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赏析包括写景的特点,人物形象特点,作者思想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7:47:07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赏析包括写景的特点,人物形象特点,作者思想感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赏析
包括写景的特点,人物形象特点,作者思想感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赏析包括写景的特点,人物形象特点,作者思想感情
【原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山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
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
潺湲(chányuán):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渡头:渡口.
墟里:村落.
孤烟:炊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翻译】
寒山变得格外苍翠,秋水在日日夜夜慢慢悠悠地流淌.我时常独自一人柱着拐杖伫立在茅舍门外凝望着秋山的苍翠,在秋风中聆听暮蝉的吟唱.在渡口那边的太阳快要落山,村子里一缕缕的炊烟袅袅地升起来的时候,我又遇到了如同接舆的醉酒狂徒裴迪,他站在我的面前,疯狂地吟诗、唱歌.
【赏析】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王维官终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青少年时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进士,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已有归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亦日深.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居于终南山,后因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遂与好友裴迪游历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辋川,在蓝田县城南的终南山麓,那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是秦岭北麓一条风光秀丽的川道.辋川在历史上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素有“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誉.其中“辋川烟雨”为蓝田八景之首.这首诗即为王维与裴秀才在此游赏之时所作.
本篇是一首写景之作,作品描绘了诗人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喻自己,人与秋景巧妙融合,形成了物我一体的艺术意境,流露了闲居的乐趣,抒发了对朋友之间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开篇直接写景.在诗人的笔端,时节虽已深秋,然而山却变得更为“苍翠”,水也流得愈加“潺湲”,“寒山”不寒,“秋水”亦不幽了.非但没有一丝寒冷凄切之感,反而令人对秋山秋水产生了一种难得的爱恋.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转”字,恰切地写出了秋山色*彩变化的动感形态.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两句是在写人,也是在写情趣.“倚杖柴门”干什么?凝望远处日渐苍翠的“寒山”;“临风”又为何?听“暮蝉”的鸣唱,流露出了诗人当时特有的那种悠闲,那种自由自在,那种超然物外享受山林幽居生活的闲适和乐趣.有必要提及的是,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颔联应该是对仗的,首联不必对仗,但诗人为了表达的需要,突破了格律的束缚,反格律而为之,变成了首联对仗,而颔联则不对仗.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联中诗人又回过头来,再写秋景.在描写的事物上,选择 “落日”和“孤烟”,是很有目的性*的,既交代了时间点——傍晚时分,又点明了诗人的着眼点——极具代表性*的水边的渡口和远处的村落;一幅秀美壮观的山村日暮图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最后“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两句诗人再次写人写情.这里写的是诗人遇到了一个喝醉了酒的人,是裴迪,诗人的好朋友.“复值”,又碰到之意.喝醉了酒的接舆——裴迪,在 “五柳”——诗人面前狂歌.乡村风情人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这首诗既描写了优美的山村秋景,又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还采用了景物、人物交错描写的行文方法,景物与人物相映成趣,描写与抒情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音乐、诗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