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9:55:08
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
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作宰相,山东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们是二十岁结婚的.当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虽然是宰相之子,但略无纨裤气习,他们的闺房之乐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集先秦及汉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诠而完成的,全书共三十卷,大约花去他们夫妇很长的时间.李清照替这部写了一篇后记,主要是叙述编书的情形,同时也间接叙述了他们夫妇的生活.内容大略是说:他们夫妇每夜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批评前代的书画彝鼎,并不时还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竞赛.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大笑而更衣.从这别具风趣的闺中乐事,应该不难看出他们夫妇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学识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词,能诗,能文,能作画,她的一幅“琵琶行图”,一直到明朝还留存着.不管走得多远,关键时刻还得回来,清照所处的年代,正好处于江南大变的乱世,北宋皇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这就是历上有名的靖康之难.但是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李清照的词一次次对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当时迷恋名妓李师师的道君皇帝相比较,显然起了提纲挈领式的点化作用.他们夫妇两人开始与灾难周旋,试图让灾难洗刷掉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这次流亡,让他们由山东入苏南,渡江到金陵,但对赵明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弥笃.追忆从前,她抱憾终天的是过去值得回忆与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伤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但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南渡臣,到绍兴之后已逐渐安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李清照开始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着这批人的污蔑.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噤感叹地吟出“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据一般推断,她大约活了六十岁.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获致成功,必须具有三个优越的条件:第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独特的创造力.因为没有丰富的情感,无异丧失文学的生命;没有超奇的理想,不易达到空灵博大的境界;没有创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绝不能树立特有的作风.在北宋词人中,情感、理想、创造力,三者俱备,而能独往独来而自
成一体系的,只有苏轼和秦观;其次应该数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李清照故居
在济南 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有近年所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她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陈列厅里展陈着女词人的画像和著作,还有他父亲撰文的碑石拓片和她丈夫登泰山的题名刻石拓片,以及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叶圣陶、冯沅君、藏克家、夏承焘、唐圭璋等人的题字等.
李清照生于一人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父亲李格非经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后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