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大国之间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6:33:29
冷战期大国之间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冷战期大国之间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冷战期大国之间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主要体现在对地区的争夺.
欧洲一直是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作为冷战最前沿的欧洲地区,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为堡垒,美苏在这里部署了最庞大的军事力量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使整个欧洲地区一直处于严重的军事对峙之中.亚洲的东亚和中东地区,是美苏两国进行激烈争夺的重要地区.在东北亚,美国在侵朝战争失败后,加强了对韩国的政治和军事控制.在东南亚,美国直接出兵侵略越南,插手印支三国事务.苏联也不退让.70年代后,苏联不断扩充其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以增强同美抗衡的砝码;美在印支战争中失败后,苏联控制了越南,并支持越南侵占柬埔寨;在西亚,苏联更是直接出兵侵占阿富汗,力图打通印度洋的通道.中东地区曾被誉为“世界的火药桶”,也是美苏两国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油气资源丰富,民族矛盾复杂,是欧洲、日本和美国经济赖以发展的“石油生命线”.苏联从50年代中期就极力向中东渗透,加强与美争夺,直至70年代支持“代理人战争”. 在拉美地区,美苏在加勒比和中美洲地区的争夺最为激烈.在非洲地区,美苏的争夺也此起彼伏.无时不在、无孔不入的美苏全球争霸,给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美国苏联争霸图
▲三、冷战格局的解体
▲国际战略格局的新旧转换,是以重大国际事件为标志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格局最终瓦解.
●东欧剧变.自80年代末期开始,东欧国家相继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工人党)的领导,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生了剧变.1989年初,波兰和匈牙利率先宣布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同年6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大选中失利,丧失了执政地位.此后,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改变为社会党,并很快失去了执政地位,继而分裂或解散.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打开“柏林墙”,打开了东欧通向西方的“大门”.作为东西方冷战和两大阵营对抗象征的“柏林墙”的倒塌,加速了东欧剧变的进程.●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了重新统一.东欧各国新执政的政治势力,纷纷在内政外交上倒向西方,使苏联东欧集团开始瓦解.1991年1月5 日,经互会解散;2月25日,华约解体.处于冷战前沿的东欧的剧变,大大改变了东西方力量的对比,从根本上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使雅尔塔体制濒临瓦解.
●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发生了“8.19”事件,拉开了苏联分裂的序幕.1991年 12月 21日,由 11个共和国首脑在哈萨克首都发表《阿拉木图宣言》,签署了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书.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降下,苏联不复存在.苏联的解体,使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激烈对抗的冷战格局彻底终结.
▲冷战格局的终结,是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和美苏两国及其所代表的势力集团力量消长与分化组合的必然结果.
▲首先,苏联及东欧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严重失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战后至80年代,苏联将其主要精力放在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夺上,丧失了许多发展经济的良机.大规模军备竞赛,使国民经济畸形发展,不堪重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80年代开始处于停滞状态.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了战后的首次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国民收入下降4%.1991年经济下降比例扩大到两位数.受苏联的影响,东欧国家经济也困难重重.早已对“苏联模式”不满的东欧国家,在苏联放松控制和影响下,政治风云急转直下,经济形势日益恶化,最终导致两极格局终结.
▲其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推行“遏制”战略,并利用苏联、东欧国家内部的矛盾和困难大力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围攻,经济上封锁,思想文化上渗透.●再加上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错误地推行“新思维”,加剧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苏联及东欧国家在内外反社会主义力量的夹击之下,无力支撑,加速了防线的崩溃,致使冷战格局瓦解.
▲再次,第三世界的崛起,开始打破两极格局垄断世界政治的局面.第三世界在战后国际舞台上的迅速崛起,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以不结盟为旗帜,否定了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抗;它以广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国家形象出现,增添了世界政治中积极、健康的因素,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对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与控制国际局势的企图形成很大冲击.当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强大力量出现时,●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