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题目的论文 急用!越快越好 字数大约为1000字 议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7:42:3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题目的论文 急用!越快越好 字数大约为1000字 议论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题目的论文 急用!
越快越好 字数大约为1000字 议论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题目的论文 急用!越快越好 字数大约为1000字 议论文!
题材很多呀,我给了你两篇!看看吧!
一: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浅谈参与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体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已成为如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挑战.2002年暑假,安徽省教育厅举办了历史新课程改革培训,新课改的理念犹如在我心里洒下了一颗种子.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积极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经过一年的实践,我真正意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教学过程和效果上也体现出它的优越性.本文结合我在这一年中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来谈谈在新课改过程中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和基础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新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在去年的课改培训交流会上,我曾提出这样的疑问和顾虑:这样课改后的课堂会不会变得乱糟糟?教学效果和质量会不会下降?后来市教育局的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有顾虑,要大胆尝试,有了实践才有发言权.在经过一年实践后,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改后的历史课堂“活”了,生动了,学生的兴趣明显增加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原来上课时,学生只是埋头盯着课本,记记笔记,大多数课堂都是教师自己在唱“独角戏”,两节课后教师嗓子都哑了,但教学效果却未必理想.我们都知道:传统课堂上我们是在“传授知识”,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即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实,初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更愿意自己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来,而不愿意听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述.今年我在上活动课《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时,就基本上把任务交给了学生.从剧本的编写,演员的挑选,到配乐、伴舞,甚至道具都由学生自己完成,结果这场短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那天观看完这节活动课后,有老师感叹:想不到七年级的学生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的小演员!其实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关键是老师要放开,要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真正当“主角”.也许第一次尝试不尽如人意,但经过第二次,第三次……我相信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课堂效果也会更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使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增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怕他们学不好历史这门课吗?这次活动开展后不久,班级里掀起了一股小小的“热潮”:演过皇帝的被大家叫做“皇上”,演过松赞干布的被同学戏称为“赞普”,而没有参加过活动的同学对他们都很羡慕.后来我们在学习《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课时,其中有一目内容“热闹的瓦子”需要学生表演,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有一位同学(平时在班里她非常内向)找到我说:“老师,这次一定要让我参加,如果初一不参加一次这样的历史活动,太没面子了!”我感到特别高兴:这时候同学们已经把参加这样一次活动当作一种荣誉了,他们已经有了“主角”意识,而且非常愿意当“主角”.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了互动的开始,新课改推行起来就顺利多了.
二、课堂设计的好坏是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传统课堂是一枝粉笔一本书,一面黑板一张嘴.老师累,学生也累,课堂单调乏味,气氛沉闷,学生打不起精神.“新课堂”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初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中,并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容易疲倦.针对中学生这样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该尽量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同时在课堂中也尽量多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转换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有资料显示: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是自己所阅读的内容的10%,所听到的内容的20%,看到的内容的30%,听到又看到的内容的50%,自己所表示的内容的70%.所以课堂中应该注意音、形、义的结合,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一直处在兴奋状态.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是每个学校、每个教师或每节课都可以做到的.其实,教无定法,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都是好的教学方式.
三、新课改要取得成效是一个过程
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换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他们等着老师讲,他们听;老师写,他们抄.要使他们真正“动”起来,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引导、培养;教师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渐转变.我是1999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在接受新课改理念前,我用传统的教法进行了三年的教学.从一开始半信半疑地接受新理念,到实践中一点点地摸索,再到完全接受新理念并能够真正应用到课堂中,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合肥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室开展了大量的课改活动,包括对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观摩研讨课,典型课例评比活动,等等.参加这些活动使我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解得更加透彻,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也相应提高.我自己也多次参与了观摩课、活动课、研讨课,在各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不断改进.总之,作为在新课改中成长的一名青年教师,我受益匪浅.
通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我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课改后的“新”课堂明显优于“传统”课堂!在呼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改需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积极投入,大胆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历史课改必定能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往今来,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是很多的.他们的成就和荣誉,往往令人敬佩、羡慕,人们也常渴望着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然而,怎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呢?这个问题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回答的了.每个人的理想有所不同,有的远大,有的现实,但无论哪个有志者,都应该牢记住这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认准方向朝着理想,从小处做起,一步一步地积累着,走下去,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要想达到目标,使理想成为现实,积累是绝不可少的,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古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
现在有些人却不然,他们似乎只知道树立理想,却不认真想想该怎样去做.像他们这样日夜看着远方辉煌的目标而打发自己的青春,浪费自己的生命,到头来只能是个曾立志的无志者,到老一事无成.
对于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我们的志向是与祖国的未来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宏伟的目标迈进.这千里万里之行,会是非常艰难,决不会是一条平坦大道,但只要一步步走下去,就一定能胜利.这胜利是我们的,我们的理想体现在一步一个脚印去夺取胜利的过程之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应该成为每一个有志者在事业上的座右铭.
希望能给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