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的含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3:51:54
中国节日的含义
中国节日的含义
中国节日的含义
中国传统节日的含义
元旦
“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从字面上看,“旦”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它下边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把“元”和“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迎接崭新的开始.
我国历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
辛亥革命后,我国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把阳历1月1日称为新年,而不称元旦.1949年9 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以立春为春节,以正月初一为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使用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我国民间习俗过春节是从农历腊(十二)月初八日开始,至正月十五日结束.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小年)到除夕,家家户户除尘,采购年货,贴春联,“福”字年幅,窗花,除夕之夜守岁.正月初一子时爆竹四起,辞旧迎新.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古代门上贴画多是神话中传说的人物,以驱邪避害.“福”字倒贴,以示“福到”,“迎春接福”.春节凌晨,我国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表示团圆、吉利、美满.
清明节
清明节,亦称“踏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一般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或5日.清明节起源于秦汉时代,至唐宋时期,形成插柳、植树、扫墓、踏春等风俗.
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欲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明清以来,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由于清明和“聪明”谐音,故又称“聪明节”,江南民间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说法.现今,清明有祭祖、扫墓、祭扫烈士墓、植树、踏青以及吃青团子等风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思想家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
端午,本名为“端五”,又名“端阳”.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始也.”
端午节民间风俗有:吃粽子、插艾蒿和菖蒲,洒雄黄水,赛龙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亦称仲秋节、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中秋佳节素有全家团聚,品尝月饼,吃酒赏月的风俗.
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礼制,后来逐渐成为民间的习俗.月饼始于唐,盛于宋.
重阳节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时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