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太子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5:13:17
李治的太子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李治的太子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李治的太子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贞观十七年,是大唐皇朝的多事之秋.正月,著名大臣魏征病逝,对于当时的皇帝李世民来说,这意味着缺少了一个主心骨.与此同时,皇子们争夺权力的斗争白热化.三月,发生齐王李佑叛乱,接着一个更重大的案件被发现,太子承乾有一个谋反计划.多年的太子承乾只能废黜.
接下来,谁会成为太子的人选呢?这是个人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
李承乾和李泰之间,李承乾还是喜欢舞枪弄棒,喜欢训练武功.李泰则是另外一种倾向,读书写作,文采飞扬.所以,每次皇帝外出,总是让李承乾监国守长安,而总是把李泰带在身边.唐太宗喜欢跟李泰讨论问题,喜欢李泰才华出众.这种情况,大约跟国家形势安定,武功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的背景有关.
于是,太子与魏王之争,暗地里波涛汹涌,一副不共戴天的样子.
终于,太子承乾出了败招,竟然准备了一套谋反计划.而这个计划又提前暴露,本来是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反而提前葬送了这个位置.
这种兄弟相残的局面,李治完全置身事外.这个状态,或许是他没有这个心思,或许是没有这个条件.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李治只有16岁,李承乾比李治大9岁是25岁,李泰比李治大7岁,是23岁.从自然年龄上看,李治跟哥哥比,如同小孩子一样.这个自然差距,对于经营政治而言,利弊关系很清楚.李治没有自然上的优势.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年龄上的劣势,在惊涛骇浪的政治斗争,反而成了优势.什么优势呢?安全地置身事外.谁也注意不到你,尤其注意不到你的威胁,所以就会放过你.至于你自己是否真的置身事外,那就看你的内心世界是否涌动起权力的波澜了.在这个深宫的什么角落,谁也不会确切地知道,此时此刻,会有什么阴谋潜伏不动,谁也不会确切地知道,黑暗中有一双什么眼睛正描向自己.你以为安全,那就是真的安全吗?谁也不知道.
贞观十七年四月一日,太子谋反计划被告发.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唐朝的政治立刻风云突变.随着太子谋反计划的被证实,太子会被废黜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那么,谁来接替太子呢?这理所当然地成为朝廷的头等大事.有多少人因此而失眠,有多少人日夜心跳不止.谁当太子,就意味着谁当未来的皇上,那可不是仅仅涉及他本人的事.千万颗心,都在随着事情的进展而跳动,千万颗心,都在对新的太阳升起感觉不同的热度.
魏王泰当然是热门人选.魏王泰有条件,有别人无法比拟的条件.承乾之后,他如今是年长者.按照古老的习惯,立嫡立长,那就非他莫属.当然,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皇帝的期许.事情发展的今天,魏王泰应该是第一功劳者,而背后那只巨手,不就是当今皇上唐太宗吗.有谁会为了反对魏王泰而与皇上作对呢.魏王泰,应该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老天不负有心人啊.魏王泰终于熬到今天了.不知道,在很多人睡不着的时候,魏王李泰的春秋大梦已经做到多年以后了.
唐太宗应该没有想到,很多人都没有想到,长孙无忌忽然之间变得如此坚定.而面对长孙无忌的坚定,很多人胆怯了.原本是为魏王欢呼,忽然之间收回了自己的声音.唐太宗回头看看,竟然很少有人.这让唐太宗也心头不安.
长孙无忌的声音不高,但是有力无比.晋王仁厚,可以保证兄弟们平安.打天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是最佳的守成之主.他不说李泰不行,但是字字都击中李泰的要害.李泰逼得哥哥承乾走投无路,甚至甘愿冒死谋反.李泰对于兄弟们的态度,让人无法承认他们是兄弟.如果他当未来的皇帝,那么你的其他儿子,就难保平安了.如果说他有什么胆识的话,那也是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皇帝陛下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安安稳稳了.
长孙无忌的理由,何止击中了魏王泰的要害,更重要的是击中了太宗的要害.这么多年,李世民想到玄武门之变就不免悲从中来.那场兄弟相残的毒水,有迹象表明,正在向下一代自己的儿子中间漫延.权力是一支恶之花,它能泯灭一切良知,能让一切道德伴随着自己的节奏起舞.他现在必须奋起抗争,希望把这股洪水猛兽挡在家门之外.
是的,唐太宗就是喜欢李泰,李泰的头脑,李泰的文学,没有一样他是不喜欢的.但是,现在他注意到,长孙无忌提醒他注意到,李泰的心似乎是很危险的.他与哥哥的斗争,竟然如此天衣无缝,这应该不仅仅是头脑问题,还应该有良心问题.如果以后,让他主政,那么自己最担心的问题会不会恶梦一样地发生呢?“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在你掌权的情况下.”李世民一定是这样地询问了,他不能任凭长孙无忌等人的猜测就放弃李泰.李泰的回答让唐太宗大感满意.李泰说,未来如果真的当了皇帝,最后杀死自己的儿子,让晋王李治继承自己的皇位.唐太宗心里忽然鲜花盛开.多好啊,为了兄弟的情谊,宁可杀掉儿子.太可贵了,太可贵了.
于是,唐太宗理直气壮地叫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他把跟青雀(李泰的小名)的对话,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然而,让唐太宗没有想到,这么气泡一样的谎言,根本就不用长孙无忌亲自出面来挑破.褚遂良站了出来,他轻而易举地让这句谎言现出原型.褚遂良的态度极度严肃,一副为真理不怕献身的样子.他说,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是皇帝错了.连前太子承乾的谋反,错也在皇帝身上.为什么?因为太轻信李泰了.请问陛下,这个世间,究竟是儿子亲还是父子亲?当然是父子亲.那么,历史上,有谁掌管大权会杀儿子让位给兄弟?没有.所以,李泰的谎言实在太简单了,这根本不用证明.
中国是一个讲究经验的国度,史载昭昭,为的都是给后人提供经验.褚遂良这一问,唐太宗立刻泄了气.是啊,这是人性最简单的问题,自己怎么就这样轻易地相信了呢?或许,李泰的表态没有这么清晰,是李世民的转述让他的谎言变得清晰了.总之,李泰的表态过度,超出了人性能够接受的底线.这立刻被褚遂良紧紧抓住不放.陛下,他说,要立李泰,现在就应该安置晋王了.真不知道他的安置是什么意思,是保护起来?是提前杀掉?反正现在已经危险了.
最后,拔河比赛是长孙无忌胜利了.
让李世民妥协的还有原太子李承乾.他跟皇帝解释说,自己身为太子,还有什么更高的要求,为什么还要图谋不轨,不就是被李泰逼的吗?李泰步步进逼,自己不防范,担心会落得惨败.现在,如果陛下立李泰为太子,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正好落入李泰的计划之中了.这话当然有道理,李世民不免心中震撼.最后唐太宗决定,一切谋划者都要出局,要让后人记得,太子之位,非经营所得.他想让子子孙孙都如此坚持下去,最高地位的承担者,只能备选,不能积极争取.这是很美好很天真的想法,他的子孙们没有谁记得这一点.
那么李治真的一点努力都没有吗?不,李治与李泰有过一次短兵相接.
《资治通鉴》有过这样的记载:
魏王泰恐上立晋王治,谓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治由是忧形于色,上怪,屡问其故,治乃以状告;上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元昌,是他们的叔叔汉王李元昌,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被赐死,李泰通过李元昌给李治施压,是希望李治懂得厉害主动撤退.最近有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李元昌的墓志,贞观十七年他不过25岁.所以他能够跟太子跟晋王都能玩的很好.这个时候,李泰考虑过他是哥哥吗?当然没有.他只是把李治当作竞争对手而已,不会考虑手足之情的.李治的反应呢?紧张,不知如何处理.后来被唐太宗发现神色不对,反复询问,才了解真相.唐太宗认为李治表现更好,有保护哥哥不告发的意图.这事,对于李泰而言,增加了一个失败的因素.
李泰的用意,是在迫使李治低头让位.你跟谋反的汉王元昌关系密切,他已经暴露,你也不能没事.你自己有这样的问题,还要来跟我争太子吗?李泰的用意,李治应该很清楚.李治可以有几种反应.第一,与李泰针锋相对,恶口相向.但是,这样不会为自己争得分数,因为两个吵架的人,任何一方的形象都会受损.第二,他可以立刻向唐太宗汇报,说明实情,李泰如何如何说.但是,那样会留下打小报告的印象,有背后整治哥哥的嫌疑.第三,干脆把事情彻底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但是,那样太便宜了李泰.最后,李治采取的是最有利的一种,既没有让自己处于被怀疑的位置,又巧妙地暴露了李泰的活动.甚至让太宗觉得,李治用心良苦,是在保护哥哥.
在多种可能并存的情况下,李治选择了最有利的一种方案.说明他的这个表现,不是自然反应,而是深思熟虑.李治以退为进,巧妙地暴露了哥哥,并取得父亲的好感.于是,这成了李泰失败而李治成功的一个因素,太宗后悔答应李泰,决定改弦更张,放弃李泰.可见,在李治当太子的这件事情上,李治看起来是无所作为,其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以胜利而告结束
贞观十七年四月乙酉(六日),废黜太子承乾.第二天,宣布李治为新的太子.唐太宗决定,今后谁也不许经营太子之位,凡是经营者一概抛弃.
上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籓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通鉴)
李治不主动告发李泰,在唐太宗看来是在保护李泰,十分符合唐太宗这个时候的心思.不仅如此,李治确实没有留下任何经营的痕迹,连他告发李泰私下的言论,都显得是被迫的.这个时候的李治,虽然只有16岁,可是他的行为已经很成熟.通常说,年龄大一定经验丰富,但在这件事上可见例外时常而有.在政治上,李承乾不成熟,李泰显然也不成熟,而年龄小的李治最成熟.这个结论如果成立,那么李治当太子应该说也不是天上掉馅饼,是有必然性的.
李治成为争夺太子的黑马,一点都不奇怪.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李治在经营,所有的人都在为李治而努力.连意志力超人的唐太宗,也为李治改变了主意,放弃了李泰来支持李治.连历史的记录都认为,李治什么也没有干.连后来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李治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们认为,长孙无忌要拥立李治,就是看中了李治的年幼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