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国庆 心得体会64566654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6:28:51
60年国庆 心得体会64566654
60年国庆 心得体会
64566654
60年国庆 心得体会64566654
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3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的两次.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游行结束,人们往往聚在公园或公共场所共同欢度节日,尽情欢歌畅饮.如果正好碰上总统选举或议会选举,政客们也往往在这个时候抓紧进行竞选演说.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国庆节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