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的主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9:33:07
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的主张
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的主张
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的主张
联合国会里反对袁世凯的势力,组建新的政党(国民党),改组同盟会,使反对袁世凯的势力在国会里掌握多数席位,然后通过合法的选举产生反对袁世凯的内阁总理,从而达到限制袁世凯专权,由革命党人掌握政权的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议会政治手段而非军事手段对付袁世凯.
宋教仁的斗争途径是在《临时约法》规定的合法手段中通过组建政党走议会斗争。重组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宋教仁是民国初年资产阶级中最积极宣传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的活动家。但是在民国初年的历史条件下,放弃武装斗争的准备,一直幻想通过单纯的议会选举去掌握政权是不可能的。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直接导致了1913年“宋教仁案”的发生。...
全部展开
宋教仁的斗争途径是在《临时约法》规定的合法手段中通过组建政党走议会斗争。重组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宋教仁是民国初年资产阶级中最积极宣传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的活动家。但是在民国初年的历史条件下,放弃武装斗争的准备,一直幻想通过单纯的议会选举去掌握政权是不可能的。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直接导致了1913年“宋教仁案”的发生。
收起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革命的精英损失惨重,同盟会的军心受到极大动摇。宋教仁对孙黄的军事行动进行了反思,与陈其美等人筹划出了革命三策(一)效仿法国大革命,直接占领北京,号令全国,实行中央革命,此为上策;(二)在长江流域,各树潜力,同时并举,创立政府,然后北伐,此为中策;(三)在边陲各省起义,此为下策。经过分析,一致认为中策可行,遂于7月在上海成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作为领导中部起义的指...
全部展开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革命的精英损失惨重,同盟会的军心受到极大动摇。宋教仁对孙黄的军事行动进行了反思,与陈其美等人筹划出了革命三策(一)效仿法国大革命,直接占领北京,号令全国,实行中央革命,此为上策;(二)在长江流域,各树潜力,同时并举,创立政府,然后北伐,此为中策;(三)在边陲各省起义,此为下策。经过分析,一致认为中策可行,遂于7月在上海成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作为领导中部起义的指挥中心。宋教仁是实际上的负责人。3 个月后武昌起义的胜利,证明了这个战略决策的成功,尽管武昌起义的胜利也极为偶然。
武昌起义后,宋教仁却因病未能及时赶到武汉领导革命,致使领导权落到了旧官僚黎元洪和汤化龙手中。10月28日,宋教仁与黄兴赶到被袁世凯重重包围的武汉,准备与新政权共存亡。黄出任战时总司令,领导鄂军血战阳夏;宋则负责外交工作,他以自己的政治技巧和对世界公法的熟悉,成功地斡旋了与各国的关系,保证了列强在武汉严守中立。此外,他还主持了鄂军都督府的所有公文的制定颁布。其中《鄂州约法》堪称中国第一部共和法典,后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即以此为蓝本。宋教仁充分认识到,革命战争难,而守成更难,破坏容易,建设复难。而革命仅是手段,图谋民生幸福才是最终目地。
为了同盟会的利益,宋教仁力推黄兴出任湖南湖北大都督,但遭到湖北立宪人士的反对而没有成功。12月2日,南京光复,宋离鄂赴宁,调解各派矛盾,推举程德全任都督,自己则担任了有实权的政务总长,为革命党在南京的发展打开了局面。
孙中山回国后,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政府的领导人。但宋并不迷信孙中山,很有自己的主见。孙主张总统制,效仿美国;但宋则认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地方对中央的约束大,而中国是中央集权,又有二千年的专制传统,故应实行内阁制。“盖内阁不善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欲变易之,必支援国本,此吾国人所以不取总统制,而取内阁制也。”起初,人们多认为宋教仁权利欲重,直到袁世凯当上总统,大家才明白他的用心良苦,远见卓识。在南京临时政府,孙黄本想提他作内政总长,但各派都把他看作一个威胁,最后他只当上了法制局总裁,宋并不介意,积极投入到临时约法的制订工作中。并以充任民主政权的叔孙通自勉。
袁世凯担任总统后,宋聘任农林总长,尽管这不是他的专长,但他还是很认真是投入。很快袁世凯和内阁的矛盾不断激化,大家都看到了袁的专制思想,连昔日袁的亲信唐绍仪都无法忍受而辞职。宋则与同盟会的其它三总长陈其美、蔡元培、王正廷集体辞职,并投身于改革同盟会的工作。袁世凯对宋的才华十分欣赏,对他的思想又十分顾忌,多次企图收买为已用,金钱美女用尽了,宋却不为所动。也正是从那时候起,袁世凯已经动了杀宋的念头。
1912年8 月,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宋教仁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无比的政治勇气,毅然解散了同盟会,在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促进会联合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崭新的政党——国民党,取服务国民之意。正象他在湖北国民党支部欢迎会上所作演讲指出:
“以前,我们是革命党,现在,我们是革命的政党。以前,我们是秘密的组织,现在,我们是公开的组织。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的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我们要在国会里,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如不能达成政党内阁,宁甘退让,如可改组政党内阁,虽他党出任总理,亦赞助之。”
在九十年前的中国,有如此开放的胸怀,有如此民主的信念,有如此远大的眼光,有如此无畏的精神,是何等难能可贵。可以说,国民党真正的创始人,并不是孙中山,而是宋教仁。
在宋教仁的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下,1913年2月,国民党在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直接选举中大获全胜,在参众两院都取得了过半席位。宋教仁在此前后走遍了南方各大城市,宣传政党政治和民主宪政主张,在国民中取得了极高的威信,赢得了各方面的赞赏。连他的政治对手章太炎、梁启超都对其十分佩服。因此,宋教仁联合了章太炎等人,准备在1913年的正式大总统选举中,推举黎元洪取代阴险的袁世凯。这些活动,无疑让袁世凯大为恼怒,于是就有了3月20日南京火车站的震惊世界的暗杀事件。三·二○事件也导致了二次革命的爆发和袁世凯统治合法性的丧失。
宋教仁牺牲的时候还不满32岁。在今天的中国,如果让一个32岁的人出任泱泱大国的总理,是不可想象的,但九十年前却几乎成了现实。宋教仁的死,也使当时的中国丢失了和平发展的机会,使南北军事对峙无法避免。一个人的生死竟然决定了中国发展的走向,这是宋教仁自己的光荣,但却成了近代中国的悲剧。他就象一颗流星,在近代中国闪现了一道最明亮的光芒。
收起
坚持民主共和,代议制
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