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给我《命若琴弦》的读后感好吗? 不要自己搜索的.谢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3:51:17

请你给我《命若琴弦》的读后感好吗? 不要自己搜索的.谢啦
请你给我《命若琴弦》的读后感好吗? 不要自己搜索的.谢啦

请你给我《命若琴弦》的读后感好吗? 不要自己搜索的.谢啦
大一的吧你
  《命若琴弦》读后感
  文章中,老瞎子的师傅给他留下一张药方,告诉他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副药,吃了药就能看见东西了.这张药方支撑着他度过了几十个春夏秋冬.终于,他弹断了一千二百根,当他满怀欣喜地去抓药时,才得知,原来那药方只是张白纸.老瞎子迅速衰老下去,他千方百计找到小瞎子,对她说:“是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师傅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他明白,这张白纸是他们师徒的希望,他要他的徒弟“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想那张无字的纸条”.
  老瞎子死了,因为他的希望破灭了,他生存下去的理由不复存在.但小瞎子会坚强的活下去,会积极地面对一切,因为他相信了师傅的话,他心中有希望、有梦想.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有不行,不然琴弦,拉不紧就弹不响.”人活着是有自己的目的的,想着这个目的不断地奋斗着,享受着这个过程,贪恋着这份美妙的感觉.然而,当老了的那一天,当人们再回首看去时,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追求一个目标,一辈子就这么走过,又觉得心中一丝悲凉.人竟会如此可怜,人生竟又是如此虚无.
  可是,又正如老瞎子的师傅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足够了.”人到底为了什么而生存在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在于其目标,而是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所谓的目标只是虚无的,可大可小、可高可低,而在为了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才有真实存在的喜怒哀乐.我想,那才是真实存在的,才是真正令人觉得一辈子过得值的缘由.正因如此,人们才能怀抱希望的留在这个世上,体味人生的种种滋味.
  有人说,老瞎子的师傅,老瞎子,老瞎子的徒弟都是一个人,整篇文章开头与结尾也预示着一个轮回.而他们只是代表他们自己么?不,他们其实代表着全人类,人类的宿命,注定要奔波于世间,况且,不瞎的人就能看清这个世界么?
  “无所谓从哪里来、到哪去,也无所谓谁是谁……”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为了一个假定的甚至是虚无的目标快乐地忙碌着,这就是人生,每个人都是这样.
  命若琴弦啊,脆弱而细小.命若琴弦,拉紧了就能弹出美妙的人生!“弹好了就足够了”,这句话在我的心里久久萦绕,是啊,人生短暂而飘渺,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们可以做到得是尽可能的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过程美好就足够了,何必在乎那张白纸般无用的结果呢?享受这份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命若琴弦,我会让我的琴弦弹出最美丽的乐章,这样才不枉人世间走这一遭!
  本文由挖为1447贡献
  “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命若琴弦》告诉我:这就是 人生. 史铁生先生笔下的《命若琴弦》的开头如是描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 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 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 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一个简洁的开头,却充满了思考性和哲理性. 在文章的开头,故事已经成形:两个瞎子,一老一少,穿梭在群山之中,每 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他们一前一后走在迂回的山路上,也一前一后走在 人生的崎岖小道上.一前一后,小瞎子正沿着老瞎子的脚印向前走! 在野羊坳,小瞎子重演了老瞎子曾经的伤痛:一个受到命运不公对待的有生 理缺陷的人未必就能得到命运的同情,他们所谓的爱情也只是昙花一现,注定是 一个悲剧——兰秀儿最后嫁给了别人. 而老瞎子也经历了他师傅曾经经历过的被 崩断心弦的痛苦时刻:苦苦坚持弹断一千根琴弦,取出治盲药方,为的就是看一 眼这个他从没见过的世界,可是事实是残酷的,说了一辈子的书,最后才发现那 治盲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但同时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他师傅曾经的良苦用心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老瞎子踩着老老瞎子 的脚印,小瞎子又踩着老瞎子的脚印,小小瞎子又踩着小瞎子的脚印,就这样一 步一步的走下去.于此,我们不得不称赞构思的巧妙,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瞎子 的一生,许许多多瞎子的宿命,现实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奈. “干嘛咱们是瞎子!”“就因为咱们是瞎子.”师徒的简短话语掺揉了多少 心酸与无奈.对于他们是瞎子的事实,他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它.至于怎么来接受 已成为事实的事实就得看你怎么看,怎么想,怎么选了.“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 才能拉紧.心弦一也需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 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 ”这时就看你愿不愿意为自己的心弦设定两个端点 了.目的本来没有,这需要我们来虚设.“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 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如果目的不明确,心弦就拉不紧,那么心 曲又如何奏响呢?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在人的一生之中,掺揉了许许多多的无奈与痛苦, 在人力无法改变的时候, 我们如何坚强的走下去呢?那就必须找到支撑我们走下 去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将心弦绷紧,因为只有弹唱出热情、充满活力的心曲,才 能使我们即使在无奈与痛苦的时期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许有人说,虚设的目 的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也许只 能像老瞎子那样伤心与失望.是的,当老瞎子发现那治盲药方原来只是一张白纸 的时候,突然地他那黑暗的世界,他那只靠想象描绘出来的世界山崩地裂,把他 那五十年来绷得紧紧的心弦一下子震断了.可是,这就意味着他的这一生就没有 意义了吗?不是的,虽然他最终也不能睁开眼看一眼这个彩色的世界,但是他也 不是白活的.当他穿梭于大山为村民们说书的时候,不仅“给寂寞的山村带来了 欢乐”, 同时“这也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 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却”. 确实,正是“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 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当我们站在生死边缘的时候, 回想这一生,也许你们会认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劳碌一生不知为何.但 是你们能知道你们曾经体会过什么,得到了什么,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欢乐,是 感动,是温暖,能知道你们能为在世的人们留下了什么,也许是你的音容笑貌,
  也许是你的帮助、撒下的温暖,那就已经足够了.“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 到哪儿去”,“弹好了就够了”. 这时,不禁令我们想到:其实瞎子的瞎与各人自身的弱点是多么的相似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无奈,重点在于你是怎么对待它,怎么使你的不幸在心 弦奏出的乐曲中淡化.在瞎子黑暗的世界里充满了未知,但也充满了幻想.我们 刚出生的时候, 不也是一无所知的吗?那我们是怎样在我们人生的白纸上描绘出 自己的世界的呢?“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 以自己的 感情勾画出世界.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盲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只是 站在原地不敢也不愿意向前踏出一步, 只能局限于眼前的黑暗——描绘出来的也 只能是黑点,只是在原地害怕与失望.已成为事实的事实,害怕与失望、抱怨又 能改变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心弦两端的点设好,将心弦绷紧,奏出属于你 自己的生命独特之曲.这样才能在黑暗中、在绝望中,找到指明灯,找到动力, 带领我们走出黑暗、走出绝望,继续生命之途.记得有人跟我说过:其实人生就 是一个圆,从起点出发,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当你一出生,你的圆就开始画了; 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大,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小,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 个过程中你到底圈住了什么,这也是个人独特的地方.怎么才能圈住属于你的精 彩呢?也许我们可以在某一线段(人生的某一时期)设置两个端点,完成一个再 接着另一个,也许这样我们能走得更远,圆画得更大,圈住的东西更多,收获到 的也更丰富多彩! 小说中除了内容让我们沉思,哲理性的句子让我们思考外,它的结构之美也 是让我们陶醉的! 小说的开头“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 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 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和小说的结 尾“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 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 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前后照应,使小说弥漫着一种宿命的味道, 也不禁使人深思:人生也许就是一个圆,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接受命运的拷问. 穿透力极强,哲理性与思考性也在字里行间中不知不觉地浮现. “他本来能弹上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就能弹断一千根.”与“是 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相互映衬,从而弥散出一种悲凉与无奈,不 禁让人流下同情的泪水,也深深体会到老瞎子的良苦用心,同时也紧扣主题—— 命若琴弦. 总的来说,《命若琴弦》给我们展示了文学之美,也为我们带来了对人生、 对生命、对命运的思考……
  2 活着也需要一个理由,有了这个理由后,生活也便有了意义,有了生气. 在读了史铁生先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后,我终于明白,那个理由是什么了. 故事讲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一老一少两个瞎子,每人带一把三弦琴,穿山 越岭,怀揣着美好的愿望,说书为生.老瞎子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弹断 1000 根琴弦,然后取出师傅留下的药方去治愈自己的眼睛,好亲眼看看明亮的世界. 小瞎子期盼着爱情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和心爱的姑娘幸福的在一起.
  当老瞎子真正弹断 1000 根琴弦,拿着师傅留下的药方取药的时候,才知道那所 谓的药方原来只是一张白纸,瞬间,老瞎子的心弦断了.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 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 耳的曲子.此时的小瞎子也正因心爱的姑娘远嫁他乡而痛不欲生.失去爱情的小 瞎子渴望获得光明,为了鼓起小瞎子生活的勇气,老瞎子用师傅的方式将药方封 进琴槽,并告知只要他弹断 1200 根琴弦,就可取出药方治病.人的命就像这琴 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这句年幼时师傅临终说的一句话,老瞎子 在这一瞬间才深深的领悟,目标只是虚设,但却是祖孙三代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生命就像琴弦,绷紧了才能拉出好听的曲子.那一根根断弦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瞎 子艺人的希望,支撑着他们的梦想,正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所以他们一路走来, 便会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兴致勃勃的翻山、越岭、赶路、弹琴, 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的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 设. 这又让我想起余华的《活着》.余华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生,容易, 活,容易,然而,生活却并不如容易.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希望.是琴匣里 的那张白纸.它是每个人生存下去的原动力.老瞎子一生的精彩,就源於那张白 纸.人生原本就是虚无的,所谓的人生目的说穿了其实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当 人们有一天蓦然顿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过是一张白纸时, 他又该为了什么而生存 呢?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拉不紧就弹不响.”要说欺 骗自己才能生存下去,那就太可悲了.老瞎子的师傅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 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所以,无论无论你的终点是否还清晰如初,无论你自己是否还是当初的模样,你 都要拉紧那根弦,想想你白纸上的“药方”. “无所谓从哪儿来、 到哪儿去, 也无所谓谁是谁……”人生就是一条漫长的河流. 为活着找个理由,只为更好的活着.
  本文由pangfengzhen贡献
  读史铁生《命若琴弦》感 我读书向来不是完全拘泥于作者的意图, 所以经常会有些和作者所表达意思 不同甚至相反的想法.读完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我总觉得这可能不是面对生 活的最好方式.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非要弹断一千 根琴弦,否则就不灵.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走过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老瞎子 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将一千根琴弦弹断,以图看到世界一眼.后来,老瞎子发现 复明药方不过白纸一张,复明计划失败,他千方百计找到小瞎子,对他说:“是 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师傅记错了,记住,是一千二百根!”老瞎子知道, 这一千二百根琴弦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小瞎子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就寄托在脆 弱的琴弦上,这真的值得吗? 老瞎子说人生就像琴弦,有目标、追求这两端点,才能活在中间.这点我觉 得说得很好,人生不能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必须要有目标,有追求.否则,生 活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的生活又怎么能称之为生活呢.就为了这生气,一个目 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目标应该是长远的,这个 追求应该是持久的, 毕竟是为整个人生. 老瞎子完全做到了这两点, 一千根琴弦, 用手指弹断,这耗费了他一生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的结局很悲惨,自己在绝望 中走向生命的结束,甚至在离去之前还要为小瞎子设立个和他一样的悲剧. 我觉得老瞎子之前的一切都做得很好,他兢兢业业,百折不挠,就为了能在 死去之前看一看这个世界,这个朴实的愿望,对于他竟是那样的艰难,甚至根本 不可能实现——毕竟药方是空的.然而他在知道药方只是一个谎言以后,还是把 这个谎言传给了小瞎子,一如当年他的师父.这是可以理解为伟大的举动,他是 为了让小瞎子能有坚持活下去的勇气.但是这一切却是虚假的,可以吗?虚假的 药方,虚假的守望,虚假的勇气······唯一真实的便是所谓的善意.善意 的谎言······ 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需要面临抉择, 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残酷的现实?很多人 倾向于前者,毕竟那是“善”.但是我不这么想,谎言而已,虚假的东西,怎么 能承载起生命的沉重?当一生都为之付出,最后却知道那只是个谎言,这该会有 怎么样的悲哀?老瞎子在知道自己一辈子仅仅为了一个谎言后,恍若失了魂,悲 凉由此可见.文中的意思,谎言是为了活着,为了让别人活下去而欺骗他,可以 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就这么欺骗一个人,没有征得他人同意就替他安排了整个 人生,这又该怎么定义?很可能你认为是好的选择,那在别人看来却不是.文中 的小瞎子,有理想,勤思考.这样的人,只是因为兰秀儿的事情,因为自卑于自 己是个瞎子,而一时间一蹶不振罢了,老瞎子遵从他师父的做法,把悲剧命运又 传给了小瞎子······我觉得他可以劝小瞎子直面生活,只要对小瞎子那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以合适引导,小瞎子完全可能重新获取勇气,真实的直面生活 的勇气.也许小瞎子可以拿着师父的“电匣子”,走出大山,到外面的广阔世界 去闯一闯.外面的世界很复杂,很凶险,活在外面也许比在山里要艰难的多,但 是不管是在哪活着,都艰难,既然能在生死之间选择了前者,想必是已经做好了 准备.或许会再走出来个阿炳也未可知. 生活需要目标,需要追求,但是这目标该是真实的,即使遥远,也有可能实 现的.活在虚假里的人生,没有是意义,与死去相比,只是更累而已.就像鲁迅 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即使生活遇到了生命不能承 受之痛,也不能轻言放弃,不能生活在虚假里,要时刻保持着勇气去面对,只有 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才是真实的人生.
  本文由mjr1992贡献
  一个作家, 首先他是人, 一个完整的人, 哪怕有身体的缺陷. 作家对于读者,呈现于文字背后而见,清晰而又模糊.对于 史铁生,我更多了一份猜想. 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是阅
  读他本人.我再没见过第二个如此将自己融于作品的人.阅 读他的作品, 是在进行一项神圣的精神洗礼; 而阅读他本人, 那是在接受一个人间奇迹.史铁生,让我自觉不自觉地参与 了他的理想世界. 对于身残的史铁生, 开始并没有志坚.
  曾经千方百计寻找自杀机会的史铁生,不会想到今天已获得 如此多人的认可.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它为活着找到了 充分的理由.他选择了写作,写作成了他的生存方式.可以 说, 他是被生活逼上文学道路的, 可他却比比别人走得更远, 因为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因为身残,他有了更多的思 考机会;因为身残,他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因为身残,他 更懂得了人的生存境地;因为身残,他……所有这些,为他 铸就了长远的文学道路,而且越走越远. 读完史铁生的
  《命若琴弦》 ,我更加知道为自己找到生活的理由是多么重 要.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非要 弹断一千根琴弦,否则就不灵.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走过 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将一千根 琴弦弹断,以图看到世界一眼.后来,老瞎子发现复明药方 不过白纸一张,复明计划失败,他千方百计找到小瞎子,对 他说: “是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师傅记错了,记住,
  是一千二百根! ”老瞎子知道,这一千二百根琴弦意味着什 么.这意味着小瞎子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就寄托在脆弱的琴 弦上,这是否是一个玩笑!琴弦脆弱但有韧性,人的生命也 应该如此吧! 作者为老瞎子和小瞎子设计了一个人生的
  目标,可却又不让他们去实现.因为实现,等于破灭.老瞎 子找到药方,发现只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才明白师傅的良苦 用心.可破灭,终究还是破灭,它不可能回到从前,不可能 再有以前生活的热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怎么让小瞎子坚强 地活下去.他应该做到了,因为小瞎子相信了.这时,老瞎 子才真的是“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在
  读史铁生之时,常会使我们想到加缪.加缪认为荒谬是人与 世界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荒谬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人只能 带着裂痕生活.但是人必须超越荒谬,在荒谬的生活中获得 意义.史铁生也是这样.他意识到人生的困境和残缺,却将 它们看作获得生命意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没有孤独,爱 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欲望的痛苦,就得不到实现欲望的 欢乐;如果人永远不死,那么人就像波伏娃的名著《人皆有 死》中那个死不了的福斯卡那样,变得乏味透顶.生命的残 缺,人生的虚无状态,反而为人战胜自己,超越困境和证明 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人的生存是荒谬的,没
  有任何理由, 但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看来, 必须赋予它以意义, 必须有东西证明它的意义. “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
  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 ( 《康复文本断想》 )对生存意义的追问,是人文精神的骨髓 所在,也是人区别与动物的主要标志.人必须选择一种东西 作为生存意义的证明.史铁生选择的是写作.但是,写作以 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若作为一种生存的目的,作为一种 具体的,功利的目标,那么人就会被写作囚禁起来,就会失 去生存的意义本身.而在史铁生看来,写作无非是一种生命 的存在方式,一种意义的证明, “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 得不写作. 《我与地坛》 ” ( ) 这又让我想起余华的 《活着》 .
  余华说: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这不是一种行尸走肉的混日 子,而是一种生存哲学.余华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们生存的 苦难,作为什么也反抗不了的最下层的劳苦大众,也许为了 活着而活着是最明智的人生选择.史铁生和余华当然有很大 的不同,史铁生认为人要把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毕 竟,史铁生是理想主义者,而余华是理性反叛者.但两人都 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因为残缺,完美才
  得以显现.史铁生意识到:所有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人生而就有缺陷,问题,不可能完美.对于很多人的精神缺 陷,身体缺陷又算得了什么呢?史铁生是理想主义者,因此 他要用文学去弥补人们的精神缺陷.有的评论家把史铁生的 创作分为两个阶段:1985 年之前写的是残疾的人,之后写的 是人的残疾,人的缺陷和问题.史铁生用自己的心灵营造了
  一个巨大而无垠的精神空间,让无数的人在此遨游,得到精 神的洗涤和锤炼. 在为自己找到活着的理由之后,史铁
  生在为别人寻找活着的理由.史铁生当然算得上是经历过绝 境了,绝境从来是这样,要么把人彻底击垮,要么使人归于 宁静.史铁生属于后者.我们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往往看到 生活的激情,也时时感受到他本人的一份宁静.所谓“宁静 以致远” ,史铁生并不是在呐喊,而是在剖析,在阐释,为 了生活. “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
  谁……”人生就是一条漫长的河流.你也可能会是老瞎子.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