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公的大公无私包公的大公无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1:56:01
关于包公的大公无私包公的大公无私
关于包公的大公无私
包公的大公无私
关于包公的大公无私包公的大公无私
包公 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包拯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因而博得当时和后代人民的颂扬,把他奉为青天.包拯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权势,二是为民申冤.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包拯.
不怕权势,敢于顶风办事,不是容易的事.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已用一根既得利益即特权的绳索,把官僚、贵族、豪绅、恶霸们联系在一起.要冲破这个已经编织好的、保护地主贵族利益的网络,谈何容易.但是,包拯却迎难而上.
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河的两岸,既有平民也有达官贵人的住宅.包拯任开封府尹时,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泛滥成灾呢?包拯经过调查,了解到河塞不通,不能排水的原因在于大官僚和贵族们在河上筑起了堤坝,将坝内的水面据为己有,种花养鱼,并且同自己的住宅连在了一块,成了水上花园.因此,要疏通惠民河,为民造福,只有将这些堤坝挖掉,但挖掉堤坝就会冲走水上花园.贵族们能答应吗?包拯画了地图,下令将所有堤坝与花园拆毁.有人自恃权大位显,告到宋仁宗那里.包拯拿出证据,证明他们非法建造水上花园.宋仁宗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为皇亲贵戚们说话了.这样,惠民河才得以疏通,人们免受其害.
包拯为人刚直,既不两面三刀,更不会搞阴谋.他从不趋炎附势,看颜色行事,更不说大话,假话.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他也是直言不讳,不怕冒犯皇帝.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曾冒死直谏,公开对皇帝说,我已经老了,而且没有儿子,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也不要紧,反正我不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发财.幸而宋仁宗倒也英明,没有处理包拯,反而说,可以慢慢商量.包拯又说,宫内的亲信宦官,权力太大,待遇太高,应该精简人员和开支.这当然要得罪皇帝的亲信左右,招来不测之祸.还好,皇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包拯碰上了比较开明的宋仁宗.否则,早已人头落地了.这种刚正不阿的大无畏气概,使当时的老百姓和一些有正义感的臣僚,对包拯都很钦佩.欧阳修就钦佩包拯“天姿峭直”.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出现过一件怪事:转运使王逵,向皇帝告状,告的是陈州(今属河南省)地方官任中师盘剥农民,多收钱粮.在当时人心目中,任中师廉洁,王逵贪卑,这是不是恶人先告状?所以要派人去调查.许多人都畏惧王逵的权势,不愿前往.包拯为弄清真相,为民除害,毅然来到陈州,经过调查,并且掌握了证据.包拯回到首都,向皇帝报告,对农民任意搜括,使人们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引起农民强烈不满的,正是王逵.包拯要求将王逵撤职,将多收钱粮还给农民.戏曲《陈州放粮》,就是依据包拯这一事迹,加工而成的.
包拯办案,不徇私,不舞弊,所以当时的天下百姓,男女老少都知道包拯,把他誉为救世主.他们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关节就是打通关节,意思是说,如果你没钱走后门去打通关节,也不要着急,因为有包拯替我们做主.
包拯任开封府尹时,有一天退朝回府,途中遇到一民妇.该民妇身穿孝衣,手举状纸,拦轿喊冤.包拯问她:你告谁?有什么冤情?民妇回答:状告郑州曹国舅,强抢民妇,杀夫害子;东京大国舅,袒护凶手,打伤民妇.包拯收了状纸,又将民妇带回府衙细问原由.
民妇张氏,系潮州潮水县人.丈夫袁文正,是位举人.听说东京开科取仕,便想进京赶考.于是携妻带子同往京城.一天,途经郑州城,忽听一声大喝.只见大队人马拥着一位皇亲迎面而来,这人就是曹国舅.袁文正夫妇和孩子躲闪不及,摔倒在地.曹国舅在马上看见张氏美貌非凡,顿时起了霸占之心,即以冲撞马头之罪,将袁文正一家人抓进府中.
回府后,曹国舅逼张氏成婚,欲行奸污,张氏拒不答应,并要见丈夫和儿子.曹国舅密令亲信将袁文正父子用绳索勒死,把尸体抛到后花园枯井里去.又命令使女告诉张氏,说他的丈夫和儿子已死,叫她断绝夫妻母子团聚之念,劝她与国舅成婚.张氏又哭又骂,誓死不从,曹国舅只好将张氏暂时关押在密室中,并派院公张义德看守.
张义德向来怀有一颗慈善之心,听了张氏不幸遭遇的哭诉,便萌生了搭救之念.张氏得知张义德是潮州同乡,当即跪下,拜为义父.乘夜深人静,张义德带着张氏秘密地打开后门,逃出曹府,抄小路直奔东京,想去开封府告状伸冤.
到东京后,投宿于王婆客店.王婆听了张氏诉说冤情,也为之泪下.王婆对张氏说:包拯每天早朝,等他回府时,你可拦轿喊冤.张氏请人写了状子,就去街口等候.看见一群士兵簇拥着一顶官轿来到跟前,便立即上前拦住喊冤.不料这位官员并不是包拯,而是大国舅.大国舅见状告他弟弟,大吃一惊,就又以冲撞马头之罪,指使随从将张氏打得昏死过去.王婆和张义德闻讯赶来,见张氏还没断气,连忙抬回家中救治.后来王婆亲自带领张氏守候在包拯上下朝必经之路,看见包拯官轿快到跟前时,就让张氏赶紧上前拦轿喊冤.
包拯听了张氏细说冤情后,立即派人传王婆、张义德到堂询问,证实张氏所说是事实.于是派张龙、赵虎二人星夜秘密赶往郑州,潜入曹府后花园,从枯井中取出两具尸体,运回开封府,让张氏辨认.张氏认出是他的丈夫袁文正和儿子的尸首,悲痛欲绝.包拯义愤填膺,决心惩凶除恶,为民伸冤.
包拯冥思苦想,怎样捉拿两国舅到开封府问罪.一夜未眠,想到了一个妙计,决定先捉大国舅.第二天,包拯假称有病不去早朝,皇上想亲自前往探视.大国舅因为做了违法的事,心中忐忑不安,想去开封府探个虚实.于是请皇上让他先去看一下,皇上同意了.大国舅来到开封府,坐下后问包拯得了什么病.包拯答道:“近来一桩十分棘手的案子害得我寝食不安,积劳成疾.”大国舅笑道:“是什么案子?竟然难住了包大人.”包拯十分严肃地说:“有一民妇状告郑州曹国舅抢夺别人的妻子,还杀害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后来这名女子逃出曹府,到东京遇到一位大官人,拦轿喊冤,又被打昏死过去,不知这位大官人是谁?”大国舅哑口无言.包拯传张氏到后堂问话.张氏指着大国舅说:“就是这位大官人将我打昏死过去.”大国舅否认.包拯又传王婆、张义德等见证人到堂作证,大国舅只好承认.包拯立即命令关闭府衙,将大国舅和随行人员关在府中,以防走漏消息.包拯看到从随行人员身上搜出大国舅图章,顿时计上心来.于是叫书吏模仿大国舅字体写了一封家书,说老母郡太夫人病重,请二弟速来东京,并盖上大国舅的图章.派人连夜赶往郑州,送到曹府.曹国舅看到是哥哥的来信,信以为真,马上动身前往东京开封城.包拯命令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持皇上御赐尚方宝剑,在曹国舅进京必经路口等候,将曹国舅和亲信捉到开封府大堂,将两国舅关进牢中.
曹母郡太夫人听说此事,急忙进宫告诉曹娘娘.曹娘娘偷偷打出宫门来到了开封府,当面向包拯求情.包拯说:“国舅违法犯罪,应当依照法律处置.娘娘私自出宫,明天我上奏皇上.”曹娘娘悻悻地回宫了.郡太夫人只好亲自向仁宗说情.仁宗派大臣去开封府劝说包拯饶恕国舅.包拯事先知道了,于是贴出告示:为国舅说情者,与国舅同罪.各位大臣便都不敢去说了.包拯下令将曹国舅押赴法场,立即斩首,大国舅则还是关在牢里.郡太夫人大哭,恳请皇上赦免大国舅,皇上答应了.包拯义正严词地对皇上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赦免大国舅,而不赦免别的人,不合理又不合法.如果这样做,以后谁还会相信皇上,相信法律呢?”王丞相也说:“包拯言之有理.”皇上无言以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包拯处死大国舅.
二、不谋私利
包拯一颗为民之心时刻留心民生疾苦,他曾说:“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只有一心为民、减轻百姓负担,才能长治久安,利国利民.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包拯奉旨调任端州(即今广东肇庆)知府.任职三年里,包拯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百姓.当时的端州, 每年都会暴发洪水, 导致传染病流行.包拯到任后,发动群众在城区开挖状如七星的七眼水井,水质清洌、甘甜可口.百姓的饮水问题解决了,传染病也控制住了.人民饮水思源,将这七口水井称为“包公井”.包拯还开渠筑塘,筑城墙建围基,开办了端州第一个交通邮政总站,兴建星岩书院 (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建造大型粮仓,做了许多深受百姓称赞的好事.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包拯在端州任上,曾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为官者清廉,才能为民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理应铲除.
这也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早在庐州家乡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了靠山.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
包拯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他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墙壁上: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就是说,如果有贪赃枉法的,就不准回家,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不遵从家训的就不是包家的子孙.包拯对自己更是从严要求,从不谋取半点私利.
古端州以砚闻名,“端砚”被列为朝廷贡品.当时到端州任职的许多官员都额外征收端砚,用于私自收藏和迎来送往,有的甚至肆意加征几十倍,使砚工们苦不堪言.包拯一上任便改革积弊,明令禁止超征,并声明自己“绝不带走一块砚”.除上贡朝廷之外,多产出的砚台,砚工们可以自由买卖.这道命令一出,砚工们无不欢呼雀跃.
包拯离任时,端州空巷,民众扶老携幼沿江相送.船行至西江羚羊峡口的成洲,忽然狂风大作,浊浪滔天.包拯心中有疑,难道行李中有贿赂之物,违背了到任时“不取民物”的诺言,以致于天地不容?于是下令停船搜舱.果然,在行李中发现了一方精美端砚,是端州的砚工们在包拯多次拒收后,为表感激和爱戴之情,悄悄放在船舱中的.包拯问明原委,当即对沿江百姓拱手致谢,然后将那方端砚掷入江中.一时间,江面恢复风平浪静.
嘉柏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作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包拯死后,其威名传播四方.有一个少数民族官员,归顺了宋朝,他对宋神宗说,我听说包拯是忠臣,我没有别的要求,请准许我改姓包.宋神宗同意了,将他的姓名改为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