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要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0:33:45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要快!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要快!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要快!
高一历史作业答案
作者亲手手打稿,送给月
爱月狼王ZB8Z.
第3课 信息时代
一、1.两者使信息的处理,积累和传递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使人类智能得到扩展.
2.生产中加强了人的脑力而不是体力、知识的生产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3.如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GPS(卫星定位系统)在交通等领域的应用、用卫星直播转播诸如体育赛事之类的各重大事件,人类交往的速度更加便捷,交往范围更加广阔等等.
二、1.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美国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明显.
2.左图反映的是:工业社会时期,使用蒸汽机等机械动力,消耗的是不可再生性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右图反映的是人类对于太阳能这种无公害能源利用的探索及其成果,这种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将会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4课 高等教育
一、1.公元前387 查士丁尼
2.不拘形式,自由探讨切磋.
3.哲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4.系统传授哲学、科学知识,营造人文气息,培养自由探讨学术的创新精神.
5.说明:尊师重道是人的美德;从师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追求真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应有自由探讨学术的创新精神,服膺真理,不盲从师说.
二、1.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2.12世纪.
3.欧洲城市的复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需要.
4.教学内容分科细,神学占主要地位,建立学位制等.
5.适应近代社会发展、工业革命对培养大量人才的要求.
6.独立自主探讨学术、追求真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7.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变革时期,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改革是为中国培养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建设人才.
第5课 博物馆与图书馆
一、1.公元前3 托勒密一世.
2.搜集大量各地的文化典籍和文献资料;开创了公共机构资助学术研究先例.
3.数次蒙受战火洗劫.
*4.弘扬当时的文化传统,促进世界各国与民族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
二、1.
博物馆 国家 建立时间 收藏特点
大英博物馆 英国 1753年 兼具图书馆、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功能,收藏各大文明区域的文物.
卢浮宫博物馆 法国 1793年 主要收藏和展示从世界各地获得的各类艺术品.
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 1870年 收藏数量仅次于大英博物馆,文化艺术珍品居多,注重民俗文物的收藏
2.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殖民者扩张加剧.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巨大增长、人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继承等.
三、1.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2.是现代图书馆的标志性工程.
3.如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不但未消亡,相反仍在不断发展扩大.

第6课 区域探险
一、1.地中海 历史
2.腓尼基人精于航海.
3.实地考察、腓尼基人远洋航行积累的知识等.
4.比我们现在所认识的世界范围要小得多.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当时的希腊人对于较远的地区缺乏了解.
二、1.日德兰 斯堪的纳维亚 维京
2.挪威人
3.奇特的维京船、精良的武器和丰富的航海经验等.
4.A:丹麦人一支侵掠了不列颠诸岛、法兰西和低地国家;B:挪威人一支侵掠苏格兰、爱尔兰及北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国家;C:瑞典人一支向东挺进,穿过波罗的海,利用古俄罗斯商道航行到拜占廷帝国.
5.恢复了欧洲海上贸易,使欧洲各地区建立了联系.
三、1.汉志 (位置在阿拉伯半岛西部红海沿岸)
2.建立强大的海军和商船队,保障了海上贸易.
3.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欧洲地中海沿岸、非洲中部.
4.促进了欧、亚、非等洲物产、科技和文化的交流;积累并发展了航海技术及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等知识.
第7课 全球探险
一、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作者:爱月狼王2007-3-2 01:38 回复此发言

--------------------------------------------------------------------------------

2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爱月狼王亲手打字版.
2.巴拿马 苏伊士
3.不可能.当时地中海与红海间的苏伊士运河尚未开通.
不可能.因为巴拿马运河为美国所控制,德国军舰无法从此经过.
二、1.人们认识到奴隶贸易的血腥,纷纷反对,开始从非洲内陆源头消除奴隶制度;地理科学发展的需要.
2.了解非洲风土人情,进行科学研究.
3.引发了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争斗.
三、1.东北航线.
2.东北:瑞典人伊雷克;西北:挪威人阿蒙.
3.为了寻找到中国更为便利的海上航线,以便更快捷地与中国联系.
4.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人类社会面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难题,促使人们研究与开发北极.
5.早期为北极的探险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为考察研究时期.
第8课 宇宙探险
一、1.1957年是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成功实现载人宇宙航行.
2.是.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成功.
3.加快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同时也使太空技术飞速发展,使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
二、1.2003年,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现代物理和天文学的发展、火箭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等.
3.探索宇宙,开发宇宙,造福人类.
4.图(1):载人航天是一项前无古人、异常庞大复杂并带有很大探险性的活动.美国的航天计划也并非一帆风顺,挫折不可避免.图(2):美国对火星的探测取得突破性进展.
5.(1)国力强大(科技领先、经济发达);(2)保持科技优势,维护超级大国地位的需要.
第9课 军事技术
一、1.冷
2.近战杀伤、密集方阵、正面攻击等.
3.战斗队形由大阵趋向小阵,密集趋向疏散,方队变成了线式横队或纵队;连、团、旅成为军队的正规编制单位.
4.有装甲保护,自行驱动(机械化),攻防兼备.
5.改变了传统战场的时空观念,使战争规模更加扩大、战斗形式更加残酷.
6.主要用于远程常规轰炸和核攻击.
7.火箭、导弹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
8.军事需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很多成果都首先运用于军事.
二、1.冷兵器、火器、热核武器.
2.差异:随着兵器的不断发展,其杀伤力不断加强,使战争的伤亡规模不断加剧.
*3.要求:题目自拟,要有观点,用史实说明.(答案略)
第10课 战略与战术
一、
兵书名称 《孙子兵法》 《战争论》
作者 孙武 克劳塞维茨
创作背景 (1)冷兵器时代(2)春秋末期诸侯国之间战争日益频繁和规模的扩大 (1)火器时代(2)工业革命的发生、欧洲民族国家兴起、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影响、改变了欧洲战争的面貌
主要战略战术思想 (1)慎战思想(2)强调谋略的作用等(3)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包括君民同心等 (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2)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是基本军事原则等(3)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军队的民族精神
二、1.都是信息战的成功战例.
2.(1)当代战争中,信息成为有效运用高科技武器的关键因素,信息战逐渐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形式;(2)以美、俄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已经对信息战作了一定的研究和准备,并在实战中初见成效.
第11课 战争原则
一、1.前者为先宣战,再开战;后者为不宣而战.
2.不会;因为1928年在巴黎签署的《非战公约》规定,禁止在国际关系中非法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发动侵略战争,即使经过宣战,也属于战争罪行.
3.随着民族国家兴起和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因战争引起的国家主权和财产关系冲击着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对发动战争的行为进行规范.
4.《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等.
5.古代是不成文的规则;19世纪,国际法学界对宣战形成共识;20世纪,由《战争开始公约》等国际法规对宣战进行明文规定.
二、1.红十字会.欧洲各国在日内瓦缔结《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2.屠杀战俘的罪行违反了1864年缔结的《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生怕发表后引起国际社会舆论的压力和谴责.



作者:爱月狼王2007-3-2 01:38 回复此发言

--------------------------------------------------------------------------------

3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爱月狼王亲手打字版.
3.1949年各国代表在日内瓦开会,对伤病员、战俘的待遇和保护平民作了更加系统的规定,形成四个公约,通称为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日内瓦公约”.
*4.可以从遵守韧带注意国际法的角度,指出两者所作所为的差别谈感想.(答案略)
第12课 民族国家
一、1.基本确定了两国的领土疆界.
2.打破了分裂割据状况,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3.贞德领导法国人民的抗英斗争,唤醒可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为法国形成民族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4.有助于英国形成独立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
*5.领土、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文化和统一的国内市场等.
二、1.政治:逐渐引入西方的司法管理体制,以后很多国家之间的疆界线有很明显的人为痕迹;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业生产单一化;文化: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始使用拉丁文字书写当地语言,宗主国的语言成为殖民地官方语言.
2.海地、委内瑞拉、巴西等众多独立国家.
第13课 三权分立
一、1.1265年.
2.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3.光荣革命.
4.革命中,资产阶级需要有理论来限制国王的权力,洛克的分权思想的出现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5.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牵制.
二、1.国会参议院、众议院、联邦最高法院等.1787年宪法中规定,总统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
2.国会对总统的监督权;最高法院的最终司法裁决权.互相牵制,权力平衡.
3.联系:采纳三权分立思想的精神;特点:在三权分立思想基础上,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
第14课 公民社会
一、1.通过婚姻等合法途径取得.
2.明确提出了“法国人”的概念,使公民有了“具一定国际的人”的含义.背景:近代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1.普选
2.对公民人身自由权、劳动权、接受教育权的认同等.
3.没有尽到作为韩国公民的义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4.韩国公民逐渐养成了自觉遵守权利和义务的习惯,形成具有广泛社会约束力的公民道德.
第15课 市场经济
一、1.世界市场.
2.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发生、资本主义扩张到世界范围等.
3.英国.
4.(1)英国的殖民扩张;(2)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二、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处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刻.国家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微软将其网络浏览器与操作系统捆绑销售,垄断市场,抑制了创新和竞争,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参与竞争,也损害广大公众的利益,违反了《反托拉斯法》.
4.美国继续执行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策.
第16课 国际经济关系
一、1.区域经济一体化.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加强对外竞争实力.
3.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4.1995
5.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1.南北经济发展悬殊.
2.一方面,“南北对话”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对话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导致南北经济的相互依赖,南北对话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表现之一.
第17课 国际法
一、1.奠定了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国际法原则,主要内容是:主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权,是国家的基础;主权国家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3.如中国的抗日战争等.
二、1.美苏会谈是在两国核力量形成“核恐怖均势”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以谈判形式控制核武器军备竞赛.《反导条约》以条约的形式确认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均势,曾是人类在冷战的紧张对峙中避免遭受核战争灾难的有力约束.
2.核均势被打破,国际割据多极化的趋势面临严重挑战.
第18课 国际组织(0:41分了)
一、1.因为国际联盟是当时的国际性组织,其宗旨是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国是国际联盟成员之一.



作者:爱月狼王2007-3-2 01:38 回复此发言

--------------------------------------------------------------------------------

4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爱月狼王亲手打字版.
2.国联作为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在机制上不成熟,如作出决议需全体成员国一致通过才具效力,是国联处理问题时效率低下,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国际联盟在阻止侵略、维护和平这一基本问题上的无能为力,使其作为国际安全组织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和怀疑.
二、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B
3.全球性、国际合作、和平使命.
4.促进全球诸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5.经济、社会、文化、卫生、环境.说明联合国的影响力广泛,进入全球各个领域.
第19课 战后国际格局
一、1.从盟国关系发展成为对抗、争霸.
2.二战结束后,美、苏势力膨胀,成为世界性超级大国,加上意识形态的差异,形成两极争霸.
3.如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等均为苏美对抗的表现.
4.苏联解体.
5.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二、1.印度社会原本存在的宗教、种族等矛盾在殖民者的挑拨下加剧,不利于印度独立运动.
2.印度虽然获得独立,但是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印巴分治,埋下印巴冲突的祸根.
3.得到了验证,如三次印巴战争,南亚地区长期局势不稳定.
4.如阿以冲突等.

第20课 人权
一、1.天赋人权.
2.在等级社会里,等级制度使人民不能享有充分的人权.
3.材料二是材料一中卢梭“天赋人权”观念的具体表现.
4.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5.《人权宣言》所蕴涵的人权思想影响不局限于西方,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1.反对种族歧视、消除种族隔离.天赋人权、生而平等观念.
2.在很多方面,诸如种族其实、种族隔离、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等人权问题仍在相当多的地区存在.
3.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和1977年《关于人权概念决议案》.
4.既是对邓朴方在维护与促进残疾人权益方面所取得成就的赞赏,也是对中国促进和保障人权方面成就的肯定.
杨健这下我肯定比你快了.
第21课 社会保障
一、1.《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是救济贫民、孤儿,由教会负责实施;《疾病保险法》等主要是职工福利,由政府负责实施;《社会保障法》扩大到所有公民在老年和失业期间的社会保障,加强了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干预.
2.
《伊丽莎白济贫法》 《疾病保险法》 《社会保障法》
立法国家 英国 德国 美国
立法年代 1601 1883 1935
立法内容 对贫民、孤儿实施救济 政府出面提供社会福利 政府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干预
二、1.英国.
2.贝弗里奇.
*3.(略)
4.说明在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后,西欧、北欧以及美洲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仿行,加大投入,建设“福利国家”.
5.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应当根据中国的国情,在借鉴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基础上,逐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
第22课 社会注意的理想与实践
一、1.人人平等(没有压迫)、财产公有等.
2.《共产党宣言》.
3.19世纪中叶,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分析、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4.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应当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之上,注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1.左图:(1)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系,实行国家工业化,生产力发展;(2)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失衡.右图:(1)斯大林等苏共领袖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就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2)斯大林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个人专断、领袖崇拜使苏共逐渐脱离群众.
2.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巨大成就,当时中国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协调发展原则,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23课 瘟疫
一、1.流感、黑死病.传染性、高危害性(高死亡率)
2.卫生状况不良,利于瘟疫传播.
3.诶博拉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等.
二、1.建立 隔离检疫和“城市医生”制度.
*2.瘟疫虽然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但人类社会不但没有被瘟疫打倒,而且在与瘟疫斗争过程中不断进步,完善卫生制度,提高抵御瘟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