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史实,谈1840-1949中国人是如何探索国家出路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1:44:53
结合史实,谈1840-1949中国人是如何探索国家出路的
结合史实,谈1840-1949中国人是如何探索国家出路的
结合史实,谈1840-1949中国人是如何探索国家出路的
同学···你也是山大的吧···
旧民主主义革命
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38)求索历程: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双半社会,民族危机开始出现,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重了解国际形势,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组织编译西方著作,编成《四洲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器物),以图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但最终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但仅限于著书立说,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同时,由于地主阶级的阶级局限,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难以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强国御侮之道,最终失败.
2.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46)求索历程: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一步沦为双半社会.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空前严重,面对内忧外患,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洋务派,他们主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为维护封建统治从60年代开始进行了为期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但最终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评价:由于阶级局限,洋务派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本质,未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仅局限于“器物”层面,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整场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企业管理上的腐朽性,因此失败是必然的.
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41)、义和团运动(34)求索历程:1)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突出和激化,洪秀全在自然灾害严重的两广地区创立并宣传拜上帝教.1851年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并迅速在南方蔓延,53年占领并定都南京,宣告太平天国政权建立,56年达到军事上的全盛.
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平均分配土地,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仍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存在绝对的平均主义,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未能付诸实施.
但由于落后的农民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弱点逐渐暴露,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64年天京失陷,起义失败.
评价: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但,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阶级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提出正确的革命纲领、改革方案,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以宗教发动组织群众,不仅难以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未能正确对待儒学;不能把西方的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其失败表明双半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
义和团: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双半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此时爆发与山东的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但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盲目排外,盲目迷信,盲目的推崇清政府,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和封建地主阶级压迫人民的实质,体现了小生产者的落后性,局限性,表明小生产者是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P38早期维新派、P50戊戌变法)
背景和主张:P38(早期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新型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国内封建势力压迫,发展资本主义;甲午战争,激化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悟.此时继承早期维新派观点的康梁维新派形成,他们提出一系列符合新兴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主张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体,并且通过与守旧派关于“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98年6月,光绪帝下发“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开始,变法中,康梁维新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提出改革方略.但很快,由于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破坏,发动政变,短暂的变法宣告破产.
评价:戊戌维新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符合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功绩不可磨灭.
但由于双半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妥协软弱,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反帝纲领,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很快破产.也同时说明,在双半社会的旧中国,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根本行不通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P59、P67)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社会矛盾空前激烈:清末“新政”的破产,进一步说明了清朝的腐朽本质,不推翻其专制王朝难以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形成了以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骨干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经过兴中会等早期革命团体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告成立,并且孙中山从提出的纲领中概括出三 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对推动了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之后,又与康梁为代表的改革派进行了围绕“要不要一个名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的大论战,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经过广州起义、保路风潮的活动的锤炼后,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迅速的到13个省及上海和许多州县的呼应.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二月,清帝退位.但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妥协软弱,最终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们带来了思想解放,社会风俗发生积极变化, 也激励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但由于双半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具有妥协性软弱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能够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核心;同时外部条件上,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P97)背景: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资产阶级激进派认识到,彻底改变落后的国民性,使人民从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主张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评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切中时弊的提出提倡科学民主反对专制盲从,冲决了禁锢思想的闸门,促进各种思潮的涌动,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起了积极作用.
但批判孔学是为给中国资本主义扫清道路,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领导人物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使用的还是资产阶级方法,因此,难以说是成功的.
7.无产阶级——五四运动(P103)
求索历程: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壮大,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做了思想准备,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
评价: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无产阶级从此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内惩国贼,外争主权”;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革命由此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求索历程:
1)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与三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斗争,建立早期组织并进行活动,进行建党问题的探讨和实际组织工作.(P105——113)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政党领导,革命面貌焕然一新.(P113)
随后二大根据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并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P116)
3)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重新阐释为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反动统治.27年蒋汪分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宣告失败.(P118——122)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将革命推进到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纲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并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了一系列革命根据地.只有由于左倾,被迫进行长征,其中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工农红军、革命,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独立问题,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革命形势转危为安.(P126、127、128、134、135、136、137)
5)抗战爆发后,中共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并在长征途中发表“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阵线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二次合作.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两个战线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并带领人民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P146、P147、P151、P163)
6)抗战胜利后,进行了重庆谈判等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P171)内战全面爆发后,逐渐由被动走向主动,进行战略反攻,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P173、186)
在进行解放战争的同时进行土地改革.(P176)
7)团结各民主党派与进步力量,召开人民政协会议,制定《共同纲领》.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中国.至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基本胜利.(P189)
评价: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最终建立了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中国人民完成了实现民族独立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胜利.(P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