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歌罢掉头》所写之事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1:09:39
《大江歌罢掉头》所写之事是什么
《大江歌罢掉头》所写之事是什么
《大江歌罢掉头》所写之事是什么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919年3月,19岁的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此诗正是他回国前夕,书赠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张鸿诰等人的.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掉头东”则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曾有诗句曰:“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表达的是离开中国而到日本寻求真理的决心,周恩来此诗句反映的也正是他1917年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
“邃密群科济世穷”,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周恩来自中学始就具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他所处的时代也正是国内掀起“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呼声高涨时期,留学潮中的中国青年大多抱有到国外寻求先进思想、先进技术以报效国家、拯救中国的愿望.故他在国内革命需要时可以放弃在日本的留学,又可以为了革命的需要于1920年到欧洲勤工俭学.
“面壁十年图破壁”,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西来的达摩禅师从长江之南一苇渡江到达嵩山少林寺,在山洞里面壁十年默默修禅,终于将印度佛教成功传入中国,成为禅宗初祖.周恩来表示东渡留学也要有达摩面壁的精神,而且学成之后要达到如巨龙破壁腾飞的境地.“破壁”之说源自《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载的传说,说南朝着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一经他点出龙的眼睛,巨龙则破壁而出腾空飞去.周恩来将“面壁”和“破壁”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在修辞手法上是一种艺术创造,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一种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
“难酬蹈海亦英雄”,则表明他此次为了革命需要放弃留学的豪气.“难酬蹈海”即难酬蹈海之志的意思.“蹈海”可有两种理解,一是跳海殉身之意,如近人陈天华留学日本,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毅然投海自杀,以示警醒;二是到了晚清时,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此处我取第二意,恐更符合周恩来此诗的背景.
近现代革命先驱为挽救陷于危世的中国,他们的志向都是非常高瞻而伟岸的,他们绝不因个人的利益而短视,也不因功利的目的而委琐,他们具有超迈拔群的豪气,具有敢作敢为、为国捐躯的勇气与胆识,这永远令我们后人高山仰止.
1977年冬的一天,作曲家傅庚辰在胡乔木家里谈起了想为周恩来写一首歌的事.当时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在筹备周恩来生平展,里面有周恩来写的诗词.傅庚辰在展厅看到了周恩来诗词手迹:“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诗只有四句,很好记,写得很有气势.他很快便谱成了一首男中音独唱,并由歌唱家黎信昌试唱录音.
春节期间,傅庚辰闭门谢客,倾尽心血修改歌曲《大江歌罢掉头东》.经过反复思考,他这样设计:根据青年周恩来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和形象意蕴,把它构思成一幅音画,分为“江潮”、“高歌”、“吟咏”、“朗诵”、“辉煌”五个部分.尤其是在最后部分,合唱队由衬托变成主唱,乐队全奏,以强大的力量、响亮的声音,再次唱出全部诗句,结尾处音调向上发展,推上全曲的最高峰,预示着诗人的宏愿必将实现,中华民族必将复兴.青年周恩来的形象顶天立地!总谱写完后,由胡德风指挥,寇家伦领唱、朗诵,总政歌舞团合唱队、乐队演唱演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同时专题推出,在神州大地推动了歌颂周恩来的热潮,反响强烈.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掉头东”则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曾有诗句曰:“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
全部展开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掉头东”则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曾有诗句曰:“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表达的是离开中国而到日本寻求真理的决心,周恩来此诗句反映的也正是他1917年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
收起
周恩来19岁时诗原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是周恩来同志给送别的同学的赠言,有共同勉励之意。
1、写诗背景:1919年3月,19岁的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此诗正是他回国前夕,书赠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张鸿诰等人的。
2、全诗诗句意...
全部展开
周恩来19岁时诗原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是周恩来同志给送别的同学的赠言,有共同勉励之意。
1、写诗背景:1919年3月,19岁的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此诗正是他回国前夕,书赠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张鸿诰等人的。
2、全诗诗句意思: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全诗诗句意思: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用了l0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3、诗句详细分析: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掉头东”则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曾有诗句曰:“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表达的是离开中国而到日本寻求真理的决心,周恩来此诗句反映的也正是他1917年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
“邃密群科济世穷”,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周恩来自中学始就具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他所处的时代也正是国内掀起“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呼声高涨时期,留学潮中的中国青年大多抱有到国外寻求先进思想、先进技术以报效国家、拯救中国的愿望。故他在国内革命需要时可以放弃在日本的留学,又可以为了革命的需要于1920年到欧洲勤工俭学。
“面壁十年图破壁”,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西来的达摩禅师从长江之南一苇渡江到达嵩山少林寺,在山洞里面壁十年默默修禅,终于将印度佛教成功传入中国,成为禅宗初祖。周恩来表示东渡留学也要有达摩面壁的精神,而且学成之后要达到如巨龙破壁腾飞的境地。“破壁”之说源自《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载的传说,说南朝着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一经他点出龙的眼睛,巨龙则破壁而出腾空飞去。周恩来将“面壁”和“破壁”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在修辞手法上是一种艺术创造,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一种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
“难酬蹈海亦英雄”,则表明他此次为了革命需要放弃留学的豪气。“难酬蹈海”即难酬蹈海之志的意思。“蹈海”可有两种理解,一是跳海殉身之意,如近人陈天华留学日本,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毅然投海自杀,以示警醒;二是到了晚清时,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此处我取第二意,恐更符合周恩来此诗的背景。
近现代革命先驱为挽救陷于危世的中国,他们的志向都是非常高瞻而伟岸的,他们绝不因个人的利益而短视,也不因功利的目的而委琐,他们具有超迈拔群的豪气,具有敢作敢为、为国捐躯的勇气与胆识,这永远令我们后人高山仰止。
收起
具体说哪一句写了周总理的理想是很难下结论的。全诗始终贯穿了青年周恩来立志报国的理想追求。首句说明自长江慷慨而歌,继而前往日本求学,“掉头东”即出海东洋的意思。第二句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要通过学习先进的西方科学拯救趋于崩溃的国家;三句是借鉴佛学典故,表明自己认真刻苦学习的决心;四一句有些不同认识。有人说是民族民主革命先行者陈天华留学日本,后来投海自杀,以惊醒国人的举动,当时陈的行为很得中国青年...
全部展开
具体说哪一句写了周总理的理想是很难下结论的。全诗始终贯穿了青年周恩来立志报国的理想追求。首句说明自长江慷慨而歌,继而前往日本求学,“掉头东”即出海东洋的意思。第二句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要通过学习先进的西方科学拯救趋于崩溃的国家;三句是借鉴佛学典故,表明自己认真刻苦学习的决心;四一句有些不同认识。有人说是民族民主革命先行者陈天华留学日本,后来投海自杀,以惊醒国人的举动,当时陈的行为很得中国青年的赞叹,周恩来当时的年纪正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年龄,因此元因此典故,以明心智。还有一种说法,“蹈海”者,即使赴日求学的另一种时尚说法。作者以为求学也是报国、强国的方法。这在当时,有多种报国学说竞相争鸣的情况下,表明了自己意图。具体而言,探求青年时代周恩来的心境,还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个人性格、经历来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