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第八章读书笔记.(有好词,有好句有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3:28:57

《朝花夕拾》第八章读书笔记.(有好词,有好句有读后感)
《朝花夕拾》第八章读书笔记.(有好词,有好句有读后感)

《朝花夕拾》第八章读书笔记.(有好词,有好句有读后感)
读《朝花夕拾》有感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文中最有趣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 .
琐记》赏析之一
衍太太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这里,“我”称赞衍太太“对别家孩子却是好的”,并非反话.而是设身处地于当年而发自童稚之心的直感.但后来逐渐发现衍太太实际上是个很丑恶、很会捉弄人的人.这样的事例,文中写了好几桩.比如,衍太太甚至把淫秽的春画塞给“我”看,“我”当时太小,以为是“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又曾一面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来变卖,一面放出流言诬“我”已经行窃------由于教学设计>文章采取了欲抑先扬的写法,就把衍太太两面三刀的性格,揭露得入木三分.
赏析之二
《琐记》的时空跳跃性比较大.开始写的是童年在故乡绍兴的事,后来主要写在南京读书的事情,最后还点到初到日本的情景.中间着重写在矿路学堂的所见所闻.“只可惜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池子难讨替代”,这句话特别需要解释一下.旧时迷信传说,落水淹死的人做了水鬼,必须设法使别人淹死来替代他,才得以投生,教做“讨替代”.《琐记》中说,由于这里的池子已被填平,因而“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池子难讨替代”了.迷信思想中包含的损人利己的阴暗心理,从这种“讨替代”的说法中已可略见一斑.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马癸〕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但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很不平安的时期.那是第二年,听说学校就要裁撤了.这也无怪,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大约是刘坤一罢)听到青龙山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手的.待到开学时,煤矿那面却已将原先的技师辞退,换了一个不甚了然的人了.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师薪水太贵;二、他们觉得开煤矿并不难.于是不到一年,就连煤在那里也不甚了然起来,终于是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就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账.既然开矿无利,矿路学堂自然也就无须乎开了,但是不知怎的,却又并不裁撤.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

好好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