长期艰辛探索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再一次遭受重大挫折,西方“和平演变”势力甚至提出要在前苏联的莫斯科红场举行共产主义运动的彻底终结仪式,当时西方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社会主义运动会在20世纪走向终结.然而,社会主义并未如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预言的在20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但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理想,经过艰难曲折的锤炼,会闪烁出更加耀眼的真理之光.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执著追求的人总会经历顺境与逆境等不同人生境遇,并感受着顺逆中的甘苦、福祸与荣辱.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艰辛,才可能成功.但是,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和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之祸,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而不堕,以历代身处逆境而有作为的圣贤为师.他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⑧]他以此激励自己,终于在逆境中以顽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迎高潮而大上,乘顺风而快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持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理想的实现需要有献身精神.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勇于献身、不畏艰苦的人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在革命战争年代,仁人志士们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多少流血牺牲,鼓舞着他们不畏牺牲、不懈奋斗的,正是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李大钊曾指出,“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高的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煞费苦心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种冒险的美趣”,“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⑨]为崇高而献身,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最根本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但要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品质.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和敏感的青年大学生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觉得实现理想很困难、很渺茫,认为还是“实际”一点好,不要做什么“理想主义者”,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人因此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深圳“四不青年”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深圳原来是一个只有几千人口的小渔村,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中,特区的许多原著民一夜暴富,致富过上了以往无法想象的富足生活,但是,单纯物质的富裕使部分青年渐渐滋生了许多不良习惯:不学习、不劳动、不工作、不上进,成了名副其实的“二世祖”,靠房租生活,整天混迹于歌厅、酒吧,甚至败坏了生活风气.这非常值得我们深圳大学生思考.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不但包含着现实中应待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意志条件.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目标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仅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对科学理想的实现坚信不疑.只有确信自己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正确无误的,才谈得上真正具备了崇高的理想并且形成了坚定的信念,也才能确信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并将理想落实到行动上,全身心地投入,最终成功地实现理想.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更加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也就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上,凡有成就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多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大家无谓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坚忍不拨的意志,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事业和奉献.艰苦奋斗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现在,我们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需要艰苦的奋斗.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对艰苦奋斗精神要不断赋予新的意义和时代内容.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艰苦奋斗的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当今中国,艰苦奋斗并不排斥适度消费和适当享受,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也是一致的.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不是模仿过去的生活方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当代大学生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并落实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念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成就理想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