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姓历史名人哦有么告诉我有么谢谢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4:41:50

代姓历史名人哦有么告诉我有么谢谢啊
代姓历史名人哦有么告诉我
有么谢谢啊

代姓历史名人哦有么告诉我有么谢谢啊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代姓”,其实“代姓”是“戴姓”的白字,实为同一个姓
戴(D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4、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
先秦时期,戴姓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繁衍发展,戴撝数传至戴云升时,戴云升由宋迁居谯郡亳州,之后世代留于此,并形成戴姓历史上的第一个郡望——谯郡.西汉时,戴姓有从豫东迁豫南的,如时称“关东人豪”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人.而世居谯郡的戴姓为避战乱由亳南迁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并形成广陵郡望.另有一支由豫东迁山东半岛,因这里原是齐国故地,有济水和黄河交汇,这支戴姓以济会为郡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广陵戴姓有戴烈因担任三国时吴的左将军而徙江南,其孙戴渊被司马睿引为心腹,而居建康(今江苏南京).随着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烽火连天,中原戴姓大举南迁,谯郡戴姓也有被迫南迁者,居谯郡钅至县(今安徽宿县)的戴逵南迁至会稽嵊县西南,东晋时的戴洋为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东)人,后迁湖北荆州并定居.可见,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戴姓不仅在江浙一带分布更为广泛,而且有徙居今安徽、湖北的.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陈元光婿为戴君胄,为将佐,子为戴仁,父子二人自河南固始随军征讨,后在福建落籍,是为戴姓入闽之始.盛唐之际,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戴姓在陕西、山西、湖南、江西等地均得以发展繁衍.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侵扰,原居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的戴姓人有南迁福建、广东者.蕉岭一世祖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县,于元代徙居镇平(今广东蕉岭)招福乡黄泥崛,子孙昌盛,传至十二世,有仁忠、仁恭兄弟迁往台湾屏东,十三世、十四世中又有数十人迁往台湾高雄、新竹、桃园、内浦等地.明洪武年间,戴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迁于陕西、安徽、山东、河北、东北、江苏等地.清代时还有福建戴姓陆续不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姓族人移居海外者.如今,戴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以江苏、浙江两省为多,这两省的戴姓人口占到全国汉族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
历史名人
戴 嵩:唐朝画家,擅画田家、山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 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
戴 震:安徽省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戴 进:著名画家,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
戴 逵: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
戴 德、戴圣:戴德系戴公(子撝)的二十二世孙.戴圣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戴德、戴圣二人为西汉时梁(今河南省商丘)人,家族显赫.戴德、戴圣是今文礼学的“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由于二人在礼学上的重大贡献,也被后人尊称为儒宗.戴德、戴圣同学《礼》于后苍,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金坛、句容戴氏为戴圣之后.戴德,字延君,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戴圣{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世称“小戴”.
戴 笠:浙江省江山人,黄埔军校肄业,军统特务头子,1946年3月因飞机失事而亡,时人有“雨农(戴笠字)亡在雨中,戴笠死在戴山”之说.
戴名世:安徽省桐城人,清代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有《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
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省)人.他长期浪游江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了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表元:奉化(今属浙江省)人,元代文学家,其文章高雅,时称“东南文章,首推表元”,有《郯源戴先生文集》.
戴第元:大庾(今江西省大余)人,乾隆进士,与弟均元、长子心亨、次子衢亨相继入翰林,时称“西江四戴”.
戴望舒: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戴季陶:浙江省吴兴人,出生于四川广汉,曾任国民党宣传部长,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戴安澜:号海鸥,安徽省人,抗日名将,曾任国民党旅长、师长.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同固一役,戴师抗击五倍于己之敌,以伤亡八百勇士的代价,歼敌五千有余,书写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同固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受伤殉国,时年38岁.1943年4月1日,在广西省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国葬仪式,由国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持,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书赠挽诗、挽词和挽联.
戴克敏:湖北省黄安人.红军高级将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第七军第11军31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75师政治委员等职.
代锋,1966年7月生,湖北随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襄樊市樊城区清河口办事处主任、党委副书记.摘自《世界人物辞海》网络版第三版.
代家富,1966年10月生,湖北宜城人,初中文化,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前程村治调主任.摘自《世界人物辞海》网络版第三版.
代洪慎,1949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青岛市第十五中学一级教师.系无锡集邮研究会会员.摘自《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网络版第十版.
代汝宽,1934年10月生,云南普洱人,中共党员,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普洱县支行总会计,高级会计师,云南省金融会计学会理事,普洱县合订协会理事,普洱县珠算协会副会长.摘自《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网络版第十版.
代路,1940年生,山东济南人.剧作家.原名戴文迎.1958年参加工作,1960年开始从事话剧艺术.历任演员、导演、编剧.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戏剧家协会主席、青岛话剧院党总支书记、一级编剧.摘自《世界艺术家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