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舟记》《核舟记》一文,作者采用的是( )结构.具体介绍核舟记时,以( )为序,依次介绍了( )、( )、( ),其中详细介绍的是( ),这大概是作者想突出( )的情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6:01:16
关于《核舟记》《核舟记》一文,作者采用的是( )结构.具体介绍核舟记时,以( )为序,依次介绍了( )、( )、( ),其中详细介绍的是( ),这大概是作者想突出( )的情景.
关于《核舟记》
《核舟记》一文,作者采用的是( )结构.具体介绍核舟记时,以( )为序,依次介绍了( )、( )、( ),其中详细介绍的是( ),这大概是作者想突出( )的情景.
关于《核舟记》《核舟记》一文,作者采用的是( )结构.具体介绍核舟记时,以( )为序,依次介绍了( )、( )、( ),其中详细介绍的是( ),这大概是作者想突出( )的情景.
《核舟记》一文,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 )结构.具体介绍核舟记时,以(空间)为序,依次介绍了(中间 )、(船头 )、(船尾 ),其中详细介绍的是(船头 ),这大概是作者想突出(泛舟 )的情景.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
全部展开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二、问题研究
1.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本文之所以写得如此精妙,使人能够通过它的文字想像出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雕刻家的艺术构思理解得相当深。这要从这件作品的主题说起。
“大苏泛赤壁”,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文人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从课文可以看出,雕刻家虽然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自身过程的拘束,他讲求的是既具体生动又高度集中的概括方式;他力图再现人物的神情动作,又不把人物的塑造跟四周的环境分离开来。在他的艺术构思中,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细节跟突出事物的整体形象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要点:
(1)苏轼游赤鼻矶,也曾“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但据前后两篇《赤壁赋》所记,大部分时间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而雕刻品的原材料桃核,又具有“修狭”的特点,宜于刻成舟形。由于这两个原因,雕刻家自然会产生把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到“舟”上来加以表现的想法,形成“泛舟”的主题。
(2)苏轼是主角,但也有同游者。前后两篇《赤壁赋》中都提到有“客”相从,只是没有指名。雕刻家便由此想到苏轼在黄州生活时期的好友佛印和黄鲁直。苏轼的“峨冠多髯”,史书上有记载,容易表现出来;佛印是僧人,也不难刻画出他的外形特征。这就进一步形成了以苏轼居中,鲁直、佛印分居左右的设想,再以“苏、黄共阅一手卷”表现二人的闲适心情,以佛印的洒脱神态作衬托,又将三人置于船头的显著地位,画面的主体部分就突出了。
(3)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苏轼误作赤壁),这在“核舟”上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像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
(4)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暗暗相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
(5)除上述的各项设计而外,还有两个细节也很有表现力:一个是佛印“矫首昂视”,一个是楫右边那个舟子“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前者使人感到佛印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后者使人感到江上确实有徐徐吹来的“清风”,这就把“核舟”以外的广大艺术空间展示出来了。
2.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
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练习说明
一、假定这件雕刻品就在你眼前,先仔细观察一番,然后从中找出一些细节来证明下面几种说法,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二至四段。
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
2.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
3.“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雕刻品常常要将丰富的生活内容集中地表现在某些富于特征的艺术细节之中。设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这样的艺术细节,并通过分析初步领会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和本文作者鉴赏这件雕刻品的方法。在答题前一定要熟读课文,并且能通过作者的文字说明把实物的状貌想像出来。
参考答案详见“问题研究”第一条。
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本文主体部分(即第2至第5段)布局方式的基础上,用心探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答题时,最好辅之以板书。例如:
参考答案详见“问题研究”第二条。
三、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设题目的不在于能否翻译,而在于要知道一些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好是结合上述例句的译文来讲,暂时不要说什么“直译”“意译”等等。下面试作具体说明:
1.这句话古今的语序完全相同,可以照原来的顺序逐字翻译成: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可照原来的语序译为:“船尾横放着一支桨”。也可适当变换语序,译为“一支桨横卧在船尾”。但这是就孤立的一句话而言。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以前一种译法为好,因为作者这里着重介绍的是“船尾”。
3.“人五”“窗八”这种表述方式不合现代语习惯,译时应变换语序:“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注:原文重复“为”字,有强调的意思,但译成现代汉语却显得重复,所以只译出第一个“为”字。)
4.要注意“桃核修狭者”一语,意思是桃核中之修狭者,这是单数,但不加数量词。我们现在不用这种语式,一定要标明是“一个”,因而“修狭”就应移到“桃核”前面。如此,译文当是:“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收起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全部展开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二、问题研究
1.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本文之所以写得如此精妙,使人能够通过它的文字想像出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雕刻家的艺术构思理解得相当深。这要从这件作品的主题说起。
“大苏泛赤壁”,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文人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从课文可以看出,雕刻家虽然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自身过程的拘束,他讲求的是既具体生动又高度集中的概括方式;他力图再现人物的神情动作,又不把人物的塑造跟四周的环境分离开来。在他的艺术构思中,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细节跟突出事物的整体形象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要点:
(1)苏轼游赤鼻矶,也曾“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但据前后两篇《赤壁赋》所记,大部分时间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而雕刻品的原材料桃核,又具有“修狭”的特点,宜于刻成舟形。由于这两个原因,雕刻家自然会产生把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到“舟”上来加以表现的想法,形成“泛舟”的主题。
(2)苏轼是主角,但也有同游者。前后两篇《赤壁赋》中都提到有“客”相从,只是没有指名。雕刻家便由此想到苏轼在黄州生活时期的好友佛印和黄鲁直。苏轼的“峨冠多髯”,史书上有记载,容易表现出来;佛印是僧人,也不难刻画出他的外形特征。这就进一步形成了以苏轼居中,鲁直、佛印分居左右的设想,再以“苏、黄共阅一手卷”表现二人的闲适心情,以佛印的洒脱神态作衬托,又将三人置于船头的显著地位,画面的主体部分就突出了。
(3)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苏轼误作赤壁),这在“核舟”上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像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
(4)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暗暗相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
(5)除上述的各项设计而外,还有两个细节也很有表现力:一个是佛印“矫首昂视”,一个是楫右边那个舟子“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前者使人感到佛印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后者使人感到江上确实有徐徐吹来的“清风”,这就把“核舟”以外的广大艺术空间展示出来了。
2.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
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练习说明
一、假定这件雕刻品就在你眼前,先仔细观察一番,然后从中找出一些细节来证明下面几种说法,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二至四段。
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
2.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
3.“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雕刻品常常要将丰富的生活内容集中地表现在某些富于特征的艺术细节之中。设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这样的艺术细节,并通过分析初步领会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和本文作者鉴赏这件雕刻品的方法。在答题前一定要熟读课文,并且能通过作者的文字说明把实物的状貌想像出来。
参考答案详见“问题研究”第一条。
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本文主体部分(即第2至第5段)布局方式的基础上,用心探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答题时,最好辅之以板书。例如:
参考答案详见“问题研究”第二条。
三、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设题目的不在于能否翻译,而在于要知道一些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好是结合上述例句的译文来讲,暂时不要说什么“直译”“意译”等等。下面试作具体说明:
1.这句话古今的语序完全相同,可以照原来的顺序逐字翻译成: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可照原来的语序译为:“船尾横放着一支桨”。也可适当变换语序,译为“一支桨横卧在船尾”。但这是就孤立的一句话而言。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以前一种译法为好,因为作者这里着重介绍的是“船尾”。
3.“人五”“窗八”这种表述方式不合现代语习惯,译时应变换语序:“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注:原文重复“为”字,有强调的意思,但译成现代汉语却显得重复,所以只译出第一个“为”字。)
4.要注意“桃核修狭者”一语,意思是桃核中之修狭者,这是单数,但不加数量词。我们现在不用这种语式,一定要标明是“一个”,因而“修狭”就应移到“桃核”前面。如此,译文当是:“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