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作文作文,800字,初三水平以“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为题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7:47:50

“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作文作文,800字,初三水平以“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为题写,
“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作文
作文,800字,初三水平以“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为题写,

“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作文作文,800字,初三水平以“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为题写,
(题目是改革开放青年的发展与趋势) 起步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30年来,我国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人均国民总收入则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在前几天的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尽管从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今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位次肯定会超过德国,从而跻身全球前三名的行列.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成长于这个崭新时代的每个中国人,都感受着时代进步的气息.改革开放改变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也造就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代青年.
一、新时代造就新青年
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当代青年生活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社会文化开放繁荣、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民主法制成为潮流、青年政策不断健全的良好环境中.他们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成为时代发展锻造的一代新人.
1.当代青年是生存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一代
(1)青年人口总量得到控制,发展资源更为充裕.1980年,中共中央向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被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人口生产实现了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8,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在生产力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用30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七八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走完的历程.我国青年的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生4亿人,其中两亿多为青年序列人口.我国现有14-35岁的青年4.3亿,按现有规模计算,计划生育避免了60%左右的青年人口总量增长.
人多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在一定国土面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下,青年人口总量是构成青年宏观成长环境的重要内容.青年人口总量得到控制,有效缓解了青年发展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压力,提高了青年人口的平均资源占有水平,大大提高了青年人口质量.以高等教育为例: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增加了729所,年招生人数增加338.98万,年均递增52%,以这样的速度,我国才于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如果青年人口总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还需要增加几百所高校,推迟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使高等教育要达到现有的入学水平.
(2)家庭子女减少,育儿资源更为集中.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加上生育意愿的逐步降低,不仅有效控制了当代青年的人口总量,还使当代青年成为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的一代.我国30岁以下独生子女达到1.6亿,占到30岁以下人口的近30%,其中14岁-30岁的青年独生子女达到5953万,占同龄人口的19%,非独生子女也大都兄弟姐妹较少.并且,我国青年人口队列中,随着时间推移,独生子女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独生子女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33岁(1975年出生)的人口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重为18%,在17岁(1991年的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占到24.8%,2005年出生人口中的独生子女已经占到了64%.
在一定家庭经济能力和育儿资源总量条件下,家庭子女数量是构成青少年微观成长环境的重要内容.家庭子女减少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但使家庭育儿资源更为集中,使得青少年一代物质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更为优越,客观上提高了青年一代的成长素质.
(3)教育事业长足发展,青年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0年,我国家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行列.
高等教育发生历史性变化,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从1999年到现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跃居世界第一.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考生570万,录取新生27万.1978年录取人数约40万,录取率为6.8%,2008年录取人数约600万,录取率为57%,2008年的录取人数是1978年录取人数的15倍,录取率则提高了50个百分点.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这四千多万大学生基本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当代青年.
青年高端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迅速增加,2007年达到795个.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仅7.2万人,到200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达到了41.9万人,其中博士生5.8万人,硕士研究生36.1万人.
教育的发展,使得当代青年成为受教育水平空前提高的一代,中国人才结构尤其是青年人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统计数据显示,14-29岁和14-35岁青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14岁以上总人口高出了近2年,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青年高知识群体迅速扩大.
(4)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青年发展机会大为增加.改革开放使广大青年有了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改革改变了社会资源分配渠道,市场经济的建立打通了资源获取的路径,人们可以在市场中自主获得自己发展所需的资源.政治身份对个体获取资源、参与分配的吸引力减小,对个体地位流动的助推作用削弱.广大青年可以凭借劳动、技术、知识等参与社会分配,争取发展资源.
改革开放打开了社会流动的通道.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广大青年有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选择.
随着人口流动枷锁的逐步破除,我国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流动,青年是其中的主力,14-35岁青年占流动人口的一半以上.大量青年向经济发达和沿海开放地区流动,改变了青年人口的自然分布,为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大量青年涌向城镇,提高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我国4.297亿14-35岁青年中,有30.75%生活在城市,17.77%生活在镇,51.48%生活在乡村地区,城镇化水平为48.52%.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总的水平42.99%.
2.当代青年是坚决拥护改革开放道路的一代
30年来,青年的奋斗实践始终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与祖国的发展繁荣紧密相连.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群体,切身的感受使他们对我国的发展模式普遍认同,成为改革放道路的坚决拥护者.
从对目前生活状况和社会制度的评价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高度认同、坚决拥护的.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2003年7月发布的,建立在对40多个国家6万多人的调查基础之上的《环球态度》报告显示,70%的中国人认为:虽然有富有穷,但大多数人现在的生活更好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民,中国人对于目前生活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而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年对改革发展是满意的,改革开放政策得到绝大多数青年的肯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4年的调查显示,当改革开放走过15个年头之后,青年对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地位、经济状况、发展机会都持相当高的满意态度,并且相比于1988年和1991年满意度有所上升.在改革开放既将迎来30年的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联合开展了中俄大学生比较研究.俄方的研究报告认为,相对于俄罗斯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要高2-3倍,俄中两国学生对本国政治都报有极高的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学生相对更加满意生活在自己的国家里面,对社会制度更为满意.
青年对未来有没有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坚定走下去有没有信心,是衡量他们对改革开放认可程度的重要指标.进入新世纪后,我们的多次青年调查显示,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青年群体中出现利益分化,“利益均沾”的格局出现变化,但大多数青年仍对自己的未来和国家发展目标抱有充分信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青年的主流看法是,不会出现方向改变或根本性调整,而是会在根据情况适当调整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总的来说,虽然青年们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他们对于党和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在整体上是认可的,是充满信心的.
3.当代青年是富有爱国精神的一代
中华民族是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当代青年耳濡目染于爱国传统之中,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他们的父辈一样,他们也是坚定的爱国者.对于爱国主义,列宁曾下了一个经典而简明的定义:“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说明,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情感,并且首先体现为国家民族意识.回望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的思想历程可以看出,30年来,青年的爱国意识经历过波动起伏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打开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繁荣景象和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引发青年的忧患意识和“路在何方”忧虑情绪,民族自卑感有所上升,出现抱怨责难情绪和民族虚无主义,部分青年对国家的制度选择和发展道路出现否定倾向.
上个世纪90年前后,苏东巨变和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波折、削弱甚至倒退.一系列重大事件引发了青年的深入思考,经过彷徨、忧虑、反思,青年对国情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经济发展、国家进步和改革开放道路所展现的强大生命力,使得青年对国家民族和发展方向日益肯定,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复苏,更加认同和珍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特性,民族认同和爱国主义成为延续至今的青年思潮.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的这几年,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国家航天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及党和国家、人民在洪灾、“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困难面前所展现的决心和信心、团结和力量,更使广大青年看到了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大大增强了广大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青年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为祖国人民团结奉献,把个人发展和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相连成为青年思想意识的主流.
我们的历次调查都表明,当代青年理直气壮地追求自我发展和个人权益的同时,也不忘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他们时刻关注和维护着国家的重大利益.近年来,无论从社会现象,如在重大社会事件中青年群体的表现,还是一系列国内外进行的调查,都表明当代中国青年群体是坚定的爱国者.
4.当代青年是鲜明体现时代精神的一代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洗礼、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使当代青年思想呈现鲜明的特征.他们思维更加独立,喜欢独立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更具有批判精神,注重事实,反对不加思考接受强加的说教,渴望平等讨论.他们评判事物的标准更为多元和宽容,尊重利益多样化,尊重个性,不强求统一认同,尊重话语权平等.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途径,敢于提出质疑,坚持自己的见解.
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当代青年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符合现代规则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遵守市场规则精神,更加重视机会平等、公平竞争.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人权事业发展,增强了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公民社会的发育、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第三部门的兴起,使他们高度认同社会公益理念,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经济发展造成的能源过度消耗、资源压力、环境代价,成为当代青年在享受物质进步过程中的重要负面体验,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5.当代青年是积极践行对外开放的一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对外开放包括人才、资金、商品、管理方式以及思想文化等众多资源和要素引进来和走出去.青年作为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在对外开放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对外开放的积极践行者.他们更乐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接受外来的生产方式、先进文化和现代意识.而党和国家不断扩大的开放政策和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青年人在了解、掌握世界上的最新信息、技术、商品和文化艺术方面捷足先登,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之初,青年人就是最踊跃走出去的群体.我们每一次打开国门,都首先想到要走出去学习发达国家的长处,派出人员到国外留学,学习先进知识,一百年前是如此,改革开放也是如此.而青年则是其中的主体.
1978年,确立改革开放路线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邓小平同志就指示要扩大增派出国留学生,并且要“成千上万地派”.恢复大规模派遣出国留学人员成为一系列对中国现代史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之一,开启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留学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121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
广大的留学青年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重要纽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我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的人才资源.从1978年到2007年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共31.97万.进入新世纪后,海外留学生的归国潮悄然涌起.最近5年间留学归国的人数,比此前25年的总和还要多.1978年到2002年年底的留学回国人员为15.27万.而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这一数字就达到16.7万.2007年达到了4.45万人的新高,2008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有望突破5万人.他们带回了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成为高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骨干力量.
二、当代青年值得信赖大有希望
青年总是社会中最引起关注,最富于争议的群体,当代青年更是如此.他们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即将甚至已经开始执掌中国的命运.他们将决定中国的未来,而未来的中国将决定整个世界的格局.当代中国青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他们引起广泛关注.仅新世纪以来对“80”后群体的大规模讨论已有三次.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后,部分大学生逃离校园,引起了人们对80后大学生的广泛争论.2006年中国青年报发起了“80后”是不是垮掉一代的讨论,延续至今.奥运会期间,“80后”和“90”的出色表现,使媒体对他们冠以“鸟巢一代”的响亮称谓,并引发社会对他们的重新认识.海外媒体,海外的有识之士也在注视着他们的成长.奥运会结束后,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谈到了他对中国当代青年的看法,他说:“这些人无论男女都很聪明、敏锐、直率,不畏于表达自己对中国及其未来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自信、一种乐观主义.你看不到愤世嫉俗,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站起来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不禁让我想起黄金时期的美国和其他处于上升期的国家.这些人不是生活在恐惧中,相反,他们充满希望地展望未来.尽管中国还有成百上千万人生活在贫困中,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需要解决,但奥运期间中国展现出了这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将决定中国的未来.这次奥运会的志愿者团队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与我20年前第一次访问这里时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及其取得的进步充满了自豪.”
综观历次讨论,社会对当代青年存在看法分歧和争论,但主流的观点始终认为他们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
每代青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代青年也有他们的弱点和不比如,他们身体素质存在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继承不够.但是,他们富有理想,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同时,他们对祖国满怀深情,立场坚定.总结新一代青年的思想特点,我们可以对当代青年的政治立场做出如下判断:
——从国家认同的角度看,他们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时刻关注着国家的重大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稳定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问题上保持着坚定立场.
——从发展道路认同的角度看,他们认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选择的国家发展模式,认为渐进式改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认同个人发展同祖国发展紧密相连.
——从执政党认同的角度看,他们赞成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党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和反腐能力抱有信心.
正因为当代青年有这样的素质和立场,我们才可以充满信心地说,他们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
三、青年一代对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有新期待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当代青年对国家发展的深切期望.当代青年切身感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建设的巨大进步,也深刻体会到城乡之间的鸿沟、区域之间的差距、社会分配的不公、收入差距的拉大、资源环境的恶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他们希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发展能更加以人为本,更为科学和全面.他们对未来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有着新期待、新要求.
(1)当代青年普遍接受民主法制观念,对民主权利、法制建设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对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建立公平正义的利益协调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必然要求我们更加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更高程度地满足青年对民主权利的诉求,要求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各有关方面更好的保障青年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贯彻以法治国的理念,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2)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成长于市场经济中的当代青年对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积极的诉求,这必然要求在体制机制改革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实现机会公平.
(3)青年形成了开阔的视野,必然要求在政府管理和公共事务中,在考虑我国国情的情况下,要借鉴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尊重和采用符合人民利益诉求、符合普世规律、被世界广泛认同的共同规则.
(4)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初次步入社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更是如此.青年对就业创业有着普遍的强烈的需求,必然要求国家和社会给予特别的关注特别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满足.
(5)农村青年作为我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大量进入城市,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城市人口,他们必然要求进一步改革城乡管理体制,为进一步融入城市共享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四、国家社会共青团对促进青年发展要有新举措
青年是未来的决定力量.青年有希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才有希望.青年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国家和社会不但要时刻关注他们,更要加大投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和社会始终关心爱护青年、教育培养青年、支持帮助青年,为青年打造舞台、营造环境、创造条件,为青年的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相对于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来说,我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1.进一步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与问题
当代青年虽然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但他们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面对缴费上学,自费买房,自主择业的现实环境,面临着较为沉重的成长压力,有着多样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和社会应帮助青年积极应对各方面挑战.在促进青年就业、帮助青年创业、维护青年权益、提高青年受教育质量、提升青年职业能力、缓解青年精神压力等方面为青年排忧解难,努力解决青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满足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需求.
2.进一步完善保障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障青少年发展的法律法规,将青少年发展和青少年工作纳入国家的法制轨道.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义务教育法》(1986).全国31人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地方性法规.其他一些专门法规如《劳动法》、《收养法》等也都对保护青少年权益做出了专门规定.中央和各地出台了大量保障青少年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内容涉及青少年的教育、就业、维权等各个方面.这些法律和政策,初步形成了保障青少年发展的实质性政策框架和政策体系.但是,我国的青年政策远未完善,需要进一步构建保障青年权益,促进青年福利,满足青年民主诉求的政策法律体系.
3.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工作的制度安排
在青少年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上,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国家各个部门、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关心青少年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机构建设上,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不少地方建立了保护青少年发展和开展青少年事务的联席会议制度,28个省、318个地市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中央还设立了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省也都设立了类似机构.在队伍建设上,建立一支职业化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正在探索和建设过程中.青少年发展逐渐纳入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许多地方政府编制了政府青少年发展规划,并纳入地方整体发展规划序列,明确了青少年与青少年工作的资源配置和青少年发展的具体目标.
但青少年工作的制度安排仍要进一步合理完善.应设立国家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或类似的青少年事务机构,更好地发挥统一指导、协调督促作用.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比较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公共财政实力,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党中央关于共建共享,共享共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为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提供了依据和可能.青少年工作可以也应该通过制度化安排依法合理持久地获得服务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体制内资源,特别是涉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政府财政资源.这是促进青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
4.进一步增强共青团服务基层服务青年的能力和实效性
共青团是我国唯一逐级设置,体制完备的以教育、引导、服务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重要工作内容的全国性青年组织.改革开放30年来,共青团逐步创新丰富了职能,确立了“以青年为本”的理念,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渐明确和突显了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重要社会职能,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后做好青年工作,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服务的实效性.要重点服务青年学习、就业、维权等方面的迫切的普遍性的需求,多做扎实细致的工作,要优先服务青年中的困难群体,保障各个青年群体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作文作文,800字,初三水平以“论中国青少年行为与心理”或“论中国青少年”为题写, 论当代中国青年行为与心理不少与800字的作文,转载的都行.论当代中国青年行为与心理是题目,命题作文 心理不健康的标志或行为有哪些 中国青少年近视占中国的百分之多少?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尔雅通识课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作业 处女座的女生喜欢上一个人,有哪些表现或心理想法或行为? 英语怎么说错位(心理或行为的错位,不要医学的) 试从行为论取向、精神分析取向、人本论取向、认知论取向与心理生物学取向当中任选一理论解释并说明该理论如何研究人性,有何特点并提出优缺点之比较. 英语翻译组织行为与心理契约管理麻烦翻译成英文, 尔雅通识《心理、行为与文化》需要、情感与文化(二)的作业答对一个+5悬赏 在《心理,行为与文化》这个课程中我们比较研究的对象是:日本、朝鲜、美国、美洲 是 否 消费者行为学中,从众行为的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分析;以及从众现象的形式与从众因素 少年中国说 少 意思少的注音与意思 论管理者智商与情商的关系与心理测量有关哈 ★★选一种你熟悉的昆虫或小动物,600字,尽可能写出它们的心理、行为、和对话.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人物行为.心理的话,惊奇 目光 张望 世界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