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素质的基础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9:55:43
人才素质的基础是什么
人才素质的基础是什么
人才素质的基础是什么
我在给基层教师的一次讲课中提到一个问题:到底现在的有钱人,都分布在那些阶层?大家一直认为:主要分布在掌握了高、精、尖技术的人和大学专科文化及其以下的人这两个阶层.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成不了气候的.究其原因:一是受 “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影响,不屑言利;其二,中国教育之通病在“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用脑”(陶行之语);其三,长期以来,人们以为考上大学才算是人才.其余万般皆下品.几千年的科举文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的科学认识,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中某些行为的偏差.所以《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明确指出:“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同时,《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
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社会各用人部门的反映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什么岗位,无论职务高低,都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而后者显然已成为公民从业上岗的普遍性要求.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政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
新时代对人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具有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和情趣,积极保护大自然环境和美好事物,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地球村”中发展良好合作关系的意识.
只要具备了以上素质,那你一定能接受时代的挑战和人生的风雨,同时,也一定是幸福的人.
教育是要筑就人的终身幸福,育人为本,就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基本信念.学校应当特别强调:高尚的思想品格是最高的学位.教师应当注意体会: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他的一切.”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育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筑就孩子终身幸福就要相信人人能成才,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能成才、成功并人人都能品尝成功的幸福,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筑就孩子终身幸福就要告诉孩子:终身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教育不再随着学习的结束而结束.现有的考试成绩无法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状况.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选择、研究新情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学生受益终身.教育工作者应当以促进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为己任,切实推进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与模式的整体改革,建立健全为筑就学生终身幸福服务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