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知识点初中的沪教版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2:05:36

物理的知识点初中的沪教版的
物理的知识点初中的沪教版的

物理的知识点初中的沪教版的
第一章知识要点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温度觉或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当食物进入口腔,其中一些物质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味觉.
6、
味道酸甜苦咸
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8、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9、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1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13、耳的结构:P10 图1-18
14、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的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5、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16、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17、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18、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9、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1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20、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21、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2、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3、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能影响音色.
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6、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达到3×108米/秒
27、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28、发生光的色散时,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
29、白光是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0、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31、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均被吸收.
32、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3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35、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6、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37、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
●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
38、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
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

倒立缩小实
照相机

倒立放大实
幻灯机

倒立等大实
测焦距f

不成像获取平行光

正立放大虚
放大镜
39、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40、虹膜的作用是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41、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42、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的变化.
4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44、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45、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
第2章 知识归纳总结
知识结构图:
1. 力:(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单位:牛(N)
(3)作用效果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测量
(6)力的表示方法

2. 力的种类:
(1)重力
(2)摩擦力:

4. 二力平衡:平衡态→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应用
5.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

6.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重点知识详解
1.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
2.能有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多种形式.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人和动物的大部分食物、各种各样的燃料都储存着化学能;发电站和电池能为我们提供电能;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能.
3.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机械运动可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或平均速度描述.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单位为米/秒或千米/时.
5.力既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又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单位是牛顿.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6.物体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可以将这三个要素表示出来.
7.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
8.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加润滑油、用滚动代替滑动、利用气垫等方法可以减小摩擦.
9.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即惯性.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惯性.
10.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