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莫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21:52:02

为什么是莫言?
为什么是莫言?

为什么是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已有几天了.几天来,围绕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的话题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总体反映是有赞有弹,毁誉不一.那么,究竟怎样看待莫言获奖?我觉得,无论对于当下整个中国文学而言,还是对于作家本人而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是值得关注的.当然,我更为关注的,是那些喧嚣过后的宁静.这份宁静即是对于莫言作品的阅读与思考.在我看来,抛却政治角力或个人运气的因素,仅就小说作品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实至名归的.另一方面,我认为又没必要夸大甚至神话莫言,以及莫言获奖这件事.说到底,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是世界众多文学奖中的一个,可能莫言恰好得到了评委们的共识而已,能否代表世界最高文学水平也是仁者见仁.因此,国人的当务之急,不是躺在莫言获奖的讯息里沾沾自喜,而是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深入阅读他的作品并反思当下中国文学.我们必须看到当下中国最现实的文学境遇:莫言走向世界不代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莫言获奖不代表中国文学进入盛世.然而话说回来,莫言为何会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或者说,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瑞典诺贝尔委员会认为莫言的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 - 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whowithhallucinatoryrealism mergesfolktales,historyandthe contemporary” .)这份颁奖词其实已经道出了莫言为何会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秘密.我想,他的文学创作能走到今天,与他的上述文学理念和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史即可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西方文学及理论涌入中国文坛,造成了整个文学审美观念的变化,在这个文学大背景下,莫言也受到了西方文艺思潮的浸润与洗礼,创作出了《红高粱家族》等一批震惊文坛的小说,并由此形成了他独一无二的文学风格:感情忧郁而又愉悦,想象神奇而又诡异,意境宽阔而又绚丽.同时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善与恶、美与丑、精神与肉体、英雄与非英雄的混杂而又模糊的价值观,以及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大杂烩式的小说语言——正是这种风格,确立了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与叙事精神,也奠定了莫言小说的审美价值与影响力.故我以为,莫言成功在于用心借鉴西方小说经验的同时,充分融入中国本土经验,并将这种世界性、本土性和个人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属于莫言的小说世界.莫言获奖后,有人问我:“在你心目中,除了莫言,还有哪些中国作家具备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潜质?”我说,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在奖项公布之前,每一位好作家都是潜在的获奖者.同时,这又是一个容易得罪人的问题.对此,我其实想说的是,于我们而言,诺贝尔文学奖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托尔斯泰、博尔克斯、卡尔维诺没有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但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几人能与之比肩?庞德、里尔克、卡夫卡、乔伊斯、纳博科夫、普鲁斯特等许多大师级作家被诺贝尔文学奖遗漏,但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几人能将其忽视?而在中国,作家余华、苏童、格非、李锐、阎连科、张承志等作家连茅盾文学奖都没有获过,但有谁能否定他们是优秀的中国作家?因此,非要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则我认为除了莫言,至少还有以上几位作家具备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潜质.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与坚持,让莫言终于功成名就,但莫言的成功无法复制.对于更多的中国作家而言,最重要的即是秉持一颗平常心看待诺贝尔文学奖和其他一切奖项.真正优秀的作家,更为看重的永远是自己下一部作品.这样的作家,恪守的是“但行创作,莫问收获” ,信奉的是从文学出发,回到文学本身.在他们眼中,任何奖项都只是写作的副产品.法国作家萨特在《文学是什么?》一书里曾说:“首先,我是一位作家,以我的自由意志写作.但紧随而来的则是我是别人心目中的作家,也就是说,他必须回应某个要求,他被赋予了某种社会作用.”对萨特的这番话,我是如此理解的:作家的任务就是写作,必须靠作品建立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读者心目中的好作家,永远离不开好作品的支撑.与此同时,作家还“被赋予了某种社会作用” ,“必须回应某个要求” ,关怀现实,叩问存在,滋养灵魂,陶冶精神.这,才是作家应担负的责任,才是作家应在意的东西.评价一个作家的成就与地位,显然也与此相关.文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仰,真正的文学永远只属于信仰,文学写作永远都比文学评奖重要.

我们学校有老师带着研究生写了一些过于莫言为什么得奖的书。广东的一位作家和教授,书名叫《为什么是莫言》,和《看穿莫言》。你可以参考一下。

莫言获奖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