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迅速产生和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1:44:28

伊斯兰教迅速产生和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伊斯兰教迅速产生和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伊斯兰教迅速产生和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居民主要是以游牧为生的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而发生战争,血亲复仇盛行.连年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停滞,氏族内部阶级分化加剧,部落贵族应运而生,他们占有大量绿洲和草地,拥有许多奴隶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濒于破产.半岛沿红海海岸的希贾兹(汉志)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业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麦加,因受过境贸易之利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镇.麦加古莱什部落的商业贵族执掌着多神崇拜的中心克尔白神殿的管理大权,每年从克尔白祭祀庙会的集市贸易中,谋取巨额收入,垄断了麦加的商业贸易.城镇中的商业贵族伙同游牧部落的贵族,通过经营商队、贩卖奴隶、放高利贷等手段,牟取暴利,对城镇贫民和农牧民进行高利贷盘剥,大批中小商人破产,沦为商业贵族的债务人,造成阶级对立加剧,社会经济危机四起. 外来的侵略和传统商道的改变,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拜占庭帝国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对半岛进行了长期的掠夺战争.525年,埃塞俄比亚人在拜占庭的支持下派兵侵占也门.570年埃塞俄比亚驻也门总督亚布拉哈率兵进犯麦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战乱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生活.575年,波斯出兵逐走埃塞俄比亚人,在也门确立了统治.频繁的战争和掠夺,使阿拉伯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灌溉工程被毁,道路淹没,商旅不前,人口锐减,使富庶的也门地区迅速衰落.同时,波斯为了垄断东西方贸易,废止原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到达叙利亚的商路,另辟一条经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造成了半岛南部和西部经济的衰退,麦加、麦地那等城镇的过境贸易急剧衰败,商业贵族收入骤减,许多靠商队谋生的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断绝,从而加深了社会危机.
伊斯兰教兴起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阿拉伯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外族的不断入侵,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觉醒,社会各阶级都在寻求出路.阿拉伯贵族为维护其统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垒,夺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广大的下层人民和奴隶要求和平与安宁,渴望摆脱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改善自己的贫困地位.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社会经济状况和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接受真主的启示,复兴了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领导了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早期向世界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向外征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自10世纪后,伊斯兰教在非洲、亚洲和东南亚的广泛传播,以及伊斯兰化的过程,通常是通过商人的贸易活动、文化交流和传教师的传教活动而实现的.在东非,通过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兰教沿苏丹和尼罗河渐渐向东传入内地,迄13世纪,索马里及东非沿海地区和海上许多岛屿的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学者和苏菲传教师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兰教传入内地部族.13世纪末,定居中亚的蒙古人后裔改奉了伊斯兰教.14世纪后,苏菲派传教师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等地区.7世纪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人及学者,通过海陆的“丝绸之路”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3世纪末,西印度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商人将伊斯兰教带入印度尼西亚群岛,17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尼和马来半岛占优势.14~15世纪,伊斯兰教通过商人和传教师传入菲律宾南部.20世纪以来,通过穆斯林移民、劳工、商人和学者传入西欧和北美,并取得较大进展.东南亚的穆斯林主要是由阿拉伯商人在当地传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