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碳酸钠稳定而碳酸氢钠(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现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0:07:23

已知碳酸钠稳定而碳酸氢钠(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现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已知碳酸钠稳定而碳酸氢钠(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现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3.1g B.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4.2g
C.反应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
D.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6%
对每一个选项的对错进行解析,

已知碳酸钠稳定而碳酸氢钠(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现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加热以后水和二氧化碳跑掉,所以3.1g不是只有CO2,A错误;
用差量法:
2NaHCO3===Na2CO3+H2O+CO2----△m
168 62
X 3.1g
所以X=8.4g,B错误;
C,产生CO2和H2O的质量比是44:18=22:9;
D,碳酸钠的质量是10-8.4=1.6g,D是对的!

已知碳酸钠稳定而碳酸氢钠(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现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Na2CO3(碳酸钠)和NaHCO3(碳酸氢钠)为什么显碱性? 已知Na2CO3和NaHCO3粉末混合物56g,加热至恒重后,固体质量变为了49.8g(1)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克?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2)碳酸氢钠喝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比较可以因为碳酸氢钠加热后生成了碳酸钠而说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吗?并且怎么证明碳酸氢钠加热后的产物是碳酸钠? 已知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NA2CO3、H2O、CO2气体.现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共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产生气体2.24L.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详细过程!) 碳酸钠 Na2co3和碳酸氢钠 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碳酸氢钠)的用途 Na2CO3(碳酸钠)和NaHCO3(碳酸氢钠)分别与HCl(盐酸)反应,哪个反应快?为什么?3Q 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现将mgNaHCO3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现将m g NaHCO3(混有Na2CO3)固体粉末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得到n g固体,通过计算求碳 正盐和酸式盐的转化,实例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转化一;Na2co3-NaHco3(方程式,理论依据) 二;NaHCo3-Na2co(方程式,理论依据)三;小结 初中化学 细节问题初中化学中 有哪些盐溶液显酸性,哪些盐溶液显碱性我已知的:显碱性:NA2CO3(碳酸钠 苏打)NAHCO3(碳酸氢钠 小苏打) 显碱性 还有什么呢 显酸性: 不知初中化学中 Cacl2、Ca(oh)2、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问题为什么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而不与碳酸氢钠反应.而氢氧化钙与这两者都反应呢? 碳酸氢钠(NaHCO3)与碳酸钠(Na2CO3)都与HCl反应,哪个快?碳酸氢钠(NaHCO3)与碳酸钠(Na2CO3)都与HCl反应,哪个反应快? 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已知A是碳酸钠,B是碳酸氢钠,求解第三个空为什么是NaCl、CO2(H2CO3)和NaHCO3,为什么会有NaHCO3? 已知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NA2CO3、H2O、CO2气体.现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共2.74g.已知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NA2CO3、H2O、CO2气体.现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共2.74g加热到质 生物上的NaHCO3缓冲液只含碳酸氢钠吗?它为什么可以维持二氧化碳稳定? 碳酸钠(碳酸氢钠) 怎样去除杂质(碳酸氢钠)?另外碳酸氢钠(碳酸钠)又怎样去? 已知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NA2CO3、H2O、CO2气体.现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共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1.2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Na—23,H—1,C—12,O—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