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通史》的疑问我在看: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第04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一).文明的性 的时候,对于为什么人们在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时,当土壤肥力耗尽,人们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6:31:32
关于《世界通史》的疑问我在看: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第04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一).文明的性 的时候,对于为什么人们在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时,当土壤肥力耗尽,人们就
关于《世界通史》的疑问
我在看: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第04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一).文明的性 的时候,对于为什么人们在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时,当土壤肥力耗尽,人们就得迁移,重建村庄,而开始种植水稻之后,人们就能在一块地方长久的定居下来,将土地私有化,并在这里发展起文明呢?难道种植水稻就不消耗土壤肥力吗?这一点一直不太明白.
关于《世界通史》的疑问我在看: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第04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一).文明的性 的时候,对于为什么人们在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时,当土壤肥力耗尽,人们就
有一些植物是具有改良土壤的能力,因而被称为“绿肥”.人们常常请它们当开路先锋,到十分艰苦的旱、涝、盐、碱、酸、瘠的盐碱荒地或红壤荒地去“落户”.它们不仅能在这些地区扎根生长,而且还积极地替庄稼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此外,绿肥植物多有强大的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利用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在它们死亡腐烂后,土壤表层就留下了丰富的养分.据计算,每亩如果收1500公斤苕子,土壤里就相当于增加了57公斤氮肥、12公斤磷肥、13 公斤钾肥!像紫云英、苜蓿等一些豆科绿肥,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化肥厂——它们利用根瘤中的固氮菌,将空气的氮气合成为氮肥,每亩可产氮肥50公斤左右.
而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其实只是在破坏土壤.
就像现在一直宣传的可持续发展一样,从前的耕作方式只是一味的利用和破坏,而种植水稻可以起到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