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写的,冯骥才散文集读后感啊,600字左右就行了,写得好的我加悬赏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9:37:09

老师让写的,冯骥才散文集读后感啊,600字左右就行了,写得好的我加悬赏分!
老师让写的,冯骥才散文集读后感啊,600字左右就行了,写得好的我加悬赏分!

老师让写的,冯骥才散文集读后感啊,600字左右就行了,写得好的我加悬赏分!
看完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孤独彻骨.
  民间记忆在今日已成为商业噱头时,一九八六年的空气去文革未远,口述历史失真更低.作者宣称没有文学渲染,我相信,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故事”——故去的真事.伤痕本身就凄厉,哪堪成文学掬一把泪来洒.不喜欢文艺表现真实过的灾难,只有添油加醋,纵设身处地,一个“设”字也由主观愈发矫情.最好便是当年的真实记录,何须涂脂抹粉做出来伤痕流下眼药水刺激的泪.能表现大风浪,心底的孤独怎么书写出来.
  历史记录的总是大事.文革由“十六条”起,至粉碎四人帮终,又至“若干决议”全面反思.中间损兵折将举国疲惫,死的肱骨老臣,伤的元老大将,亦有折戟沉沙,终于祖龙身死.全是大人物起伏跌宕,悲欢离合都冠冕堂皇,《往事并不如烟》里也是《最后的贵族》.从来没有话语权的普通民众仍做客体随波逐流,无论是伤害别人的还是被伤害的,都被时代轻轻的戏弄一番,一生年华便这样做了人肉背景交付出去.看一个个的故事,每个人搁在一个方盒子里,彼此隔绝,样板戏遮掩了声音,热闹里一个不会笑的表情.
  这二十五个故事都有血泪,因为真实.官方历史不会记录,野史以关怀的面目作为一个政治噱头肆无忌惮.冯骥才真挚,辑录来,不具真实姓名,是真正悲悯.历史不会记住他们的名字,“百姓”之“百”,浩如烟海,记住这段故事就好.
  今人看这十年,尽可用“荒唐”“荒谬”“丑恶”这种大而化之无关痛痒的词来描述,如果真能用几个词去概括这十年,许多人的生命不再有意义,但许多人可能获得正常的生命和生活.意义重要吗?!没有经历过的人,也有忏悔的资格——特定时代不是造就疯狂的主因,只不过是催化并为人们心内由几千年专制遗传下的暴戾提供了发泄渠道.你我心中是否还有化解不掉的暴戾和狂热,还有伤害别人的隐性基因.
  暴戾者孤独.这孤独不是蒋勋笔下美好的“充盈”状态,也不是略带颓废和小资的“寂寞”,而是没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焦虑与绝望,没有包容异见的胸怀.伤害别人能稍稍打消自己的不安全感及至带来破坏的快感——比兽性还要可怕——兽的伤害只为自保.伤害者是暴戾,被伤害者或者暴戾更深,非黑即白的脸谱相从来都没现实过.伤害者尚念亲情友情爱情的话,执于手的皮带如何能抽到血肉之躯?被伤害者若从心底信任亲情友情爱情的鼓励充满希望,何至于灰心丧气自戕殒命?缺少容纳不同声音的耳朵,会用暴戾阻住那种声音,孤独者本能的拒绝交流.
  我们信任什么?可信任的都没有,别谈信仰这么高级的情感.接触到的越多,越幻灭.情愿自己糊涂下去,以为十年的悲剧不过是偶然而已,命运安排.书中口述历史的人们还没有一种自觉性,只是哀叹自己的命运.如果给他们清醒的话,告诉他们:“其实你们都是某一个人心情的牺牲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多么残忍和毫无用处,那这十年的遭遇只不过是他们不敢反抗的活该而已.伤害已然没有办法医治,就不要以另一种残忍的方式来回顾了.该铭记的,死都不会忘.
  今天和那十年还未一刀两断,能看见暴戾的孤独在社会蔓延.没有和过去清算的社会,怎么能保证不再发生过去的悲剧?重庆红歌未歇,我真的害怕,害怕会有一天干涉到自由,尽管自由被逼的苟延残喘.这害怕无处诉说,埋在心底吧.
  暴戾者的孤独不只这十年,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