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恶?正(善)方辩论词,4月25日我们有辩论会.要写观点.最好把反(恶)方辩论词也些出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2:45:42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恶?正(善)方辩论词,4月25日我们有辩论会.要写观点.最好把反(恶)方辩论词也些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恶?正(善)方辩论词,
4月25日我们有辩论会.要写观点.
最好把反(恶)方辩论词也些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恶?正(善)方辩论词,4月25日我们有辩论会.要写观点.最好把反(恶)方辩论词也些出来,
想要知道“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就得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善恶本无定论
善恶不是对立的 而是互存一体的
有一个人去抢劫银行成功得手以后不小心落下一沓钱,恰好被赶着借钱为母亲治病的人拣到,救他母亲一命,你说抢劫的是为善还是为恶?
善恶不是割裂的 而是相长相生的
一个人处处与人为善却处处受人欺负,终于有一天不堪忍受,杀死了最看不过眼的人,这是为善的善果,还是阳极阴生?
善恶既不 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一个人为了拯救大多数人质而杀死了一个无辜的人质,他在为善还是为恶?对于被杀死的人就是绝对的无辜和谋杀,而对于大多数人却是在行善积德
所以说善恶只是可笑的人无耻的借口而已
善恶只是人后天定义的无谓的存在,本身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周延的,
那讨论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根本是空中楼阁,故弄玄虚,毫无意义
初生的人,一个纯净的人,不出于社会中,就无所谓善恶
就好像人没有办法断定“天”的善恶一样,所以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邹狗”的说法,好像一场洪水,使千百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冲毁良田而使得饿殍遍地.而多年以后却冲出了大片平原,沃野千里,“天”是在为善还是为恶?皆不为!为事而已
人(出生的婴儿)吃饭拉屎是为善为恶?为自然而已
人之性本无善恶,何须判断
平心而论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一些学者可能一直没有清楚地理解到∶把人的善端与中性的生命欲念对比是一个错误,要证明性善或性恶是要把人的善端与恶端相比,而生命的欲念并不是恶.一个刚刚降生的孩子,我们很难说他是善人或者恶人,然而,他长大了或者盖棺论定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可能是两者之一.这就说明,虽然每个孩子出生伊始都可以说是处在某种"白板状态"中,主要是生命的欲念在活动,但他身上还是潜藏着向善或者向恶发展的两种可能性,若完全没有这两种可能性,完全没有这样的潜存因素,我们就很难解释为何后来他们会成为善人和恶人.善恶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把这样两种可能性简称为"善端"与"恶端".那么,对人来说,是那种可能性更大呢?或者说,是善端超过恶端还是恶端超过善端呢?我们就在这一意义上谈论性善性恶,不是在"性即理也"的意义上,而是在"生之谓性"的意义上谈性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经验的反省与观察来进行.
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孟子所举的"孺子将入于井"的例证.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情境∶路人与孩子素不相识,然而路人看到"孺子将入于井"不仅不会欢欣鼓舞,不仅不会有意推孺子入井,20不会视若无睹 ,而且几乎每个人都会生起一种足以使他出手相救的怵惕恻隐之情,即使个别撒手不管者也难免会有事后的不安.这一当时的不忍与事后的不安足可以证明人的善念超过恶念,善端超过恶端.
就此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人同时得到两宗财产,一宗是由正当途径得到的,一宗是由不正当的途径得到的,即使他并不会交出这宗来路不正当的财产, 而我们却可以有把握地说,他对这两宗财产的心理态度还是会不一样,他使用和享受那宗不正当的财产时,一定不如他使用和享受那宗正当的财产时那样自在、那样心安(那怕这种心理差别只是轻微的!) 21
由此我们就可以从这个即使犯有恶行的人心中,也看到一种心理的不平衡.至于在整个人类那里,我们更可以看到∶善意与恶意并不是相互平衡的,人的向善的可能性超过向恶的可能性.人的善念超过恶念,而这一超过那怕只是轻微的一点,也就象天平一端的法码超过另一端的法码一样,使人类的生活和世界的历史决定性地摆向一边.如果说这就表明了人性善的话,我们就在这一点上言性善,它丝毫不高远,也不玄妙,但同样能鼓舞我们对人类道德的自信心--一种恰如其分的自信心.
性善性恶问题,聚讼几千年,我们并不打算,也不认为我们在此就能提出什么胜解.因为它不止是一个事实的问题,而是常常不能不成为一个本体的问题, 形而上学的问题,甚至成为道德形上学的基石.22 相对于其它概念来说,后儒也是在"性"这一概念上用心最深,费力最巨.但是,若从规范伦理学着眼,我们仅求之于事实,取一种平实的观察, 又会觉得获得一种合理的解释并不困难,至少这种解释对我们保证一般的道德践履足敷应用,我们现在就来说这种平凡的见解.
要弄清性善性恶这个问题, 当然首先要澄清这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性", 一个是"善" ("恶"可以作为其对立面相应定义).诉之事实,那么"性"就是"生",而且应当是"刚生下来"的"生",赤子状态的"生",是尚未受到后天影响的"生".而"善"也就是"有道德",但我们要特别强调,这里关键的是要把这一"善"理解为"善"的潜在可能性, 即"道德的种子"(甚至还不是萌芽),我们也可以在这一意义上把这种"善的可能性"简称为"善端",此时的"善"相应于尚未成长的"生",也是尚未成长的"善端",而相应地也就有恶的可能性--恶端,否则就无法解释人间怎么会有罪恶,怎么会有公认的恶人.
而我们如果把性善之"善"理解为"善端",许多争执也许就可缓和或消解.我们在人的本性或天性问题上所谈的"善"、"恶"也只能是"善端"、"恶端",性善论或性恶论者使用的方法实际都是逆溯法,他们不可能从孺子判断善恶, 因为怎么能说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是善是恶,或者说所有刚生下来的婴儿是善的多还是恶的多呢,他们只能从成人的善恶状况回溯,他们也不能不回溯,因为他们是在什么是人的本性或天性的层面上解说,这样,回溯自然只是回溯其端,争论性善性恶实际上也就是争论人们与生俱来时是带有更大的向善的可能性还是向恶的可能性,问题是争论者并不一定都充分和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
由是否把"善端"视为善的问题就可分出人性论的两大派别∶如果人们认为"善端"还不是"善",人们就可得出"性无善无恶"(如王安石),"性可善可恶"(告子),甚至"性超善恶"(道家)的结论来,这三种观点实际上是可以在"善端"非"善"的意义上统一的,即它们都是"性白板说",只是道家始终坚持"白板说",而告子等却认为人以后可善可恶.如果人们认为"善端"(或"恶端")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是"善"(或"恶"),那就可得出"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 或者"性先天有善亦有恶"的"性善恶混说"(扬雄)、"性三品说"(韩愈)等等,这几种理论实际上也是可以在"善端"即"善"的意义上统一起来的,即它们都认为性非白板,善恶的可能性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是善恶, 它们的不同仅在于是从什么角度看,是强调那种可能性大, 或者摆平两者甚至三者.23而如果真正理解了"善"与"善端"的这种语义差别, 上面两种观点("性白板说"与"性非白板说")实际上也可以在互相清楚对方所说的语义的基础上得到调和.
孟子是"性善论"的坚决捍卫者,但我们从他对性善的举证实际也可以明白,他所说的"善"实际上是指"善端". 有一次,公都子列举了 "性无善无不善" "性可善可不善""性有善有不善"等好几种观点之后问孟子∶"难道他们都错了吗?",孟子回答说∶ "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谓的人性善".24 "性善论"在此实际上就等于"性可善论"了,我想,告子大概也会同意如此解释的性善论,当然两人强调的重点还是会有不同,这点我们以后还要说到.
我们上面实际上列举了中国历史上几种主要的人性观点,25我们当然不是要务以调和会通为事,而是想顺便解决一个人们常常忽视的语义问题,同时也注意到它们确有"将无同"的一面.但是,要是寻求对人性的一种概括性的解释,人们肯定不会满意如扬雄的性二元论或韩愈的性三品说,因为人性就意味着人的天性、本性、共性,就意味着要提出一种对人性的基本因素或主要倾向的解释.扬、韩仅描述事实,而我们还需要一种对事实的概括.而从道德的观点看,我们也不会总是满足于"性白板说".究竟人的善端超过恶端,还是恶端超过善端呢?我们最终将还是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而真正要以"是"或"否"的形式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看来还是会自然地倾向于同意孟子的结论,其理由巳如上述∶这一性善己由恻隐之心指示给我们.

网上有比赛视频,可以去看看。
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复旦大学VS台湾大学。

一、概念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指人刚生下来都是纯真无邪的。
人之初,性本恶,指人刚生下来都是自私的。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理论,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

全部展开

一、概念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指人刚生下来都是纯真无邪的。
人之初,性本恶,指人刚生下来都是自私的。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理论,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二、相互关系
1、性本善与Y理论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性本善是建立在Y理论基础之上,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而Y理论有四点假设:1、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2、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3、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4、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这样二者在员工本质上达成了一致,主张多用鼓励、激励方式促使员工达到目标,完成任务。
2、性本恶与X理论
类似,性本恶是建立在X理论基础之上,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同样,X理论也有四点假设:1、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2、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3、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4、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这两种观点都认为需要对员工进行约束,促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3、理论的进化过程
在20世纪初期,泰勒的科学管理即以性本恶与X理论为依据(虽然其不一定知道这样理论,但无疑也这样认为),大大加强了对员工管理,随之有人提出“经济人的假设”,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但到了后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并非经济其万全作用,员工也有社会需求,是“社会人”,这个时候开始重视对社会属性的一面,即性本善与Y理论开始兴起,很多激励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重点研究通过对员工的激励,发挥其最大生产力,强调正面引导,而不是负面限制。
4、实际应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不同情况,有着不同需求,在一些高科技行业,需要对员工进行正面激励为主,而在制造型行业等劳动力密集行业,则应该以Y理论为基础,加大惩处力度,促使员工尽量减少错误。
三、结论
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建立在不同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在某一特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在使用时要分清氛围环境、使用对象等,有的放矢,不能一概而论,只使用某一种发放,这都是错误的
都是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收起

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

全部展开

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犯道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交通规则。而根据人性本恶的前提假设,霍布斯认为必须有一个绝对的、无所不在的权威监督每个人履行道德规约。如果人性本恶,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规约,但是事实证明:人还是有善行、人还是有道德、还是有利他的行为。如果人性本恶,那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活在一个“老大哥”无时不刻不监督我们的世界当中;第二个是我们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看到一个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来,人们则说他居心不良;而我们在辩论会中建立起来的友谊都是虚假的装腔作势。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社会当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曾经产生过,但是舍己为人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而在生活当中,为善不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丽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众生永远不得渡,则已终身不作佛”的慈悲宏愿,难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证吗?刚才对方辩友谈得很多,我们就一一来检视到底善是本还是恶是本?到底善是表象还是恶是表象?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我们今天要吃西瓜,是不是先要种西瓜种子呢?如果我们种红豆、绿豆,长得出西瓜吗!所以人世间为什么这么多善行呢,当然是在人的本性中就有着善的种子嘛。那人世中为什么有恶的表象呢?很简单嘛,我们都知道我们种西瓜只要丢西瓜种子就好了吗?我们还要施肥,还要浇水啊,而且一不小心,万一再下了十几天的大雨,那么西瓜不仅长不好,而且还会烂掉。所以同样的嘛,我们在人类充满污染的环境中,我们承认有些人他虽然有善根,但是呢他长不出善果。他是长得不好,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人性中没有善的种子啊!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犯罪人到最后他们都良心发现。我们说他是良心未泯,那么想想看,如果人的良心自始就不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的话,那么我们怎样去解释人有后悔的行为呢?大家不都曾经后悔过吗?
好的,对方同学又指出了另外一点,说人的恶是因为人有欲望,人有这样的本质,那我就不懂了,为什么欲望一定带来恶呢?人有本能,人肚子饿了就想吃饭,那人跟狮子不就是一样了吗?对方同学您如何解释呢?另外我们再想一想吧,对方同学说人的本性可以教育,所以恶的本性可以教育成善,我们就来想一想,为什么人的本性可以被教育成善呢?我们说小鸟会飞,它只要学了飞就可以飞,为什么我们人怎么教,我们都不会自己飞呢?因为我们本性中没有飞的本性嘛,那么人为什么被教成行善呢?就是因为我们相信人的本性中有善性嘛。如果说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能够教成善的,那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如果人的本性没有善性为什么我们一学就知道什么是善,一教就知道怎么行善,而教怎么飞再怎么教你都不会呢?就算如果本性是恶,那到底谁来教我们,是本恶的人来教我们本恶的人吗?他们为什么要教我们呢?他们到底有什么动机,我们能够信任他吗?他们教育我们行善,孔夫子要教育我们行善,他们背后是不是有一个更大的恶的动机呢?我们觉得很奇怪,对不对?比如说吧,一个老人跌倒了,我们把他扶起来;我们来新加坡,交这么多朋友,以辩会友,我们情意真挚;我们看到非洲饥民,人人心中都有孤拯、悲哀、悯天地不悯的心情,如果说扶老人就是沽名钓誉;交朋友这是虚伪矫情……
让我们先回到对方所建构的一个恶的世界来看看这个世界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人性本恶,首先就犯了三大错误。第一大错误就是从经验事实的法则里面归纳出来的错误。对方辩友举出了人世间很多的恶事,告诉我们因此人性本恶,这是错的!为什么呢?对方辩友的立论告诉我们欲望,人是有欲望而来的。但是我们想,我方已经论证过了,欲望是有好有坏,最终我们知道了,今天对方辩友是看到人世间的恶行,某些恶行,然后告诉我们说人性本恶。那为什么对方辩友忽略了经验事实上面呈现的善行呢?人世间的很多善行,你一定听过了,有人跌在地上你把他扶起来,你在汽车上让座给老人,或者是,你定也听过无名氏的指教。这些难道不是人世间的善行吗?这是对方辩友犯的第一大错误。第二大错误,对方辩友犯的是倒果为因的错误。对方辩友借用一种经验事实的法则告诉我们说,我们有恶的果,所以导出来恶就是因。如果真的这样说的话,我们发现是什么呢?每一个人都是恶,尤其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要教育,要道德教育,你如何去教育呢?每一个人都是恶,由此来定出真正的法律,而定出的法律就是善法吗?恶人定出来的是恶法。如果你定出了法律,如何去遵循,每一个人都恶,我为什么要信任你,好像大家在这个地方,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呢?你可能在骗我,于是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戴上面具。大家互相欺骗,互相蒙蔽,这样的世界是对方辩友所建构出来的。他告诉我们由于有欲望就建构出来个恶的世界。对方辩友犯的第三个错误是什么呢?他告诉我们人性的性就是欲望,我们根本就晓得说,我方一开始就论证了,人性就是人的心。孟子告诉我们:“人有四端之心。”这是一个善的种子,我们从来没有否认过说,人世间没有恶行。你有善苗,不见得你就不会有恶行。为什么呢?我们发现了,因为外在环境,因为资源缺乏,所以我们人在无形之中会做出一些恶的行为来伤害别人,这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教育跟法律就在于纠正人的行为。如果按照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是恶行的话,你为什么去纠正它?人性本恶,人纠正的结果还是回到本。我们的人是性本善,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于是你透过道德,透过教育,透过法律,他有可能会转变为好。教育跟法律的功能就是要辅导,辅导他走上善途,于是乎,教育就在这个地方茁壮了。对方辩友举了个例子告诉我们说,原始人如何地烧杀虏掠,原始人如何地生灵涂炭。我们告诉大家的是,原始人民,他一开始那个求生的欲望,这跟本性是要区分的。因为当你如果说有五个人同时是饥饿的状态下,有一块面包在那边,一个人跑过去吃,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有人用道德来非难他。因为这个时候生存是立于道德之上的。你没有个人的生命,你没有生存的欲望,你如何来谈道德呢?所以原始人那个状况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所以,开始对方辩友犯的错误就是告诉我们说,人性是欲望,如果真的是欲望的话,人跟动物怎么分呢?人之异于禽兽者,已心就是一个本心的问题。所以我们说过人有善苗。今天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都是阳光雨露,没有错!但是有风吹雨打,因为你的风吹雨打,你的外在环境影响,你当然会做出恶的行为。所以,我们要纠正他,让他走向善的世界大同。所以,我们来看看世界上所有善行的发生吧!从历史上,从目前经验事实上面,我们发现,古往今 来,志士仁人杀身成仁,等等之类。还有目前,泰丽莎修女等等之类,甚至说,大陆发生了安徽水荒,正严法师的慈济行为,对方辩友如何来解释呢?孟子就告诉我们了:“见孺子,掉落于井”,在这么一刹那之间你都会救他,你不可能把他推下去。为什么?人的本性是善的,你不要告诉我说,原来你救那个小孩子是为了虚名。原来你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你是不得已的,你是虚假的。原来,泰丽莎修女救了你,那是一个骗人的行为。到最后,你会发现,只有浅水湾的鲨鱼才是一个大善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是一个恐怖的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我们有善根。谢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