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500字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4:42:27

重阳节作文500字快
重阳节作文500字

重阳节作文500字快
重阳节习俗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又如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风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至民国年间干脆又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龙山上的纪念晋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古迹,也吸引着许多游客.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瓮”(茱萸).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放纸鹞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 “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 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
  蔡云:
  篝火鸣机夜作忙,
  织工一饮登高酒,
  依然风雨古重阳,
  蒸出枣糕满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见《中国民俗采英录》).在湖南宁远,每于九月九日“竞造酒,日重阳酒”.这些风俗说明,重阳与酒的关系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