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藏族的祖先.那么,他们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7 20:52:35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那么,他们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那么,他们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那么,他们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藏族,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处于西藏自治区,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民族简介] 藏族,约有人口4,000,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宗教习俗]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婚丧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其次,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