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牧童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9:41:27

古诗牧童读后感
古诗牧童读后感

古诗牧童读后感
1.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 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
2.
牧童遥指杏花村———读《书道》随想
翻阅牧童先生的中华古典诗词集———《书道》,我发现了作者的追求和归宿.
牧童实名张卫军,与我同龄,他曾在部队服役,转业后先在中学任教,后调入行政单位任国家公务员.他热爱文学,爱好书法.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大公无私的国家公务员、很有发展前景的书法家.对于文学,他很有激情,也很浪漫.然而对于古典诗词,没想到他也挥笔自然流畅,将远古与现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思考人生,感悟大自然,读起来亲切,过瘾.对于中国的古典诗词,我是个门外汉.那种音韵和谐、意象高度洗练的体裁,在大唐时代已趋至完善,至于之后的写作者,我认为只是一种追忆性的抵达.作为现代人写古体诗词,牧童先生把自己生命中的风景用方块汉字整齐又宽泛地记录下来,对仗工整、韵脚合拍.《书道》共收集作者旧体诗词30多首,诗的部分主要以七律为主:以内容看,则有黄河文化、李氏文化及现代文明等,它既是一面历史图像,也是一曲现实主义的颂歌.在第一首七律诗《黄河母亲》中,诗人以“古往今来流不尽,三皇叩母祝平安”结尾,一语道破了时代在前进,黄河“母亲”之伟大的现实,在七律《牧羊女的回想》中,诗人以“琼瑶牧女长空夜,玉女天堂细耳听”一句,将陇西文化广场牧羊女塑像,描写得活灵活现;词《沁园春·庆回归》一开始,作者以“香港回归,雪耻百年.一夜报春,今宵花烛夜,星光灿烂”之描述,使人一下子体味到了中国所有人的心情;填词《清平乐·奔小康》中,作者最后以“今日良田到户,岂能不达小康”之句,替全国人民说出了心里话……真是千遍万遍读不够,古为今用写风流.
读牧童先生的《书道》,我觉得全部诗词的意境、情韵等均为上乘,他把古老经秋的美写得富有情趣,将哲理性的人生思考贯穿其中,更加深了诗词的内涵,耐人咀嚼,如食橄榄.当然,作为古体诗词,还有很多商榷之处,譬如对仗、平仄等的使用,严格的要求有不少地方是不那么恰当的,还有个别诗句,诗味并不浓,如白话组合……当然,这些都是美玉微瑕,不足以影响诗词的成功.
“子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张卫军取笔名为牧童,是因为他从小生长在西北农村,在村上放过羊.然而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在飞扬的红尘中返身古典,正是迎合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文章写到这里,我突破想起了唐代晚期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时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年,正当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桃李争艳.诗人随着扫暮的人群络绎于归,突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顺着牧童的指引,遥见杏花村中酒帘飘飞,一阵清香也随着斜风细雨飘来.诗人逸兴湍飞,信口吟诗.今天,杏花村里飘荡的不仅是酒香,更有诗意浓浓的歌唱.
牧童先生的中华古典诗词集———《书道》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于是,我将杜牧的《清明》诗原韵再填一首,以敬作者,并致读者:改革开放满目春,百花园里映日红.借问古诗何处去,牧童点滴《书道》中.

对不起我不会 !

hh

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