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等十五首诗的写作背景!《鹿柴》王维《剑客》贾岛《梅花》王安石《渡汉江》宋之问《闺怨》沈如筠《山中》王维《秋风引》刘禹锡《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雨晴》王驾《夏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3:37:07
鹿柴等十五首诗的写作背景!《鹿柴》王维《剑客》贾岛《梅花》王安石《渡汉江》宋之问《闺怨》沈如筠《山中》王维《秋风引》刘禹锡《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雨晴》王驾《夏意》
鹿柴等十五首诗的写作背景!
《鹿柴》王维
《剑客》贾岛
《梅花》王安石
《渡汉江》宋之问
《闺怨》沈如筠
《山中》王维
《秋风引》刘禹锡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
《雨晴》王驾
《夏意》苏舜饮
《新晴》《东栏梨花》《秋江》《菊花》《咏柳》
十五首诗的时代背景!( ⊙ o ⊙
鹿柴等十五首诗的写作背景!《鹿柴》王维《剑客》贾岛《梅花》王安石《渡汉江》宋之问《闺怨》沈如筠《山中》王维《秋风引》刘禹锡《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雨晴》王驾《夏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也许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象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墓
在县城南郊安泉山.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现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
贾岛(公元779-843),字浪仙,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唐代著名诗人.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贾岛61岁时迁来普州(今安岳县),任司仓参军.他到任后,曾组织讲学.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曾写出《夏夜登南楼》诗:“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此外,还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书》、《送僧》、《原上草》、《咏怀》等诗篇,均为贾岛在南楼写成.唐会昌三年(843),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全山麓.他的朋友苏绛为他写了“贾司仓墓志铭”,记述贾岛生平、死、葬日期和地点等甚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安岳县令徐观海(浙江钱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诗亭”.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至今尚存.
尘缘未绝说贾岛
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
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中了进士.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姚合《寄贾岛》)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贾岛因带着一肚皮牢骚出家,所以虽身在佛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他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佛国无边,何处不可修心养性?然而他却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他为人非常执著,一旦向前,就不易回头.无论是为僧,还是还俗,都富有挑战性.
他是苦吟诗人,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烦.据说曾出了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当时秋风萧瑟, 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 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市长”大人车马,被拘一夕.一次是去访问李凝幽居,于驴背上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 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未定.神思恍惚,结果又撞上韩愈的车马.传说虽不完全可信,但他那份痴迷,则是有根有据的.他时刻想推销自己.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气冲斗牛,一副侠胆.其实他骨瘦如鹤,气短力微,只不过借剑喻己,想人赏识罢了.唐代的举子要想在科场上显露头角,往往要疏通关节,寻找坚强的靠山.而他出身微贱,朝中无亲故,缺乏外援,所以他恨这个社会的不公.他认为自己没有出路,是因受到公卿的压抑所致.他从裴度庭院经过,吟道:“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题兴化园亭》)裴度平定叛乱有功,封晋国公.他聚敛甚多,长安有高第.贾岛一见,火从内发,故作诗嘲之.他蔑视权贵,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及第后,他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闻人吟诗,便循声登楼,见案上诗卷,便取来浏览.贾岛在后面,一手夺走.他不认识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鲜食美服,哪懂这个?”事后十分紧张,伏阙待罪.朝廷给他一个长江县主簿的小官,将他贬出长安.唐代有两位诗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诗云:“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李克恭诗云:“宣宗谪去为闲事,韩愈知来已振名.”
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也是诗人.当时两人一道出家.贾岛耐不住寂寞,杀了回马枪;而无可仍在合掌向佛.贾岛还俗时曾有约,将来仍出家,可一落尘网便被裹住. 无可写诗提醒他,不要忘约.贾岛说,我怎么能忘啊? “名山思往,早晚到嵩丘.” (《寄无可上人》)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送无可上人》)他对佛门的清静,仍怀向往之情.但说是说,行动是行动,这两者充满矛盾.
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精品.韩愈赠诗云:“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故生贾岛著人间.”贾岛与孟郊齐名,影响深远.但他的一生,贫困潦倒,官微职小,禄不养身.死之日,家无一钱,只有一头病驴和一张古琴,教人为之一叹:他是否感到此生值得,含笑而去,或是后悔还俗,不如诵经?这就不得而知了.
贾岛的创作态度
现时北京市所属各区、各县,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数以百计.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就是唐代的贾岛.
据《旧唐书》、《全唐诗话》以及苏绛为贾岛写的墓志铭等的记载,贾岛是当时范阳郡的人.唐代设置的范阳郡,包括现在的大兴、房山、昌平、顺义等县.这一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幽燕之地,英雄豪侠慷慨悲歌,成了传统的风气.正如贾岛在一首题为《剑客》的五言绝句中写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位诗人显然想借此来表达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们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无疑问,写“僧敲月下门”当然比“僧推月下门”的句子要好得多.这几乎已经成了讲究炼字的一个最寻常的例证.可是,懂得这样一些起码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难道就可以称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诗人了吗?问题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否则,成为一个大诗人也太容易了.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象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
贾岛有许多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渡桑干河》的诗写道:“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于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却很平易.这样就显得诗意含蓄,使读者可以反复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两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写尽,读起来就反而没有意思了.在贾岛的作品中,象这样的例子太多,我简直不知道应该举出什么例子才更好说明问题.
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韩愈非常赏识贾岛的作品.《全唐诗话》记载韩愈赠贾岛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虽然有人说这不是韩愈的诗,但是这至少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贾岛的评价.后来的人常常以“险僻”二字来评论贾岛的诗,那实在是不恰当的.
尽管人们也能举出若干证据、说明贾岛的诗对于后来的诗坛发生了不良影响.比如,宋代有所谓江湖诗派,明代有所谓竟陵诗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间流行的诗体,一味追求奇字险句,内容贫乏,变成了形式主义.如果把这些都归罪于贾岛的影响,我以为这是不公平的.各个时代诗歌流派的优缺点,主要的应该从各该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中寻找根源,前人不能为后人担负什么责任.贾岛的创作态度是很严肃的,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假若有人片面地和表面地模仿贾岛,以致产生了坏诗,这怎么能叫贾岛负责呢!
郊寒岛瘦
苏东坡这个人挺有意思,他并没有象欧阳修《六一诗话》和尤袤《全唐诗话》那样的诗话行世,却经常有关于诗文的观点一鸣惊人.诸如"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杜诗、韩文、颜书,皆集大成者也."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郊寒岛瘦"也是他提出的,而且概括得也是如此的准确、生动和形象.
"郊寒岛瘦"缘何说起,当然由孟郊贾岛诗风而来,主要是指他们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狭隘的格局,穷愁的情绪和苦吟的精神.两人都是一生不曾做过什么象样的官,孟郊本人性情耿介,是个不善与别人往来的人,考了三次之后才于五十岁时中了个进士,得到一个可怜的小官位.但他平时总爱将时间花在饮酒弹琴交友赋诗上面,不理政务,最后竟由别人代他的职,自己拿着半俸回家,过上了"一贫彻骨,裘褐悬结"的清苦日子.他的诗作因此而愈见其"寒",如: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春色烧肌肤,时餐苦咽喉.倦寝意蒙味,强言声幽柔.承颜自俯仰,有泪不敢流.默默寸心中,朝愁续暮愁.(《卧病》)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夜感自遣》)贾岛曾作过和尚,算是个"诗僧".《唐才子传》说他居京三十年,屡试不中"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虽然穷成这样,仍不掩贾岛其性情中人的一面.有一天,宣宗微服私访来到贾所在的寺中,闻楼上有吟诗之声,遂移步上楼,见案上有诗便展卷流览,贾岛不认识皇上,劈手将诗卷夺过,声色俱厉,冷言嘲讽.幸亏皇上有风度,自己下楼一走了之.后来,贾才发觉事情不对,吓坏了,忙跑到宫前请罪.倒使皇上感到惊讶.这段故事太象演绎,不大靠得住,但却颇可见贾岛的脾气秉性.
孟郊和贾岛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所以在他们的诗中,象"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孟郊《怨诗》)"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泠.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贾岛《戏赠友人》)事情就是这样,"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因为诗人长年生活在穷困之中,所以才可能深入地接触社会,其诗才更见性情和艺术.虽然,孟郊在考取了进士之后也曾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豪情,也写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种亲情至上的千古名句,但是这些毕竟不是他的主旋律,"郊寒"才是他的主色调.请看他这样写怀乡的情绪:"愁人独有夜烛见,一纸乡书泪滴穿";他这样写世态炎凉:"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他这样写情感世界:"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他这样写自然的萧疏:"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这才是孟郊的风格特色.《临汉隐居诗话》中说他"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观其句法、格力可见矣.其自谓'夜吟晓不休,若吟神鬼悉.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贾岛虽不如"郊寒",却也有其鲜明的个性.他写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超脱闲逸的诗,也曾流露出"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这样昂扬的豪气,但他的诗却多是靠"苦吟"而成的,所以仍旧显得面窄而雕琢.他自己对此是这样描述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关于贾岛,最为流行的故事就是"推敲"的典故.据说他成日沉缅于雕词琢句之中,有一天竟然冲撞了京尹兆韩愈的车队,被左右拿下,推到韩愈面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所以才冲撞了大人.原来他当时正在潜心琢磨"鸟宿池边树,敲月下门."中的动词"推",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见怪不怪,停下来想了半天方说"敲字佳."从此交上了贾岛这个布衣朋友,还"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其实,这两个字都是可以用的,只不过用了"敲"就具有一种声音的美,更能衬托出夜深人静时的意境.
因为孟郊与贾岛平时做诗,总爱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地遣词造句,加之以上所提及的诸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诗作中具有"寒瘦窘迫"的风格也是自然的事情,他们都堪称中国诗史中的"苦吟诗人".所不同的是,在当时孟郊乃"五古"大家,而贾岛为"五律"的领袖. 梅花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树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ī bù shì xuě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作者背景
见《元日》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凌寒:冒着寒冷气候.
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古诗今译
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名句赏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bū)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誉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宋之问《渡汉江》赏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分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我不是特别清楚!请另寻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