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革命故事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3:48:10
400字革命故事读后感
400字革命故事读后感
400字革命故事读后感
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我阅读一些爱国将军和革命烈士的故事.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杨靖宇将军的故事》.说起杨靖宇将军,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13日(也就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初十)出生于河南确山县李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初,为了配合北伐进军,他领导确山县农民举行了武装暴动.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后在河南和东北地区,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东北反日救国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等职务.他曾先后五次被敌人拘捕,饱受折磨与摧残,但总是坚贞不屈.1932年秋,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派杨靖宇到南满的磐石、海龙等地巡视工作,整顿党所建的抗日武装.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使用“杨靖宇”这个名字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的洪流.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想:杨靖宇率领革命队伍,不仅要与几倍、几十倍的强敌苦战,还要经受严寒、疾病、饥饿的考验.他们常年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战斗在冰天雪地中,经历了异常艰苦的岁月.杨靖宇将军是多么伟大啊!他,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洗礼中依然勇往直前并且从不畏惧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读了<革命英雄的故事>这本书,我非常感动.他们都十分勇敢,面对残酷的环境他们宁死不屈,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刘志丹.
刘志丹在1903年冬生于陕西保安县.他在青少年时期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于是,他想改造社会,复兴中华.通过努力,他考进了黄埔军校.1926年他毕业了,之后随军东征,在这期间,他带领着革命军打土壕,分财物.这时敌人带领大批部队向革命军发起了进攻.他带领革命军英勇阻击,将敌人打了回去.恼羞成怒的敌人组织大批部队再次攻击,这次他们因为力量悬殊而失败.
之后,他带领着部队在三交镇展开战斗,他的部队从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大顺利,总是攻不下三交镇.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指挥战斗.结果,在指挥部队发起进攻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了左胸,伤到了心脏.在临死前他让其他战士告诉政委,请他带兵,一定要把三交镇给攻下来.
他为了革命出生入死,百折不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其中,我被文章的主人公——李大钊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见了作者的父亲——李大钊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保护共产党,他把一些重要文件烧掉了.局势越来越严重,一群宪兵、侦探、警察把李大钊抓走了,而作者、作者的妈妈和妹妹也被关进了拘留所.在法庭上,李大钊临危不惧,安定、沉着地和敌人作斗争,直至被绞刑牺牲.
读完文章,我对李大钊这位伟大人物敬佩不已.他那种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临危不惧的精神是多么可贵,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了了两,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有些人却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钱财,背叛了党,与敌人勾结,把一些党的秘密和重要的资料传给了敌人,造成了党的巨大损失.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顾集体的行为是人们最痛恨的,是最可耻的.他们与李大钊相比,是多么渺小、丑陋啊.
江姐和李大钊都是伟大的人,他们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去反思.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离我们中国这个地方,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对于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职责,我们又是否高度负责、竭尽全力去完成呢?我们要为别人照相,为集体着想,但我们绝不能为自己的方便,为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集体遭受更大的损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江姐、李大钊多么的伟大,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只有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的死才是轻于鸿毛的.而我们呢?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自己的任务、职责高度负责,尽心尽力却完成,虽然不及泰山重,但也决不会比鸿毛轻,而是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别人前进.
最佳答案
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899年8月2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六)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 方志敏的事迹 1900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湖塘村是一个优美的地方,村前是两口水明如镜的鱼塘,一条小河流过村口的一座小桥,村后有座土山,长满了高大的枫树. 方志敏的家很穷,每逢春天家里都断了粮,缸里的一点粮食还是跟财主家借的.刚刚三、四岁的小志敏饿得肚子咕咕叫.小志敏拽着妈妈的衣襟不断地嚷:“妈妈!我饿,我饿啊!”小志敏看见财主家的孩子吃的是白面馒头,仰着头问妈妈:“为什么财主家的孩子有馒头吃,我们家没有呢?”妈妈只好回答说:“人家财主命好,有地又有钱;咱们命苦,要啥没啥,孩子也跟着受罪!”小志敏听了还是不明白,同样是人,财主不干活不流汗都吃白馒头,爸爸累死累活都让儿子饿肚子,这是为什么?方志敏7岁的时候,爸爸向财主借高利贷让他上了私塾. 小志敏高高兴兴背上书包去上学了.一开始的几天,小志敏觉得挺新鲜,老先生摇晃着脑袋,“子曰”、“诗云”的念,学生们也摇头晃脑的跟着念.时间长了,小志敏就不耐烦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坐在那儿老打瞌睡. 老先生见小志敏不好好念书,走过来揪着他的耳朵问:“我刚念的是哪一句?”小志敏直着脖子,说:“不知道!还不是老掉牙的旧书,我懒得听!” 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拿起戒尺就朝志敏的手心打,一边打还一边骂:“我让你不学圣人的书!”小志敏的手被打得又红又肿,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 回到家里,妈妈看着儿子的手,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小志敏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我放牛拾柴去.!” 爸爸正在抽旱烟,听儿子嚷嚷不上学了,吐了一口烟,说:“哪有上学不挨老师打的,学还得上.供你念书,爸爸受苦受累还有个盼头.不然,你也和爸爸一样当个睁眼瞎,咱家这穷日子还有什么指望改变呢!” 气归气,小志敏还得去上学.只要爸爸、妈妈高兴,这书还得好好念. 1916年秋天,16岁的志敏在弋阳县高小读书,他在学校图书室看了很多进步书籍,并组织了“九区青年社”,专门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当时,有个姓张的大地主想弄个“省议员”当当.他让手下用钱去买选票,老百姓议论纷纷.方志敏想,这个地主坏得很,头上长疮,脚底流脓,要是他当上了议员,不定要做出多少坏事. 为了阻挡姓张的大地主,方志敏一夜没睡觉,写了一篇小字报:“张地主十大罪状”,抄写了好几份,连夜贴在县城最显眼的地方.城里的人都挤着去看小字报,拍手称快.张地主气得浑身发抖,派人把小字报撕掉,到处寻找方志敏. 方志敏的同学劝他找个地方躲一躲,说张地主有钱有势,惹不起他.方志敏笑着说:“我不怕,他能把我吃了?” 张地主终于找到了方志敏.几个狗腿子推搡着方志敏,方志敏被带到了张地主家. 张地主歪在太师椅上,咕噜咕噜在抽水烟,迷着两眼瞅着方志敏说:“你就是方志敏?” 方志敏昂着头不说话,心想,你知道还问什么? 张地主又说话了:“你是学生,应该好好读圣贤之书,不要瞎折腾.我找你来,想让你写个声明,就说你受别人唆使,我是清白无辜的,怎么样?” 方志敏摇了摇头,张地主马上翻了脸,把水烟袋往桌子上一扔,满脸凶相,说:“我在弋阳城里说一不二,整死你像踩死个蚂蚁.”一个打手揍上来要动手,方志敏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说:“我早给报馆和警察署写好了信,今晚我要回不去,就有人将信寄出去.你残害学生的事情全省的人都会知道.” 张地主一听,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孩子还留了一手,真难对付.想来想去,如果把方志敏打死,就会惹恼全省的人.还是咽下这口气吧,只好一挥手,让方志敏走了. 方志敏并没有给同学留下什么信,只是让张地主逼急了,才急中生智说出那套话.张地主最终没有当上议员,方志敏却成了弋阳城里有名气的学生. 1918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卖国政府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激起了群众极大民愤. 这一天,弋阳高小的师生在操场举行声讨段祺瑞卖国政府的集会.方志敏平时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师刘老师,登上台子演讲.他慷慨激昂地说:“卖国政府把我们的国家一片片出卖,日本帝国主义又要鲸吞我们的神州.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抵制日货.”说着,刘老师把平时用的日本牙粉,日本脸盆拿出来,一脚踩碎牙粉盒,又把日本脸盆用石头砸碎. 同学们都被刘老师的爱国行动感染.方志敏抬腿跑到宿舍,把他铺的一床日本草席抱出来,跑上讲台,点着一根火柴把日本草席点着说:“我向刘先生学习,坚决不用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