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道的美文要一些关于品茶的文章,内容关于喝茶的体会、心得文笔最好优美点 最最好是大家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20:52:16
关于茶道的美文要一些关于品茶的文章,内容关于喝茶的体会、心得文笔最好优美点 最最好是大家的
关于茶道的美文
要一些关于品茶的文章,内容关于喝茶的体会、心得
文笔最好优美点 最最好是大家的
关于茶道的美文要一些关于品茶的文章,内容关于喝茶的体会、心得文笔最好优美点 最最好是大家的
一杯茶怎样入杯,所求殊异.茶人曰:一杯为品,两杯为解渴,三杯便是粗饮了. 平生好茶,常想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常想有茶相伴,人生足矣.文人好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爱佳花饮,诗看 卷素裁”.“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柴米油盐酱醋茶,系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茶乃生活必需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
茶乃一种人生,不同的人品茶能品出不同的意.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是一种禅,道 士品茶是一种道,而对文人来说则是一种文化.在文人眼中,茶是神圣的扬清荡浊之物,能给人带来精神上愉悦.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峰奇、山秀、湖丽、茶香 ,优雅动听的茶名,使人未饮先醉.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闻香、品茶,此为茶趣.品茶时先观茶形,乘热闻香,再尝其味,细细品饮.
品茶有讲究,一杯茶须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甜润,云雾的香馨浓厚,龙井的馥郁味甘,尽中不言中. 品茶需要好心镜.静夜独坐静思,从清苦的茶汁,可品尝出茶外的许多人生意味,心灵复归 宁静.
品茶需要好环境,以简单清幽为上.茶可独酌,也宜共饮.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 、美景、知音.“寒夜客来茶当酒”,品茶间主客双方曲尽情意.友谊即像酽茶,越品越浓.喝一杯好茶,听一首名曲,读一本好书,在平淡中享受生活之乐,怀一份虚融淡泊的心境, 此为品茶之乐.教您泡杯好绿茶泡茶主要要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和水的温度,才能使茶的味道更好.茶叶的用量,有“细茶粗吃,粗茶细吃”之说.一般来说,细嫩之茶含茶汁较少,冲泡时要多放一点;粗茶含茶汁多,要少放些.以250毫升一杯水为计,一般茶叶可放3~5克,而乌龙茶等精细茶应放8克左右.冲泡茶叶的水温,要看水的质量和茶叶的等级.如果水质较好,烧开即可泡茶,过沸会损失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茶汤失去香味;若水质不佳,就要多煮一会儿,使杂质沉淀.俗话说:“老茶宜沏,嫩茶宜泡.”所谓沏,就是用刚烧开的水;所谓泡,就是用热水瓶中的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用湿度很高的水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但水湿过低又不易使茶叶香味溢出.为两全其美,品饮高级、细嫩的绿茶,水温最好是80~90℃.特别嫩的茶,泡茶时水温还可以再低一些.其他中低档茶,可用100℃的滚水冲泡.至于红茶、花茶,则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
茶和水的比例,一般是3~4克干茶,加200~250毫升的开水,泡3~4分钟后慢慢品饮为好.高档茶一次冲泡过多,会影响茶清幽、淡远的真味;低档的用量过多,苦味较重,难以入口.总之,泡茶颇有学问.只有细心揣摸,反复实践,才能享受到茶的芬芳和甘醇,才能把人的精神带入梦幻境地.
一杯的香纯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好象有烟雾缭绕的感觉.轻轻翻开书桌边上落尘覆盖的<时文选粹>随只而来的是久违的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简单而耐人寻味.
呷一口茶水,含在嘴里,竟是畅快的感觉.举起茶杯观察,那上下翻滚的茶叶不正是命运沉浮的写照?这片落下,那片起来.人生得意一时,却不能时时顺心.这惊人的相似,让我不的不进一步思考.茶叶的世界观有是增样的?带着这些疑问再一次饮了一口.啊!我发现这并不是完全的甘香!也许着正是经过大起大落的茶叶的淡定情绪!这是经过日晒水煮后它的真正本色!也是一种不奢名利,不计得失的处世情怀!
罪人的茶香,熏得我一口的爽快.发亮的文字对我则有另一番作用.
美文里文字自然是美的.有时饿了,甚至可以用来充饥.效果也还是明显的!也不是说人类从此告别了五谷,也不可以只单纯的去真想吃掉密密麻麻的墨水做的文字!着是一种精神食粮,它可以带给人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也只有我们真正吸收了这营养,才会觉得身强体健,活力充沛.我累的时候回找我欣赏的作家的作品来细细咀嚼,竟可以解除我的劳累.我喜欢这淡淡的墨香,喜欢字里行间里发生的故事.这不正象人生的漫漫旅途,做过了,希望留下的脚印里散着缕缕清香.
体味文字,品味茶道.
我心已静处在落叶散尽的树林,就让茶香和书香给我沐浴!
心是清澈的,干净的一切叫我不必在伪装.我坦露着胸膛,真实的做我自己.阳光回在湛蓝的天空起舞,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大地会在厚重的衣服里口授于我命运的逻辑!而茶和书将回带给我无群尽的粮草,让我在漫长的旅途上不再劳累和孤独.
一杯茶过半,一页书已完.
我的思绪在曼延,永不止步!
听过茶,看过茶,也喝过茶.
听茶,听茶的传说,听神秘和渊远,听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礼节和礼貌,是对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来交友待客,用茶来消渴,用茶养心养性,茶从文化符号过渡到了实际生活中,茶就是实实在在的颜色和气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浓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
喜爱独自静坐慢慢地喝茶,喜爱在茶馆的寂静中细斟慢酌,喜爱一个人新茶浅尝,喜爱独自陈茶浓酌.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静,在一个人的静静中品浓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
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烦燥时,在身心疲乏之时泡一杯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开出美丽的花,看着黄色的花瓣染透整杯整杯的水.
翠或朦胧陈红中,忘记了
身在北国的无边风雪中,仿佛身临江南有雨的茶园,仿佛是在与茶花随风起舞,仿佛听到了茶花安静的诉说.一茶在手,在茶香中听风听雨,看书看画写字.或浓或淡一杯茶,或长或短一段静.
中国的茶文化渊深博大,从诗经里的茶歌茶谣到陆羽的茶经、温庭筠的采茶录,甚至还有宋帝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从茶花茶叶,到茶具茶艺,从茶经茶道到茶论茶歌,纷繁驳杂,可见茶文化在中国之深之远之悠久.
中国的茶种类很多,主要的还是红茶、绿茶、花茶.绿茶有毫茶、毛峰,有炒青的毛尖、烘青的龙井等.红茶是由绿茶发酵后制成的,名品有四川沱茶、广东铁观音,有滇红、祁门红茶和普洱茶等.花茶则主要是茉莉花茶和菊花茶.
好茶有香、有形、有色,而再有典故就是名茶.
茶之五味浓淡涩苦香中,香为主,清香,淡香,浓香各有风味
红绿花茶各有风味,绿茶清香润喉,提神醒脑,芳冽沁人.据说最好的还是当年新茶,苏东坡有词: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绿茶中的碧螺春是清淡美人,清香袭人.而乌龙稳重沉着,有厚劲,醇香回味如老酒.黄山毛峰,冲泡后香如白兰,味醇回甘;恩施玉露,香气清鲜;白毫银针,清香甜爽.龙井隐逸高远,虎跑龙井只有耳闻,尚无目睹口享之福.
红茶通常比绿茶更浓,味也比绿茶要苦要重.其浓茶色如墨褐,其味绵长浑厚,另有一种朴绌糙涩.而砖茶据说要用铁锅煮,喝起来温吞厚道,就与如多年老朋友相对.
花茶是带有花香的,或是茉莉花淡香,或是菊花的清香,其味清爽淡雅,如小家碧玉,还可消暑解毒清心.
好茶有好形,干茶叶的形状和在水中形状都要好.碧螺春白毫显露,卷曲成螺,色泽银绿,翠碧诱人;黄山的毛峰,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恩施玉露,芽叶细嫩匀齐,色泽鲜绿;白毫银针则如细长银针,银针挺立,上下交错.而雨前茶更有一旗一枪,三上三下,似烟轻岚.用透明的玻璃杯盛茶,可以观茶叶上上下下,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以白花瓷碗盛茶,可见茶叶浮泛曼舞.
茶色另是一品:好茶方有好色泽.绿茶的颜色清得散淡,有的黄亮清澈,有的银绿翠碧,有的色绿如玉.红茶就稳就重,酽得妖艳醇厚.功夫茶喝的是功夫,喝的是茶具,喝的是心情,是功夫而不是茶了.
第一次喝红茶是在一个旅途上的小客店,长途奔波后小憩,一罐驱寒消乏的浓浓热红茶,虽是匆匆忙忙中,但那茶的颜色仿佛是年过三十的女人,艳得沉着深厚.而花茶花色,如花一样通透,如花一样轻盈,如花蕊一样美丽.有茉莉花清香,有菊花浓醇,如春风拂面,如秋风扫叶.
饮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古诗词中茶咏是一大题,陆游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有“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老杜有“柴荆具茶茗,迳路通林丘”;杜小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朱敦儒有“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李清照有“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有“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辛弃疾有“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在中国的茶之外,日本的茶艺馆,把茶文化提升到了顶点,器具精美,细乐雅具,又有美女献茶献艺,是纯是纯而又纯的茶文化表演.英国家庭里下午茶中的红茶和黄油面包,是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喝的是淑女风范和绅士风度
还有另类的野茶,有现代生活快节奏中匆忙的袋茶,有不知是精华还是糟粕的茶末.
喝茶有人是消暑解渴,有人是因为茶的香,有人是为了打发时间,也有人为了喝茶而喝茶.有的茶是喝的,有些茶是用来品的,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喝就是不同的茶.
周作人说喝茶当在江村,在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红楼人物妙玉则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苏东坡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又是一种喝法.而以雪水煎茶,会临无声落雪,拥袅袅飞花,任心醉神融,更是极至之雅.还有久久向往中的龙井问茶,在景色怡人,群山覆翠的清幽处听典听故,再一杯一品,不知今日还有否.
杯水如名淡,雅兴自然浓.浓浓淡淡的茶常让人想往老守竹篱茅舍,袖手尘澜浮泛,任岁月湮逝,向往三山五岳散淡人物,三杯两盏香茗.
茶的品法,可用粗瓷花碗,可用透明玻璃杯,还可用南泥小碗,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那种美感,是一种朴素到骨子里的惊艳.
酒长饮可以当歌,茶浅尝亦能小醉.数叶狮峰龙井,三两盏陈年普洱茶,一壶江南草长莺飞季节上市的新茶,浸透了塞外风雨中的浓浓淡淡,沉浮飘荡都让人酽醉.
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丽的花里一定都有着一个美丽的魂灵.茶中淡淡的苦涩,有南北风雨的浮尘,有四季风霜的味道,有风雨过后平平静静的淡.
花瓣在水中轻轻飘动,我读得懂她的痛楚、寂寞和热烈,看得懂她的默默花开花落,看得懂她的从容而淡然的美丽.她也懂我静夜里的不眠,她也懂我的沉默,也懂我的浓淡相宜.喝下一杯浓茶,就让我想起岭南连绵的雨季,让无限的春光从心底流过.
时间如流水过去,只有茶浓淡依旧,随便推开窗,窗外是和风温煦的静静秋日,蓝天白云下树叶沙沙作响,身边茶香袅袅.人生的从容舒怡就如这闲适的热茶,珍重才是幸福.人生的闲暇,才是喝茶,品茶的时候.浮云人生,炎凉世态,最宜于在人过中年的匆忙之后品尝.三餐的五谷,人生的五味,都在茶中化作浓淡,浓有浓香,淡有淡香.
浓茶淡水,细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浓涩人生,清淡日子,流水岁月,就在茶中.
品茶、品心情、品人生,任何一种东西都有它的可贵之处,只是有的人没有去慢慢品味而已,有人说成熟的女人喝咖啡,成熟的男人喝茶.最近峨眉山的竹叶青喝完了,我更换了但大红袍,大红袍也需要去慢慢细心的品,品出它与竹叶青不同的意蕴.茶香飘荡在山谷之间,惹得云也清清淡淡的,这种感觉实在太美了.淡而不涩,清香而不扑鼻,缓缓漂来 ...
咖啡和茶总能将人带进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在那一片不透明的咖啡色中及那层淡淡的烟气里,想象成一个最寂寞的人.于是,咖啡的这份苦,便是苦在心的最底层.茶则象征一种意蕴.喝茶需要一份耐心和极大的克制力,才能慢慢地去品味它.
不是任何人都能品到茶的意蕴的,即使是上等的好茶放在一个不懂得品味的人的面前,他也感觉不到茶的幽香.茶越喝越淡,就象很多感情一样,会随时间而月来越淡.茶越喝越淡,但是,我们用来泡茶水的紫砂壶里的茶香,却会越来越浓.所以当一切都淡去以后,留在我们心底的印记是越来越深.很多东西是摸不去的记忆.茶如人生,随和时光的推移,我们也渐渐的老去.正如我们眼角的皱纹,鬓霜飞.
懂得记忆是智者,善于忘记是大智者,“事去而心止”则是人生的大智慧,世间万物任何事情都是相关联的,有阴必有阳.
我感觉淡茶的味道更耐人寻味,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矛盾,也是哲理,因此,人生中即使有一时的曾经一度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磨难,这种痛苦与磨难也不会是毫无价值,至少它可以使我们吃一堑长一智,让意志更坚定,思想和人格更成熟.常常感触于那份透明的浅绿或暗黄,及那片片似卷似舒的叶子.
要喝就要喝淡茶,那味道也一定是极淡的,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一阵来自山上泉边的清风,吹到了身边.有时,也仿若有人在背后的不远处燃起了一束来自遥远国度的冷香,里面夹杂着几许宗教的安和与静美,于是,心灵便是一片从未有过的澄澈,也似乎化作了唐宋诗篇,任人品味,意蕴无穷.此时,品味一杯香茗,就如同品味甘美的人生.
清茶一杯赛美酒,飞舞的茶香也飘逸.走过喧嚣浮尘,蓦然发现,平淡,才是最真最美!
品茶人生
平生烟酒不沾,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一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
用玻璃杯沏茶别有一番韵味.透过昌莹透明的杯体,可以享受更多的茶趣.尤其下班之后,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静静地观望着眼前杯中的变化,你会发现其乐无穷.观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蒙飘缈的雨雾,透过这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际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眼前仿佛会出现一幅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雨潇潇,入语驿边桥”.
那杯中的茶叶更是变幻莫测,朵朵嫩芽,缓缓舒展.或恰如雀舌,或旗(嫩叶)枪(芽尖)交错,摇曳沉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细心观察,那片片绿芽上竟会看出茸茸细毫,犹如勃勃生机的春天.举杯品茗,香郁味醇,舌尖销觉茶韵清苦,细细品尝,回味之中略有甘甜.
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感受到许多,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地无足轻重,但却又是那样地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
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可口的香茶,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味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了,而是这杯中之水了.
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沧海人世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会去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在饮茶时很少有人会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茶叶不会因溶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只留清香在人间;我们每个人也不必因融合于集体不被人所关注而沮丧,因为我们已经成就了他人,帮助了社会,贡献了自己,陶冶了人生.茶树年年有新芽,生命之树常青.
进而言之,茶叶的价值就在于溶入水中成为茶水.多好的茶叶,无论是西子湖畔的龙井,还是太湖洞庭山上的碧螺春,不管是武夷山绝壁的“大红袍”,还是福建安溪城中的铁观音,如果不溶于水,不为人所品、所尝、所饮,对于茶而言又有何用?作为一个人,他的学识再高,能力再强,不奉献于社会,又何足道哉?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不必去追求那所谓的永恒,追求生前的功名显赫,富贵利禄,如果为此穷尽一生,岂不是本末倒置?
古人云:“以有涯追无溽,殆矣.”我以为,品茶之中所有体味到的感受,最为贴切的就是一杯清茶中的那种淡淡的滋味.浅尝最为甘美,也最为持久.凡事过度反而乏味,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穷困及逸乐,因一切甘甜已经遍尝,便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就会像浆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满山珍海味,也不会有任何胃口.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红尘滚滚炎凉荣辱,惟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这一切又与品茶何其相似.茶,惟有苦涩,才能醒脑提神.
唐代的刘贞德曾经总结说,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由此可知,茶在中国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一个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会热爱.而对生命热爱者,必然对人格有操守.
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人”.
香涩浓淡茶滋味
《西游记》里,齐天大圣与五庄观的大仙怄气,令人参果树萎地,求观音大士施展法力,使人参果树起死重生,众人皆是欢喜,颇类似茶的经历.青青茶叶,素手采摘,妙手炒作,烘熏成品;每片茶叶,独善其身,同万万千千的茶胞们拥挤于载体,和而不流,一如君子;虽不象未摘前披绿带翠,依枝鳞簇,却因燥困,玉成坚贞,从而渡过悠悠的岁月,旦经冲沏,枯茶便沉溺在滚滚的热水中,于壶盏里婉转舒展,若咸鱼翻生,让人喜爱.
采茶,制茶,沏茶,针对茶本身可谓无心插柳,待时成荫,茶能令人乐道,却也要手工调校,这茶本色,终究靠煅囤,才可褪去初生的青涩,再由热水冲泡,赢得最后的口碑,好比人的际遇,各有不同,历经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方是圆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缘起“素以绚兮”的绘事;想那金玉甘橘,无客问津,过了时令,难免败絮,其怀才不遇,呜呼哀哉,与谁悲恸?香草灰烬荒原,美人终老镜鉴,一生的芳华,沦作万古的尘埃,上天列之为刍狗,何尝不哀其伤?向阳的春花亦受乍寒的月照,争艳之际,人头攒动,凋零之际,寂寥独怆,其一盛一衰,表出世态炎凉,难怪东蓠采菊士不喜登徒子之德.红尘间的香涩本有其熙熙攘攘或孤芳自赏的味道,生命的成长在于节气,而兴兴旺旺,却又需面面俱到的缘分.刻意的真谛在于磨砺得自然,流众随俗,贵在真切,能长长久久,也算是柳下惠观花了.
青青的茶叶,附世不为弄雅,入俗不为繁华,由枯竭而滋润,由酽浓而清淡,默默地接受火热的考验,水烫的洗礼,只为还了原本模样,然后痛痛快地散发出苦尽甘来的气息.
四面青山一湾水,品茗缩影着古老的情调.倒茶之际,恍然同高山流水对应,人是巍峨的山,壶嘴是探头的崖,盏是盛水的潭,茶水是倾泻心曲的间歇飞瀑,那提壶举盏,静动和谐,对视里,心弦共鸣,即使没有干果助兴,单就言语,也是不错的茶点;一人独饮也成趣,自斟自酌,堪比独撑乾坤,只身拔山擎海,无拘无束地消遣着自由天地,老庄若生于斯时,也要无为而为了;而运转茶具,捏拿正好,有条有理,不温不火,事香茗若理万机,男人远离庖厨恐怕暗蕴于此,不参政也是素王,独女人不喜男人这般,天下事本荤素相间,男人若故作清高而得其乐,应予改正,系戴围裙,真汉子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
茶的香涩,世人共识,都市与乡野,高明同凡夫,皆品一样的滋味.饮茶若能心无旁骛,只凭嘘呵咂咽,便可化解人间的纷纭或冷漠,手上的温馨熨贴着不尽的情怀,融在暖暖的茶水里,漫漫和骎骎的时光都藏于胸腹,惟感觉未起的点就是未达的终,短暂的存在就是刹那的永恒,这山山水水从来都是天长地久的安居乐业.茶异于酒,同是醉,茶是信任,酒是胡话.相逢相庆宜饮茶,即使分离,也哀而不伤,因为明净,怨而不亢,因为厚道;茶别于水而不忘本,润肺腑,涤郁结,人情味十足,茶浓茶淡,心意盎然,简直是一纸前人序言今人续文的佳作,天不荒地不老,全无烂柯之虞.那茶,洋溢着沧桑对青春年少的追忆,无声无息的往事,历历在目,梦一般的可及不可触,在缥缈的香涩中萦绕,在莫名的心绪里飘逸,久遣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