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包拯的廉洁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9:43:00

谁知道包拯的廉洁故事
谁知道包拯的廉洁故事

谁知道包拯的廉洁故事
传说中的包公简直是个神,任何复杂的案件,经过他的审理,总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问下,总是原形毕露.他明察秋毫,摘奸发覆,洗冤雪枉,因而赢得“包青天”的称号.一部洋洋洒洒、50余万言的《包公案》讲述了包公许多精彩的断狱故事.其实,这些断案故事绝大多数都是后人虚构添加的.
确实见于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的断案只有一件,就是他在天长县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如果让那个农民把牛杀了,就触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会进一步告发.所以包拯叫那农民回家把牛杀了,借以引诱割牛舌者前来告状.此计果然很灵.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机智.
包拯在历史上当然不至于只断过这上个案件,可惜其他的案例在史书上没有留下记载.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是时时事事都能做到“明察秋毫”的.他也不过失误,有过被人愚弄的事情.历史上倒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在他任开封府知府时,有个人犯了法,按法律规定,应当杖脊.于是犯人贿赂了包拯身边的小吏.小吏深知包拯的性格,乃对那个罪犯说:“明天你见到包大人,他必定先交给我审问,你别的话不要说,只管喊冤自辩,我自有办法.”第二天,罪犯来见包拯,包拯果然吩咐上小吏审问.罪犯按照小吏的提示,只是喊冤,自辨不已.这个小吏故意装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大声呵车斥道:“少废话,给我老老实实地受杖!”包拯生平最恨以强凌弱,如今看到小吏这样狐假虎威,不禁大怒,当场将小吏打了17杖,而对那罪犯却从轻发落了.包拯这样做,其目的是想压一压小吏的气焰,殊不知却中了小吏之计,为他所卖了.
传说中的包拯家世清贫,命运偃蹇,生下来就是个“黑漆漆、亮油油”的小儿,被父母遗弃.幸蒙兄嫂怜爱,将其抚养成人,并聘请恩师,教悔他一举成名.这也不符合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年、少年时代,深受父母恩爱和教养.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所以史书上说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正因为他孝顺父母,故在他29岁中进士后,竟辞官归里,颐养双亲,以终天年.直到先后给父母送终,并且守制满期后,包拯才出去做官.先任天长县知县,后又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名砚——端砚,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由于过粗官吏大量贪污,每年进贡端砚数不断增加,人民不堪负担.包拯上任后,下令只按规定数进贡,任何官员不得加码、贪污,一扫往日贪风,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而包拯自己后来在离任时,连一方端砚也没有带走.
包拯的廉洁无私、受到人们的赞赏.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包拯被调往京城任监察御史,这虽没有多大实权,但包拯能够尽职尽责,对宋朝的内政外交提出许多批评和建议.三年后,包拯调任三司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掌管全国户口和税务.他曾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后来的省)的财政、监察事务,工作干得很出色,故两年后又升为户部副使.
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无权.包拯又称包待制,就是由此而来.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这倒是很重要的职务,可以指出朝政的种种弊病.在此任上,他曾多次抨击不法的权臣,而且对时政提出种种批评和建议.然而包拯在此任上并未干多久.两年后,包拯被改命为龙图阁学士,龙图阁是皇家“图书档案馆”,这也是包龙图这一称号的由来.龙图阁学士是个虚衔,包拯带着这个虚衔又先后在河北、庐州、池州、江宁等地任地方官,十几年后他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在开封府任上,他只干了三年,就升为权三司使之职.第二年又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传说中说包拯是宰相,甚至是首相,人们呼之为“包相爷”,恐怕就是据此夸张而来,其实包拯从未任过宰相.
不过,此时包拯已是年过六旬的垂垂老翁了,两年后,包拯就病死在开封.弥留之际,仁宗还亲临包拯府第看望.包拯死后,宋朝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所以人们也称包公为“包孝肃”.
包拯无论在什么任上,也确实能做到不畏权势.他最受到百姓爱戴,还是在开封府任上.因为在此任上,他经常直接处理百姓中的事情.据历史记载,他在任开封府知府期间,有两件事比较突出:
一是简化了民众告状的手续.当时尽管朝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一个平民百姓要想告状,还是难于上青天.不但手续繁多,机时且根本见不到长官的面,这就为那些奸吏豪强舞弊创造了条件.包拯到开封府上任后,作出新规定:大开官衙正门,凡是告状之人,都可以进去直接见官,当面陈述案情,任何人不得刁难.这一改革,深受百姓欢迎.
二是疏通惠民河.开封城内有一条惠民河,河两岸既有平民百姓的住宅,也有达官贵人的府第.一年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包拯经过调查,发现河水泛滥,在于河流淤塞不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一些达官贵人在河上筑堤修坝,将坝内之水据为己有,种花养鱼,并和自己的住宅连成一片,建成水上花园.要疏通河流,必须拆毁堤坝,冲走水上花园.包拯不顾达官贵人们的反对,毅然下令将所有堤坝和花园拆毁.虽然后来权贵们告到仁宗那儿,由于包拯做得完全正确,仁宗也只得缄口不言.
正因为包拯敢于为民作主,不畏权贵,所以京城流传一句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尽管百姓打不通关节也不要紧,因为有包拯为我们做主.
但是,包拯毕竟权力有限,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法力无边,凭着皇帝赐给的三口“钢铡”,可以“先斩后奏”.因为当时宋朝法律规定,该判流刑和死刑的罪犯,地方上是无权判决的,必须上报中央审批,经皇帝钦定后才能实行,任何人包括包拯在内都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包拯也从来没有所谓权威无边的三口“钢铡”.而且宋朝的死刑执行方式也只有斩、绞二种,尽管后来出现过“凌迟”(即千刀万剐),但也是极个别的特例罢了.
历史上的真包拯确实大公无私,做了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已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赃,死后不得葬进包家祖坟.所以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心中的清官偶像也就不奇怪了.
有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芳.这就是清正廉洁、万世景仰的包拯.在宋代,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包公出生于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庆),扬名于开封.然而如今关于包公的故事大都来自开封.有几人知晓包公与广东肇庆的历史渊源——包公于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长官,当时他42岁,是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
包公主政端州3年,政声斐然.他因地制宜,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他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他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这几件大事,是包公为端州成为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而作的筹划与贡献.包公主政端州期间,还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而在端州流传最广的一件事是包公“不持一砚归”.当时端州出产的砚十分珍贵,被作为献给皇帝的贡品,实行限额开采.过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进贡”名义层层加码掠夺百姓,而包公离开端州时,却“不持一砚归”,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包公在端州不仅政绩突出,还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其中,七星岩的题字是现在仅存的包拯手迹,弥足珍贵.
所有这一切形成了独特的“包公文化”.“包公文化”不仅是宋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史研究上很有价值,还在岭南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广东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虽坐拥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肇庆长期以来却开发利用不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曾多次指出,包拯在开封府1年零3个月名扬天下,在肇庆为官3年而世人知之甚少.在建设文化大省的今天,肇庆市明确提出了以“包公文化”为切入点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肇庆正在抓紧开发与“包公文化”相关的砚洲岛以及端砚文化,恢复包公府衙,出版《包公兴端州》一书,创作拍摄电视连续剧《包公端州传奇》,与开封、合肥联合开发“包公文化”旅游线路,等等.可以相信,擦亮“包公文化”品牌,将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写下光辉的一页.
 记者目击
砚渚清风今犹在 包公胜迹处处寻
在迷茫的烟雨中,沿途的木棉花开始零落,记者一行来到肇庆,我们的脚正踩在近千年前包公执政的地方,我们寻访了包公祠、包公井、包公楼、包公府衙、砚洲岛等,寻找包公在端州执政时期的遗迹.“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当年包拯心中奔涌的诗思,在今天同样很有意义.
包公祠
清忠福绩著端州 正直遗型传稗史
巍峨挺立的包公祠在周围村庄的反衬下格外醒目.高耸的牌坊、别致的山门、雄伟的大殿及配殿,亭、台、楼、阁、廊、井浑然一体,透露出古朴大方、庄严肃穆,还夹杂了些许岭南古建筑的风韵.
步入主殿,但见正中是金色的包公坐像,一派伟岸威严,旁绕四虎将立像,备显英姿.两旁的配殿,陈列着有关包公在端州“丹心明志、挖井除疾、筑堤修路、兴教办学、为民伸冤”等几幅壁画,记载了包公在肇庆的政绩.
据肇庆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眼前这座包公祠重建于新千年之际,成为怀“青天”,寄嘱托,诉心迹,祈平安的去处.
包公祠陈列着后人赞颂之诗词、楹联,这里还不断举办有关包公的文化艺术活动.
砚洲岛
贤明正直万民景仰颂青天 维德清廉一砚不持留圣迹
砚洲岛位于肇庆市之东,羚羊峡出西江下游之江心,面积达6平方公里.近年这里开始发展旅游业,开发“砚洲沙滩度假村”.度假村有河滩近2平方公里,风景如画.滩上金沙闪烁,绿树婆娑.西望羚羊峡,碧波千里,端水悠悠,让人不禁联想起砚洲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据传,包公离任时,端州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一些名流、士绅携物相赠,都被包公一一谢绝.官船在一片赞扬声中解缆沿西江而下,不久就到了羚羊峡.本来风和日丽,天色晴朗,但这时风云突变,乌云翻滚,浊浪排空.包公感到事有蹊跷,便命家人包兴把随行人员叫来查问.随从书僮忽然跪下:“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禀告,离开端州之前,绅士徐乐天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件,因小的认为是小事,没有启禀,私下替大人收了,现放在船上.”包公一听,当即命令书僮从速将砚取出,果然是方好砚,外包黄布袱,砚身雕龙刻凤.包公一拿端砚到手,旋即抛到了江里.说也奇怪,砚一落江,顿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随后,就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了一片沙洲.包裹端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一片黄光,后来成为沙滩.这便是传说中的“砚洲”和“黄布沙”.
包公“不持一砚归”之说,在《宋史•包拯传》中确有记载.
包公楼
空中气象清新楼有三层高百尺 世上风波如此囊无一砚竟千秋
包公楼坐落于砚洲岛东部,在茫茫的田野中,楼宇巍峨,蔚为壮观.包公楼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四年,是洲人合力募捐所筑,原称“包公祠”,楼层3叠,四合院式建筑,四周环以墙,后植以木.到了清同治七年,年久失修,将原楼3叠改为两层,后来终因风霜侵蚀、于1984年被台风摧毁.
新建的包公楼于1990年告竣,1995年砚洲管理区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扩建.步入包公楼,第一进为微孝肃牌坊,前面为放生池.第二进为大门口,横额有“包公楼”3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穿过牌坊,内有包公楼主楼建筑及浩然亭、南北厢廊、天井、聚宝塔、五义桥等,楹联、匾额、钟鼓、神台、香案、宫灯等陈设俱全.在首层殿堂正中,端坐包公圣像,铁面包公威严表情让人肃然起敬.
包公井
江水何如井水清 一挖甘洌福斯民
在肇庆市区一处尚未落成的宿舍建筑工地的角落,我们找到了被石灰墙围拢的一口包公井.路过此地的一位老者告诉我们,由于担心建筑工地落下杂物污染井水,市里派人搭了这间小小的石灰房.井口被井绳多年来勒下的痕迹,依稀透出历史的气息.
当年包拯莅临端州时,洪水肆虐,瘴疠横行,居民因饮用西江水和沥湖水常导致瘟疫流行.对此,包公牵挂于怀,直到游览惠能井时受到启示,后来就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开凿了7口井.而我们见到的这口井是7口包公井中仅存的两口之一.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井水仍然清澈甘甜.
据清代张渠《粤东闻见录》卷“井水”条云:“肇庆昔有7井,包公守郡时凿.内五外二,以象七星.”但如今,7口“包公井”只剩下龙顶岗井和今米仓巷高要市委宿舍大院内的一口井.而据张渠记载:“各署日需岭峡泉,雇夫舟运,穷日之力而往返.论者谓幽溪邃涧之水,饮之消人肌体,不如浚治龙冈旧井,多益而省费.”可见历史上包公井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在不少史籍中对于包公井水的“泉清滑甘”、“食无患害”、“端州之人咸受其福”都有记载.
包公府衙
星岩朗曜光山海 砚渚清风播古今
肇庆的宋城墙经历千年风霜仍然屹立不倒,在全国来讲,除了江西赣州的宋城墙,别无他处.在古城中心,我们看到了供奉宋徽宗御书的丽谯楼,御书“肇庆府”3个瘦金体大字笔力遒劲.环顾四周,密密麻麻的居民建筑已经将古宋城的痕迹掩埋,而我们身后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是当年包公办公的地方——包公府衙.
据史料记载,包公府衙始建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内有10多座建筑物,形成独具岭南特色的园林建筑群;中央为大厅,西有枕书堂,东有清心堂,周边有相魁堂、节堂、敬简堂、双瑞堂、秋霜堂、宅生堂;大厅西侧建有菊圃,行10多步即见有轩,轩前垒土为山,砥石为基,书榜曰:“烂柯洞天”,左有包公井,西北还凿有洗砚池.如今,这些早已被岁月尘封,但是包拯当年写在府衙中央大厅墙壁上的那首明志诗《书端州君斋壁》却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包公当年的意气风发: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燕雀喜,草尽兔狐愁.
往哲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康定元年,42岁的包拯自扬州天长县知县,以殿中丞知端州.任端州知州,是包拯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在政治上步入了成熟阶段.他深知做官难,要上忧其君,下忧其民,都非易事,所以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为政宗旨,这成为他的一篇施政纲领,更成为他一生为官的政治准则.他在入宦之初,即宣告“清心直道”,可见志向高远.他以毕生时间践行了这个宣言.而这篇《书端州君斋壁》是包公一生仅存于史册、流传于后世的惟一诗篇,诉说了包公和端州不解的渊源.
在不久的将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搬迁,在原址上将原样恢复包拯府衙,突出披云楼、丽谯楼的景观效果,重现当年包公执政的风采.
包公生平及贡献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29岁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由天长县令调任端州知州,任职3年.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任开封知府.后任京官枢密副使.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病逝任上,终年64岁.死后追授礼部尚书.
包拯在端州掌政3年,甚有政绩.
治理水患 为民兴利:宋时西江水患频繁.每当洪水季节,端州城郊变成泽国.包拯到任后,继前人在城西、城东扩筑西江堤围,与城墙连成一体,把西江河水堵截在城南主河道上.同时,指导民众在城郊开渠、凿池,改造沥湖(今称星湖),排渍水、筑鱼塘、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在城内打井7口,改变居民历年来饮用江河水或沥湖水的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
储粮备荒 兴文办学:在今城内中衙巷与米巷之间,兴建丰济仓,以储粮备荒.为了纪念包拯建粮仓,端州人民把丰济仓所在地命名为“米仓巷”,沿用至今.在宝月台兴建星岩书院,是为端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
为政清廉 品德高尚:传说中的“不持一砚归”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参考资料:http://www.book371.net/BooK/2201/html/1083794/,http://www.zq.net.cn/HumanCultur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