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演变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7:04:41
徽商的演变历史?
徽商的演变历史?
徽商的演变历史?
盐业、典当与布米茶
徽商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三百余年的辉煌,成为中国商界的奇迹.明朝中叶,社会经济有长足的进展,在我国东南部出现了许多贸易重镇.徽商除了将本地的竹、木、瓷土和生漆、茶叶等土产运销外,也以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产品,推动了贸易的发展.那时盐的产量不高,成为最紧俏的商品.徽商经营盐业的人愈来愈多,直至将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击败.当时在扬州的徽州盐商,或为场商(专向灶户收购食盐),或为运商,各有其生财之道.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之间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此时的湖广是淮盐畅销口岸,所销之盐占淮盐的一半以上.
明清时期徽商之富,称得上是“富可敌国”.清代乾隆年间,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财政的总收入;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资本有四五千万两银子,而清朝最鼎盛时的国库存银不过7000万两.乾隆末年,中国对外贸易有巨额顺差,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而出口商品中由徽商垄断经营的茶叶位居第一.苏北的仪征、淮安等地由于盐业市场的繁荣,当时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通过盐业生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其活动范围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无论从业人数、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
典当业古来有之,与其他行业相比风险小,获利稳,因此徽商继盐业后大举进入典当业.历史上记载说:金陵当铺总有五百家,大部分为徽商所有.后来他们把典当行设到乡村小镇,至此社会上又流传起“无典不徽”的谚语.就连典当行的掌柜称为“朝奉”,也源自徽商俗语.徽州方言成了当铺的通用行话,《古今小说》、《拍案惊奇》等明清小说所反映的相关内容也多取材于徽籍典商.
随着江南棉布的进一步商品化,徽州布商的足迹很快遍及苏浙盛产棉布的大小城镇.明末嘉定县钱门塘丁娘子织的布匹质地特别精良,有个徽商在她住的胡同中租赁屋子居住,专门收购这种布行销各地.于是钱门塘附近的外冈等镇都纷纷仿效丁娘子的织法,所织之布都被称为“钱门塘布”,这成了徽商手中的畅销货.到了清代,徽商一般都集中苏州市镇附近开设布庄.在那些并不产棉而棉织业又很发达的地方,徽商还设立以棉花换取棉布的牙行,叫作“花布行”.为了营造自己的品牌,他们都在自己加工的色布布头上标明本字号的专用图记.康熙年间,徽商汪某在苏州开设“益美”字号声誉大起,一年中售布达百万匹.自此以后的200年间,各地都把益美的色布奉为名牌.徽商还是最活跃的棉布贩运商,康熙时徽商在北京前门外开的日成祥布店生意就十分兴隆.
米商也是徽商的重要一支.明朝中叶以后,素称“鱼米之乡”的苏浙由于城市发展人口增加,粮食反而不能自给.于是徽人便迅速扩大经营,成为吴楚之间从事粮食贸易的主要商帮.史载,乾隆年间徽州休宁人吴鹏翔贩运四川米沿江东下,正好碰上湖北汉阳发生灾荒,他一下抛售川米数万石,由此可见贩运的规模.
徽州山区盛产名茶,尤其是休宁、歙县所产的松罗茶最好.于是茶叶贸易逐渐成为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之一.清朝乾隆时,徽州人在北京开设的茶行有7家,茶商字号共166家,小茶店达数千家.在汉口、九江、苏州、上海等长江流域的城市,几乎到处都有徽州茶商的活动.在徽商发展的极盛时期,江南市镇的盛衰完全系于徽商的经营.绩溪商人周泰邦在苏州周庄创设商业,带动了该镇的繁荣.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南翔”.
从马曰?到胡雪岩
许多徽商的风采,直到今天也令人玩味.马曰?为清代前期扬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飘逸风雅,一生喜爱写诗、藏书和结交文人.雍正年间,他在扬州建造小玲珑山馆
流.著名学者全祖望、厉鹗、郑板桥等都是小玲珑山馆的常客.马曰?曾自为盟主,同厉鹗等人结“邗江吟社”,吟诗作赋,游历山水.沈德潜评其诗为“峭刻得山之峻,明净得水之澄.”可见造诣之深.马曰?喜爱考校典籍,家中专设刻印坊,如刻朱彝尊《经义考》一书就花去千金,当时称这一批书为“马版”.小玲珑山馆又是马氏藏书楼的别称,藏书多达十余万卷.1772年四库全书馆设立,马曰?的儿子振伯献藏书776种,为全国私人献书之冠,乾隆皇帝褒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马曰?和他的弟弟马曰璐,被称作“扬州二马”,《清史稿·文苑传》列有马曰?传,足证他的文名确为当时所重.
近代徽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春和鲍漱芳,他们都是歙县人.江春早年乡试失败,于是弃学经商,寓居商业中心扬州.他深谙官商结合的道理,乾隆六次下江南,江春徘徊接驾,并个人捐银30万两.乾隆对他颇有好感,为他手书“怡性堂”匾额,赐封为内务奉宸苑卿,授以布政使之衔.扬州瘦西湖有一座砖砌三层白塔,酷似北京北海公园的喇嘛塔,相传此塔就是江春所建.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充分反映了徽州盐商的财雄势大.鲍漱芳从小跟随父亲在扬州经营盐业,也没有科举经历.他多次捐款为朝廷济困,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灾,洪泽湖决堤,他先后捐米六万石,捐麦四万石,赈济了数十万灾民.改六塘河需开山归海,他集众输银三百万两.鲍漱芳屡次捐输,深得嘉庆皇帝赞赏.乾隆皇帝也曾亲笔为鲍家祠堂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紫阳书院就是得到鲍漱芳捐款才得以重建,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徽商中最有名的当是胡光墉,也就是胡雪岩.胡雪岩生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在钱庄当学徒出身的他办事勤快,能言善道.胡雪岩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明白大势.他二十岁时遇见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叫王有龄,缺少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胡雪岩虽然和他并不相熟,却立即私下借用了钱庄的五百两银子给他.胡雪岩因此失业,但做官后的王有龄感其恩德,视其为生死之交.得势的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官场上的发达,开设了钱庄、当铺、药铺,经营丝、茶,迅速暴富.结交王有龄还使胡雪岩的钱庄代理浙江省的藩库,这样国家的财
“游子思亲一钱七”(药谜),而杭州女子白牡丹则随即揭开谜底,曰:“有道是游子思亲当回乡(茴香)”.显然,“茴香”的谐音也就是“回乡”,在徽州亦即失业的代名词.徽州人什么买卖都做,唯有两样东西最为忌讳:一是茴香,二是萝卜干——“萝卜”是因其谐音“落泊”.
徽商的宗族观念很重,外出经商总是按血缘、地缘聚居,往往是父带子,兄带弟,叔带侄,舅舅带外甥.徽州人外出经商,在城镇落脚之后,宗族中的人马上就会随之而来,其后乡党也会随之而来.这种以亲情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团体参与市场竞争,在集聚财力、物力、人力及统一行动方面占有很强优势.不过徽商也并非一味讲究人情,他们注意用契约的方式来限定这种人情的关系,所以徽州地区留下的契约文书特别多.徽商在处理内部或者外部的商业问题时,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叫徽商会馆.会馆在清代十分盛行,不过徽商会馆特别多,明清时期徽商会馆遍布全国,仅南京一地就有数处.会馆代表商人与官府交涉商业事务,为徽人举办公益事业,有的会馆还延师教习同乡子弟,也代为传递乡人信函和官府文告.会馆经费由会馆所在地徽商提供.最早的徽商会馆为北京歙县会馆,建于1560年,由旅京徽商杨忠、鲍恩首倡.湖北汉口新安会馆,从置产业到扩充道路、开辟码头,渐渐形成一条“新安街”.苏州吴江县盛泽镇徽宁会馆建了二十多年,有房产、田产和供装卸货物用的驳岸,规模宏大.
乾隆末年,仪征盐船大火,盐船被毁130艘,死者达一千四百余人.这似乎是一个预兆:以盐业起家的徽商走向了衰落.而清朝末期所发生的几个重大的事件,更是直接促成了徽商的落败.道光年间,鉴于盐价奇高,两淮的盐务制度发生了变化,清政府把过去盐商卖盐的特许权利废除了,实行运销分离,徽商从此丧失了世袭的经销盐的专利权,于是两淮地区大批盐商破产.太平天国起义,其波及范围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正是徽商经营的主要地域,徽商的生意为之大受影响.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外商的进入使民族资本家群体产生,从而使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受到冲击,这也促成了它的解体.
摘自《寻找徽商》李嶷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文汇报》2004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