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革命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4:47:28
中国历史革命故事,
中国历史革命故事,
中国历史革命故事,
董存瑞 永远的丰碑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诞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 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此时,他年仅19岁.
雷锋简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庚伢子”.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到年关,地主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在过年的鞭炮声中被活活逼死.
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抓去,遭到国民党的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终于死去.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痨(肺结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没几天就死去了. 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的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过于贫穷,父母没能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妇女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心想:“总有一天,我要报仇!”从此,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雷锋在武汉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民武装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职.
因公殉职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963年3月1日, 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作诗歌颂雷锋: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姓 名: 赵一曼
学 籍: 黄埔军校六期
党 派: 中国共产党
籍 贯: 四川省宜宾
生 卒: 1905—1936
军 职: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进入宜宾市女子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7月,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日伪报纸也为之惊叹的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抗战时期,他指挥的抗日联军与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尚志到东北宣传抗日主张,并很快地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经过数次与日军战斗后,这支队伍创立了以珠河、宾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赵尚志创建的东北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日军逐渐将他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1934年,日军决定对他组建的抗日游击队进行“围剿”.赵尚志带领抗日游击队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军进行作战,多次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并在冰趟子对日军进行伏击,击毙日军200多名.对于赵尚志出色的军事才能,日军慨叹道:“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随着日军对东北抗日根据地“围剿”的加剧,东北抗联逐渐陷入了困境.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受特务刘德山诱骗,率领包括刘德山在内的4名抗联战士去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当他们快到梧桐河警察分驻所时,刘德山趁赵尚志不备,从背后向赵尚志开枪,罪恶的子弹穿透了赵尚志的腹部.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命令一名抗联战士带走所有重要文件后,向事先埋伏好的日军进行射击,但因他失血过多,不久昏迷过去,不幸被日军俘获.日军对赵尚志进行了突击审讯,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怒斥敌人:“你们离我远点,我闻你们腥!” 并怒斥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当他听到受伤的战友痛苦呻吟时,他大声说道:“你叫就不疼了,叫也是死,你要有骨气.”赵尚志因伤势过重,不久壮烈牺牲,年仅34岁.凶残的日军把他的头割下运到长春,把他的躯体扔到冰冷的松花江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纪念赵尚志,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毛泽东对赵尚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坚持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邱少云(1926-1952)抗美援朝英雄.四川铜梁关建乡人.23岁那年 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