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找科学家们小时候的故事.急需!3小时内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6:33:59
老师让找科学家们小时候的故事.急需!3小时内回答!
老师让找科学家们小时候的故事.急需!3小时内回答!
老师让找科学家们小时候的故事.急需!3小时内回答!
爱迪生童年趣事
爱迪生在童年时代就爱动脑筋,好奇心特别强,有一天早晨,全家突然发现爱迪生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一直到了晚上,才发现他趴在鸡舍旁,肚子下面压了一大堆鸡蛋,原来他异想天开,要用自己的身体来孵小鸡,结果事与愿违:蛋壳破裂,蛋黄横溢.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小爱迪生12岁那年,就开始在火车上卖报,他每天赶早班火车到达底特律,然后晚上9点钟再搭晚班火车赶回休伦港.小小年纪的爱迪生之所以上火车卖报,一来他对学校的学习感到枯燥,二来上火车卖报可以积存一笔由自己支配的研究实验资金,利用在底特律下午休息的时间也可到市图书馆阅读众多的科学书籍.12岁的小爱迪生在火车列车员的帮助下还在行李车厢的一角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小实验室.直到一次实验中失火,才结束了爱迪生在火车实验室的这段初期的科学实验.
我们都知道,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他的成就主要在哪些方面呢?先看看他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在牛顿之前,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人曾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牛顿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牛顿年轻的时候,就相信开普勒提出的行星按照一定轨道运动的理论.但为什么会这样运动呢?他感到一定有种隐藏着的力量在牵着这些行星,使它们不致于脱离轨道,在天空中乱飞.月亮绕着地球运转,一定是有种力在牵着它;一件东西向地面落下,也是因为被这种力吸向地面.经过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牛顿发现任何物体都具有吸引力.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就是:宇宙中的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各个物体间吸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牛顿还把这个定律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后来它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对天体运动的研究.同时,它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都有普遍意义.
在光学方面,牛顿用三棱镜进行光的实验,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带.他通过倒置棱镜,又把七色光带综合为白光.这样,就正确解释了白光(即日光)是由有色光组织成的,从而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另外,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能够放大40倍,通过它,可以看到木星上的卫星.反射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学,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在力学上,牛顿在伽利略力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深入研究,解释了众多的力学现象,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总之,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顿在科学上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成就,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善于观察思考,勤奋刻苦钻研的结果.
1642年,牛顿生于英国东南部林肯郡的一个农村.他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勤奋,还特别喜欢手工,家里给他的零用钱,他都用来购买木工工具.他做了许多精巧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实用器械.18岁那年,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著名的数学教授.
年轻的时候,牛顿就非常注意观察自然现象,不管什么事都在心里问个为什么.据传说,一天傍晚,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刚好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觉得很奇怪,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下,而不向天上飞去呢?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思考和研究,牛顿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非常勤奋,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六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
有一天,他请一个朋友吃饭.可是朋友来了,他却还在实验室里工作.吃饭的时间早过了,还不见牛顿从实验室里出来.朋友饿急了,就自己到餐厅里把一只鸡吃了,鸡骨头留在了碗里.过了一会儿,牛顿来到餐厅,看到碗里有很多鸡骨头,不觉惊奇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于是又回到了实验室工作.
又有一次牛顿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准备煮鸡蛋.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怀表扔进锅里煮了起来.
牛顿就是这样忘我,这样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的.
牛顿虽然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他谦虚地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至于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呢!
1727年,牛顿病逝于伦敦郊区.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一个天才的童年,总会有些超乎寻常的故事.爱因斯坦刚出生时,后脑大得不同一般,
而且头骨呈棱角形,头骨的这种异状,后来永久性地成为爱因斯坦的特征.爱因斯坦的母亲
曾为头胎儿子的异样头骨而受惊,爱因斯坦的祖母看到孙子,也低声嘀咕:“太重了!太重
了!”她不是说孙子的体重,而是孙子大而怪的头形让她不安,一个弱小的身躯,如何支撑
得住这个硕大的脑袋?她们当然还不曾意识到:就是这个大而怪的头脑,将滋生出多么伟大
的意识. 当然,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还不可能向世人解释自己个性的内涵.他独来独往,时常故
意躲开小伙伴、同学,即使同亲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
的心境,一向沉静的他会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情绪.爱因斯坦的妹妹后来回忆说:“每逢那样
的时刻,他会变得脸色苍白,鼻尖发白,不能自制.”有几次,爱因斯坦竟向比自己小2岁
的妹妹扔东西,大发脾气.爱因斯坦5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个家庭女教师.第一次上课
时,爱因斯坦大概发现自己将失去自由的个人世界,又一次大发脾气,向老师扔椅子以示抗
议,爱因斯坦的父母只好结束这第一次还未开始的教育.不爱和人交往的小爱因斯坦偏喜爱
那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比如用薄薄的纸片搭房子,不成功绝不罢休.
对于童年的爱因斯坦来说,独立的个性还只是一只“空筐”,它需要充实精神、文化的
内涵.第一个装进这只“空筐”的是什么?是音乐.爱因斯坦3岁的时候,一天,母亲波林
坐在钢琴旁,轻轻地抚弄琴键,优美动听的旋律像潺潺溪水,从她的手指下流出.忽然,她
觉得背后有人,她回头一看,小爱因斯坦正歪着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美妙的乐声.年轻的
母亲高兴了,她说:“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哎,亲爱的,怎么不说话呀?”爱因
斯坦没有回答,他只有3岁,还无法说清激起心灵感应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他那对亮晶晶
的、棕色的大眼睛中却又分明闪烁着快乐的光辉.琴声又响了,是贝多芬的奏鸣曲.小爱因
斯坦迈着摇晃的步子,无声地扑向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只有美丽、和谐和崇高.
不爱说话的小爱因斯坦对音乐入迷了,6岁起练习拉小提琴.几年后,爱因斯坦唯一的
消遣就是音乐,在母亲的伴同下,他很快就能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奏鸣曲了.
按爱因斯坦的心理气质而言,如果他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历史或许把他造就成为一个
杰出的艺术家,但在19世纪末的德国,一种以科学发明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潮正在兴起.
各种科学发明以前所未有的声、光、电、化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感官世界,各种技术上的新鲜
玩意给新一代人带来无穷的趣味,并吸引着他们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科学之光普照着大地,也照亮了小爱因斯坦成长的道路.爱因斯坦上学前的一天,他生
病了,本来沉静的孩子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一动也不动.父亲拿来一
个小罗盘给儿子解闷.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
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照旧指向北边.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
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向北边.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
根细细的红色磁针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
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
向北边呢?
爱因斯坦67岁时仍然为童年时的“罗盘经历”感慨万千.
他在《自述》中说: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
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
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触’有关的作用).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
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从小就看
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会不
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
显然,人们经验认为“空虚”的空间存在一种什么东西,一种什么力量,迫使着物体朝
特定的方向运动.这件偶然小事虽微乎其微,并发生在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之前很久的时间
里,但这次奇特的经历却对他后来的科学思考与研究极为重要.后来,“场”的特性和空间
问题是那样强劲地吸引着这位物理学家.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终于天才地解决了这些
儿童时代就萌发出来的困惑.不过在当时,它们还只是以朴质的本来面貌显现在他的眼前.
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的好奇心
——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而这种神圣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的幼苗.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