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4:26:19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的句式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用“是”作谓语,连接前后的名词、代词以及相应的短语进行判断,形式简捷单一;可是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的形式就比较多,有助词判断句、副词判断句、词序判断句以及动词判断句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助词判断句
这类判断句就是所谓的“‘者’‘也’判断句”,实际上它是用词序来表判断的,助词“者”“也”只是用来表停顿和语气的,我们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这类判断句的标志.
1、前“者”后“也”句.“……者,……也.”
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语气.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最基本格式,后面介绍的三种形式,都是这种句式的变形.翻译时在主谓之间加“是”.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都是名词.译为: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数词.译为:这五点是预测胜利的方法.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主谓短语加“者”作主语,判断原因或解释情况.译为:强大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略赵国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啊.
2、有“者”无“也”句.“……者, ……”
主语后加“者”,谓语后无“也”.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侯列传》)
主语是名词充当的.译为:天下是高祖的天下.
至如信者,国仕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主语是动宾短语充当的.译为:至于像韩信,是国家独一无二的人才.
3、无“者”有“也”句.“……,……也.”
主语后“者”省去,谓语后用“也”煞尾.主语一般是名词、代词、动词,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打仗,靠的是勇气啊.
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译为:我是子瑜的朋友.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的宝贝.
此谋攻之法也.(《谋攻》)译为: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
4、“者”“也”在后句.“……,……者也.”
主语后的“者”,移到谓语后和“也”连用,加强了语气.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译为:晏子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二)副词判断句
主要有副词“乃”“即”“则”“诚”“本”“非”等等.实际上这类判断句仍旧用词序来表示判断的,这些副词只是起了强调作用或否定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副词看作是这些判断句的一个标志.
1、“乃”字判断句
用副词“乃”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性判断.翻译时把“乃”换为“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译为:应该被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译为:如果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啊.
2、“即”字判断句
“即”是副词,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译为:项羽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译为:就是现在一个挨一个地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3、“则”字判断句
用“则”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加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宏大景观啊.
此则余之罪也.译为:这就是我的罪过呀.
4、“诚”字判断句
用“诚”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判断.译为“确实是”.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译为: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
5、“本”字判断句
用“本”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追本求原的判断.译为“本来是”.如:
臣本布衣.(《出师表》) 译为: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琵琶行》) 译为:问她是什么地方的人,她回答说她本是长安的歌女.
6、“非”字判断句
用“非”放在主谓之间,否定谓语,形成一个否定判断句.译为“不是”.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译为: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此物固非西产.(《促织》)译为: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的出产.
此外,副词“固”“皆”“亦”有时也用于判断句中帮助判断,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判断.
(三)动词判断句
1、“为”字判断句
“为”,动词,一般用在不以“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为:如今人家正好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
此为何若人?(《公输》)译为:这是怎么样的人?
2、“是”字判断句
“是”,在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动词很少见,仅在接近当时口语的文学作品中出现,汉魏以后渐多.如: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吴)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二、被动句
被动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主语是受事.即谓语动词所发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到主语的头上,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球被我打.“球”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打”的动作.)这个特点和现代汉语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被动句的形式要多得多.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见”“于”被动句.
1、见+动+于+施动者.
这是“见”“于”被动句的基本格式.“见”,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确实担心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译为:我常常被内行的人耻笑.
2、见+动.
“见”,助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如: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众人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流放.
3、动+于+施动者.
“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的另一种变形.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译为:劳心的人统治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统治.
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屈原》译为:在外被张仪欺骗,在内被郑袖迷惑.
4、受+动+于+施动者
也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只是用“受”替换了“见”,其它未变.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上十万的军队,被人控制.
(二)“为”“所”被动句
1、为+施动者+所+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所”是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所”删去不译.如:
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汝等怯懦,为蛇所食.(《搜身记•李寄》)译为:你们这些人怯懦软弱,被蛇吃掉.
2、为+所+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一种变形,“为”“所”连用,并不引出施动者.如: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为:你们都将被俘虏.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书•黄巢传》)译为:官军讨伐他们,但多次被打败.
3、为+施动者+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另一种变形,“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译为:他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4、为+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又一种变形,“为”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译为:情节重大的被杀掉,情节轻微的被怀疑.
(三)被字被动句
被字被动句先秦时比较少见,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被字句的主要形式.
1、被+动
“被”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不引出施动者,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反被诽谤,能不怨愤吗?
2、被+动+于+施动者
“被”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也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
燕以万乘之势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译为:燕国凭着万辆战车的实力,却被赵国围困.
(四)意合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不借助任何表被动的介词,完全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被动句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主语是受事”这一被动句的特点来判断它.翻译时加“被”就行了.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放逐”这个动作,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全句译为:屈原被放逐,才写出了《离骚》.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主语“帝”可以发出“感”这个动作,但我们往后分析一下,“其诚”这个宾语不是“感”支配的对象,而是“感”的施动者,由此可见,主语“帝”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
三、变式句
变式句就是倒装句,现在讲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
(一)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就是把动词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或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的一种句式.有以下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本句有否定否词“不”,说明它是否定句,代词“我”是宾语,两个条件都符合,那么代词宾语“我”就提到了动词谓语“与”前.译为:时间一天
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
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译为: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它.
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译为:社会一片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昂首阔步,不予理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译为:所说的让一个人思想诚实,就是不欺骗自己.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
这条规则是比较严格的,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如: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这个句子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安”提到了动词“在”之前,常式句应是“在安”,这个句子却变成了“安在”.译为: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译为:大王来带了什么礼物?
吾谁敢怨?(《左传•昭公二十年》)“谁敢怨”即“敢怨谁”.译为:我敢怨恨谁呢?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何以”应是“以何”.这个句子是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了.译为:您回去后,用什么报答我?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应是“与谁”.这个句子也是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同道呢?
3、助词“之”或“是”提宾.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词,放在动词“有”前作提宾标志,把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之前.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之”助词,将宾语“句读”提到动词“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样.译为:不懂得文章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荆舒是惩”即“惩荆舒”.译为:攻击戎狄,惩罚荆舒.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罚颛臾》)“尔是过”即“过尔”.“过”,责备.译为:求呀!恐怕该责备你吧?
另外,用“之”“是”提宾后,又常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如:
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樊绍述墓志铭》)译为:只务必去掉陈言.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为:只看我的马头.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译为:只推荐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们并且重用他们.
有时,“之”提宾时,在“之”和动词之间加上一个“为”字.如: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译为:聪明的人没有不应该知道的,但要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
4、其它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或诗歌中音韵的需要,也把宾语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译为:《诗经》有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恶”.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不用一个人抵挡十个敌人的.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即“无觅英雄”.
(二)定语后置句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强调的定语或较长的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就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有一定的格式.
1、“之”“者”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头”.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少年之精技击者”即“精技击之少年”.译为:于是召集谢庄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
2、“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
借助“之”,把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以起强调作用.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屈原《离骚》)“兰之九畹”即“九畹兰”,“惠之百亩”即“百亩惠”.译为:我已经培育了九畹兰花啊,又栽种了百亩惠草.
3、“者”字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
定语带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词之后.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处室人”.译为:齐国有一个与妻妾同住一室的人.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雁荡具体而微”即“具体而微雁荡”.译为:也是形体完备而微小的雁荡山.
4、“而”“者”后置句.“中心词+而+定语+者”
“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
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译为:有可以终身实行的一句话吗?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穷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译为:这四种人,是天下走投无路而又无依无靠的老百姓.
(三)介宾后置句
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宾后置并不是变式句,只不过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作补语,而今人喜欢用它作状语罢了.因此,翻译时,我们把古人的介宾短语补语挪到状语位置就行了.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拘于时”即“于时拘”,“学于余”即“于余学”,介宾短语补语调到状语的位置.译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约束,[向我]学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取之于蓝”即“于蓝取之”,“青于蓝”即“于蓝青”.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译为:五亩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树]种在上面.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负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负戴”.译为:[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四)主谓倒装句
这类句子和现代汉语相同,一般在感叹句、疑问句中出现,翻译时仍保留倒装语序,不调整.如: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谓语是“贤”,主语是“回”,把谓语提到了主语前,强调
谓语.译为:多么高尚啊,颜回!
谁欤,哭者?(《苛政猛于虎》)译为:谁呢,哭的人?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主语省略
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
1、承前省.如: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译为: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是承前宾省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
2、蒙后省.如: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省主.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如:
蔺相如固止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二)谓语省略
一般情况下,谓语省略较少,但古汉语时有所见.译时一般要补出.
1、承前省.如: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承前谓省谓.译为: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2、蒙后省.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蒙后谓省谓.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3、对话省.如: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孙膑》)对话环境中省略谓语“将”.译为: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
(三)宾语省略
1、动词的宾语的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叶公好龙》)承前宾省宾.译为:叶公看见它,连忙躲开(它)逃走.
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如: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译为: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
如: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译为: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
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
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如: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译为:齐国的使者把(他)当作奇才,秘密的用车子载着,同(他)一起到齐国.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
(四)兼语省略
在兼语句中,使令动词“使”“令”等后的代词兼语常常省略.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边境去带兵打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
(五)介词省略
现代汉语的介词一般不省略,但古汉语的“以”“于”在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时,常被省略,如果同时有宾语,更易于被省略.
1、介词“于”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于咸阳”作“聚”的补语,同时有宾语“之”,因此,介词“于”省略.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这些武器集中(到)咸阳.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现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见我.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为:屈原来到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一边走着一边吟诗.
2、介词“以”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译为: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呢?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译为: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
(六)分句的省略
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如: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译为:吓得乱叫乱嚷的,(不仅是人),即使是猪狗也不得安宁呀.
项伯杀人,( ),臣活之.(《鸿门宴》)译为:项伯杀了一个人,(按律当斩),我救活了他.
五、比较句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人或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叫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较句.
比较句由比较的前项——比较者、比较的后项——参照系、比较动词——比、于、视、比较的标准这四部分组成.
————————
贴吧原帖中还有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