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7:53:34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孟子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是民本主义,是“仁政”,即主张民众是天下的根本,统治者要建立每户农民都有百亩之田,使“黎民不饥不寒”的制度.至于残暴的君主,可以把他换掉.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第十四章)“丘”的意思是众,王念孙《广雅疏证》:“丘,众也.《孟子·尽心篇》:‘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庄子·则阳篇》云:‘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为风俗也.’《释名》云:‘四邑为丘.丘,聚也.’皆众之义也.”“丘民”即大多数人民,在孟子那个时代是指以没有官职的(也就是在野的)小地主为主的包括为数众多的小农、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的广大阶层.孟子这段话中的后一个“社稷”是土神和谷神,前一个是由土神、谷神演变成的政权的代名词.“变置”,变的意思是变更,《说文》:“变,更也.”“置”的意思是立,《吕氏春秋·当务》:“而不可置妾之子”,高诱注:“置,立也.”“变置”就是更立.孟子认为:人民大众是最重要的,国家政权次之,国君为轻.这里的“国”或“国家”是“诸侯有国”之国,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当时周王室已分裂为东西二周,已成为二等小国,其天子也已丧失统治天下的能力,实际上已不是“天下共主”.各大国都在争夺天下,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实际上如同没有天子,因此孟子不说更换天子,而是说“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其 “变置”就是“变置”最高权力者.针对要打算统一天下的各路诸侯,孟子则说:得到最广大民众的拥护才能统一天下.因为孟子的民本主义是维护最广大民众利益的,所以得到了最广大民众的拥护(战国初期,“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儒家已式微,孟子出,儒家才为之大振,就是最好的证明),因而在孟子那里形成了民本主义的大无畏的精神,也是那个时代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最主要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孟子》一书中比比皆是,例如《孟子》一书的开篇第一章《梁惠王》章,孟子就把梁惠王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孟子还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制也:吾何畏彼哉?”所谓“在我者,皆古制也”,乃是托古说今,实际上是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这种精神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他善养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公孙丑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不慊于心,则馁矣.”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也就是由其民本主义之“道”、“义”所生,换句话说,孟子的“浩然之气”即大无畏的精神与其民本主义是紧密相连的,是其民本主义自身所固有的,这是不错的,只是孟子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地结合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做进一步分析,这是孟子的时代和思想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