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9:28:07

谈谈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谈谈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谈谈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汉乐府民歌与《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多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可以看做汉代人民生活的实录,包括:
①控诉战争罪恶,抒写行役之苦.如《战城南》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情绪,全诗描写激战后凄凉恐怖的战场和人乌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构思奇特,催人泪下,既是对死者的哀伤,也是幸存者的自悼.战争而外,更有行役者的悲歌,“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这类作品格调悲凉,既写了漂泊者的愁肠和整个家庭的苦痛,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个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蔑视与践踏.
②反映人民的悲苦与反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豪族日富,黎庶日贫,《妇病行》就是一篇反映民瘼的典型作品.《东门行》描述了一个贫家男子,因不堪困苦拔剑而起的事迹,这类民歌,远超先秦诗歌“怨刺”界限,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
③反映爱情、婚姻与家庭问题.汉代礼教虽严,民歌中感情浓烈的程度并不亚于《诗经》,此类作品中占多数的是弃妇诗如《白头吟》、《怨歌行》等.同是弃妇形象,相比较过去的愤而决绝的女子,汉代妇女在新儒学的影响下,选择对命运哀怨隐忍.
④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描写贵族富人的显贵和奢侈,颇具漫画意味.
总之,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
自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