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道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是否殊途同归?我目前只想知道佛、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事件.不要解释什么是佛、什么是道啊.呵呵.谢谢大家的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1:16:36
佛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道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是否殊途同归?我目前只想知道佛、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事件.不要解释什么是佛、什么是道啊.呵呵.谢谢大家的细
佛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道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是否殊途同归?
我目前只想知道佛、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事件.不要解释什么是佛、什么是道啊.呵呵.谢谢大家的细心解答!晚辈学习了.
佛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道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是否殊途同归?我目前只想知道佛、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事件.不要解释什么是佛、什么是道啊.呵呵.谢谢大家的细
佛教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占统治地位,婆罗门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婆罗门教奉行种姓制度.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分化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阶级,婆罗门掌握宗教领域,尤其是祭祀活动,刹帝利袭军政,吠舍经营商业和手工业等,首陀罗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3].
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出身于释迦族,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ū),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在母亲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于兰毗尼园无忧树下.降生七日后,母亲过世,由姨母大爱道抚养成人.29岁时,当他视察子民的时候,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虽然不断沉思,但不得离苦之道,于是离开皇宫,遍访名师,苦修6年.35岁,在菩提树下禅定49日,战胜天魔的威胁、诱惑而悟道,成为佛陀.
在鹿野苑开始以四圣谛之说,口传佛教,在45年内度化了众多弟子.80岁时肉身去世(称为“入灭”).
佛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发生在释迦牟尼入灭(称为“佛灭”)后不久,有大迦叶主持,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名被认为已经证得罗汉果位的僧人(五百罗汉)确立最初的佛经体系.此次集结由迦叶主持,阿难负责诵出经藏(修多罗藏),优波离负责诵出律藏(毗尼藏).[4][5]
佛教经典的第二次结集据记载发生在佛灭后百年.[5]根据南传佛教《岛史》的记载,是由于毗舍离比丘违反十种戒律的规定(十事),为此集合了七百名比丘讨论十事是否符合佛法.讨论的结果为“十事”非法,七百比丘并在此后合诵经典.同时,毗舍离僧人为代表的人数众多的僧人也集合了一万人,并进行了自己的集结,称为大集结.由此,并引起了佛教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由于是佛教僧团的第一次重大分裂,故称为“根本分裂”.以上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前身所进行的集结一并被称为第二次集结.
部派佛教时期主条目:部派佛教
自从第二次结集后,佛教分化为大众部与上座部两大部派,史称“根本分裂”.[6]上座部是一些长老所支持的学说,属于正统派.大众部则是众多僧侣所信奉的.[7]后来随着教徒对戒律、教义见解的差异,两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约持续到西元一世纪前后,佛教主流慢慢形成大乘佛教为止,此即所谓的“枝末分裂”.[6]大众部先后发展成为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和北山部等.上座部则分裂出一切有部、雪山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和经量部等.[8]
孔雀帝国阿育王时期
婆罗米文石柱阿育王敕令碎片
在阿育王时期,佛教在孔雀帝国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播参见:孔雀王朝、阿育王及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并没有把佛教定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他教派.[9]为了扶持佛教,他投入了大量金钱,护送大量僧人到印度各地传教,并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这些佛塔都供奉著舎利.百姓都认为兴建这些佛塔是积德行善,造福百姓.后来,阿育王子女相继出家,佛教也开始传播到斯里兰卡与孟族地区.[10]
第三次结集的记录仅保存在南传佛教的文献中,没有其他资料可供印证,故有学者对这次集结持怀疑态度.根据南传佛教的资料,这次集结发生在阿育王时代,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集合了一千名阿罗汉,历时九个月,并成立了《论事》这部典籍.根据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这次集结的成果可知的仅为《论事》的成立,故即使在历史上存在这次集结,其范围也仅在部派内部,且根据对《论事》的研究,若存在这次集结,其时代当在公元前二世纪.
大乘佛教时期贵霜帝国时期是佛教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间,此时佛教分离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贬称以前各派教义为小乘佛教.但是迦腻色伽一世对佛教采取大小乘兼容的政策,其中世友就是小乘佛学家,马鸣则是大乘佛学家.
贵霜帝国:第四次结集及贵霜帝国
根据玄奘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末所附录的诗,佛灭后四百年在迦湿弥罗,以迦腻色迦王为施主,由肋尊者主持[11]召集五百阿罗汉集结三藏,即为《优婆提舍论》注释经藏,为《毗奈耶毗婆沙论》注释律藏和为《阿毗达磨毗婆沙论》注释论藏,其中论藏部分(对法)便是《大毗婆沙论》.完成后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牒,以梵文镂刻笔录,建塔珍藏,另外把手抄本远送各地以作流传.这次集会,有学者称为第四次结集.[12][5]
笈多王朝及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时印度教兴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发展,大臣和将领就有信奉佛教及湿婆教.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由鸠摩罗笈多一世修建,其后成为笈多文化的学术中心.遗存的佛教建筑以阿旃陀石窟及爱罗拉石窟为经典.前者位于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奥藩加巴德县之阿旃陀村附近,开凿于瓦古尔纳河谷的花岗岩壁上,共二十九个洞窟.于公元前一世纪至650年间建成,当中有四座佛殿及二十五座僧房,充分表现印度风格.室门依地势建造,上有飞檐雕楣,下有石柱林立,有各类壁雕,多来自佛教传说,然而却洋溢生活气息.爱罗拉石窟距奥藩加巴德十六公里,建于三世纪,完成予1300年,包括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三种宗教庙宇,香火不断.
波罗王朝
波罗王朝以其对佛教的支持和庇护而闻名;该王朝是最后一个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在波罗王朝中后期,印度西部的佛教已经被伊斯兰教入侵者消灭,只在东印还得以留存.历代波罗国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所谓“波罗七代护法”),他们长期出资建设北印著名的佛教综合大学那烂陀寺和超戒寺.其中以研究密宗为主的超戒寺是波罗王朝国王达摩波罗主持修建的,据说规模比笈多王朝时修建的那烂陀寺还大.达摩波罗还建立了另一座密宗大寺飞行寺.这几座宏伟的佛教研究机构都在12~13世纪的穆斯林入侵时期被彻底毁灭.波罗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佛教的传播北传佛教主条目:汉传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和越南佛教
北传佛教,又称“汉传佛教”,现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尔后传入朝鲜半岛、日本等处,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发扬者.因为中国的影响,汉传佛教将大乘佛教的教义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在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
佛教传入越南的时间最早大约在汉献帝初平年间.根据《佛祖通载》卷五说,“会灵帝崩后,天下扰乱,独交州差安,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辟谷长生之术.牟子常以五经难之.”根据《梁高僧传》卷一的《康僧会传》:“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趾.会年十余岁,二亲并终,至孝服毕出家.”“笃至好学,明解三藏.”[13]
藏传佛教主条目:藏传佛教
拉萨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开始于西元四世纪中叶,藏王拉托托日年赞的时期开始在西藏出现佛教三宝所依和供奉.西藏的松赞干布藏王先后娶了尼泊尔毗俱底公主(布里库捉,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女儿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释迦牟尼像、珍宝、经书、经典360卷等作为嫁妆.同时也从尼泊尔和迦湿弥罗等国引进诸多经书,佛像和佛塔.[14]在他的两个妻子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并且在拉萨兴建了大昭寺与小昭寺.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寂护大师及弟子莲花戒入藏,逐渐奠定藏传佛教的基础,但此时仍有许多人反对.后寂护大师返印,敦请莲华生大士由印度入藏,传入密宗,折服了原来盛行的苯教,佛教于是得到了弘扬.
寂护与莲华生大士入藏之后,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据现存的登嘎尔目录(布敦认为是赤松德赞王府所编),当时译出的大小显密经律论有738种(内从汉文转译的32种),故当时佛教流传是很兴盛的.此时建立的,称宁玛派,又称旧派.
当时又有唐朝禅师摩诃衍(Mahayana),藏文称其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宏扬禅宗,后与莲花戒辩论失败,赤松德赞下令不得再修顿门法.[
在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朗达玛灭佛,曾有一段时间(公元842-978年)佛教沉寂了.后来由图波特多康二区地区再度传入,藏传佛教又得复苏.在朗达玛灭佛后,因经典散失,开始有人发掘编辑旧有保留的佛经,称为伏藏,根据前弘期旧译经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称为宁玛派,又称旧派.而在朗达玛灭佛之后,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译的经典,称新译.西藏史上称朗达玛灭法之前为前弘期,之后由大译师仁钦桑波重兴的佛教为后弘期.此后印度的佛教学者,特别是遭遇变乱时期的那烂陀寺、超岩寺等的学者,(印度比哈尔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庙在1203年被入侵军全部毁坏),很多人前往西藏取经,传译事业因而兴盛,著名的译师有马尔巴等人.
十一世纪时有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入藏(1042年),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传播中观应成派大义,同时藏族比丘仁钦桑波(宝贤)等翻译了很多的经论.
印度传入西藏的佛学,主要的称五大部,就是“因明”,“戒律”,“俱舍”,“中观”,“现观庄严论”.藏文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近六千部中绝大多数是直接由梵文翻译的,少数是从汉文转译的,因此,印度后期佛教的论著丰富保存在藏文大藏经里,尤其是因明、声明、医方明等论著数量庞大,这些译著都非常重要.
藏传佛教传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时代,俺答汗与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见面殿下在蒙古传播的种子,蒙古源流说,俺答汗的从孙切尽皇台吉是第一位信仰藏传佛教的皇族,到十七世纪中几乎所有蒙古人已信仰藏传佛教.[16]
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印度恒河流域向南方流传,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传入斯里兰卡的佛教属于上座部的一支,又称分别说部,宏传于印度西南部,与印度东方的大众部、西部的说一切有部顶足而三,在教义上,虽然传承自上座部,但也采取部份大众部的看法.因此传入锡兰的分支,也受到其他二部的影响.
上座部佛教于11世纪传至缅甸阿努罗陀王朝,其势力使南传佛教渗入暹罗北部和中部地区.经过锡兰于12世纪举行第七次结集,整顿佛教教团,使上座部佛教于锡兰臻于隆盛,期后透过比丘学习,传返暹罗,促使当时素可泰王朝倾向上座部佛教.14世纪中叶老挝国王法昂娶柬埔寨吴哥王的女儿为妻并引入上座部佛教,从而传播遍布于整个湄公河流域.
在1361年,锡兰僧王被暹罗(今泰国)素可泰王请至国内建立僧团,这是泰国佛教的开始.此时,缅甸、暹罗和柬埔寨等地的僧人也不断进入锡兰,学习佛法,并重新受戒.他们回国之后,也根据他们所受的戒律,在他们国内建立僧团,称为僧伽罗僧团.这些僧侣,将锡兰大寺派的佛教传承,带往东南亚各地,成为南传佛教的开始.
随着南传佛教的快速发展,锡兰因为国力衰弱,又受到外国势力侵入,本土的佛教反而衰落了下去.至11世纪时,曾经派使者至缅甸,请缅甸派遣僧人至锡兰传戒,重新建立僧团.至18世纪,锡兰本土的佛教绝迹,教典散失,僧团、寺院也消失了.1750年,遣使至暹罗,请求僧人至锡兰传戒.暹罗国王于1753年派优波离等十名僧侣至锡兰授戒,并且将巴利文三藏重新携至锡兰,这也是目前斯里兰卡暹罗派僧团的开始.1802年,摩诃格罗瓦·匿纳唯曼罗帝须,自缅甸受戒,建立比丘僧团,名为阿曼罗波罗派.1865年,阿般格诃梵多·即陀沙婆自缅甸传回蓝曼匿派.虽然现代锡兰佛教可分为三大派系,但在见解上,他们都渊源于大寺派,所以教义仍然是相同的.
现今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有很多上座部佛教(当地教徒对南传佛教的称谓)教徒,当中泰国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该国佛教徒的90%.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征的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地区.最初经典只口耳相传.约在11世纪前后,泰润文书写的佛经经缅甸传入西双版纳,至南宋景炎二年傣文创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文.现在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称可分为润、摆庄、多列、左祗四派.
南传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释使用巴利语,故又称巴利佛教.如就所属部派来说,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团的,都可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如盛行中国云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道教
道教的起源现存的史料和道教经书中的说法各不相同.《魏书》中认为道教起源于老子;葛洪则认为起源于“二仪未分”之时的“元始天王”(这种说法常常被许多研究者斥之为无稽之谈).陈撄宁认为道教“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目前普遍认为道教源於中国古代各地的巫术和鬼神信仰,而後各地巫俗信仰(如鬼道、方仙道等)再与儒、道、释、墨、五行、阴阳等诸家学说相结合创造出各地不同的民间信仰体系.
先秦时期神仙思想对道教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战国时许多地区出现了鼓吹长生不老和不死之药的方士,这成为了道教服食丹药成仙的思想渊源,分别影响了道教丹鼎派外丹和内丹两派的发展.
在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以及谶纬之学的兴起,对道教的产生有很重要的影响,而佛教的传入也加速了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佛尊谱系直接启发了道家构建出完整的道教神仙谱系.而方仙道和黄老道在汉朝的泛滥对道教的产生起了催化的作用.
在东汉,还出现了以修道炼养解释《道德经》的著作《老子想尔注》,这被认为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过渡的一个标志.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道教的出现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战国时方仙道的兴起,到西汉谶纬之学的盛行和黄老道的出现,已经开始有类似道教组织的活动存在了.早期道教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现.
东汉末年後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团体开始兴起,以教团领袖个人魅力,并利用各种咒禁、符籙、禳祓等手段作为解救民间各种问题传布教义的早期道教团体遍布於中国各地.这一时期的道教主要活动于下层社会,并且往往用来作为武装起义的精神号召.
到了三国两晋时期,政府对此问题开始重视.一方面进行镇压;另一方面也加以利用改造.而一部分道教徒也向上层社会靠拢,参与宫廷政治;一部分专门从事修炼;另一部分仍然在民间活动,为农民起义者所利用,例如黄巾起义.
而天师道广泛流传,东晋后期又产生了上清派和灵宝派.葛洪、陆修静、陶弘景、寇谦之等人将重新将散布於各地的道教经典、科仪重新整理,使得道教开始有较为完整的神话体系、科仪,使得道教组织更为完善.尤其在北周,道教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新兴的楼观道也由此大兴,成为直到唐朝以来的最大道派.
道教在南北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更加迅速.因此佛道之间也产生了斗争和融合.这个斗争的标志是顾欢所著《夷夏论》,他站在道教立场上反对佛教.这引起了佛教徒的不满,纷纷撰文进行驳斥.在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也有许多人主张二者互相调和.在这次斗争中,上清派和灵宝派吸取了部分佛教思想,以及佛教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天堂、地狱等理论.而当时佛教也吸取了一些道教的神仙思想等.
道教在南北朝时期还造作了大量的经书,道教经书的分类方法三洞四辅十二类就是这时形成的.这是道观也大量兴建,进而促使了道教戒律的制定.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之时,受到皇室的推崇,道教大兴.隋朝时,茅山宗成为道教的主要派系.元始天尊在此时被奉为最高神灵;道教修炼当中非常重要的“内丹”一词也形成于此时.
而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因此尊老子李耳为李氏之祖,并於乾封元年时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天宝元年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四子所著之书改称真经.因此时名道辈出,学说各有旨趣而让道教的思想、义理、哲学体系有更加完整的发展,特别是唐末五代初名道士杜光庭将之系统化的整理、归类,促进了道教在之後的传布.此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也在这时编纂完成.
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道教开始相对衰落.虽然唐朝皇帝自始至终奉行崇道政策,但是藩镇割据等变乱还是削弱了道教的发展.到五代十国,虽然战乱频仍,但是还有许多皇帝崇奉道教.道教虽然在这一时期宫观毁坏,道士逃散,经书散失,但是道教仍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最典型的是茅山宗中衍生出南岳天台派.
宋辽金元时期道教两宋是道教另一个发展期,历位皇帝皆崇尚道教,真宗亦仿唐代皇帝将赵氏血统与道教神祇相结合,宋徽宗更封己为道君皇帝,使道教更为兴盛.另一方面,政府也对道教加强管理,主要是任用道官,赐师号、紫衣,对出家道士进行考试,以保证道教的一定文化素质.
北宋时,由于皇帝的支持,经常做法事,使符箓派系得到了一定发展.
在道教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对道教内丹理论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道教的内丹术在北宋之后成为道教修炼术的主流,道教理论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而外丹术则逐渐走向衰落.
儒释二教思想与道教渐渐融合,“三教归一”的观念开始,得道成仙思想亦由个人幸福的追求变为入世、救世.由於两宋庶民经济发达,各地民间信仰与道教相结合,庶民神祇纷纷被道教吸收,产生了新一波的造神热潮.
北宋灭亡后,金朝与南宋形成了以内丹修养为主的全真道,内丹与符箓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符箓道派.而北宋的宋真宗、宋徽宗更是极端推崇道教.
此外,南宋时期道教则更活跃于民间,并且和南方的巫术相结合,充实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形成了三山符箓为代表的符箓道派.
元朝建立后,道教在组织发展上非常兴盛,并且逐渐合流,形成了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道派.全真道的丘处机由于受到皇帝的赏识,全真道得到了新生的发展.但是到了李志常掌教后期,由于元朝统治者袒护佛教,全真道受到严重打击,许多道经被焚毁.
明清时期道教明清时期,虽然有少数皇帝沈迷於道教,但由於政治因素以及道教更为世俗化之後,使得道教教义无有进展,科仪更为繁杂,道士们多唯利是图,使得士人逐渐轻视.
明朝时,道教派别被官方正式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道派.正一道更受到官方的重视.而官方吸取了元朝下层人民利用民间宗教进行起义和道教发展过滥的教训,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道教的管束.
明朝时期的道教对文化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出现了以转写鬼神故事为主题的神魔小说.
进入清朝以后,道教的发展开始衰落,理论上的发展趋于停滞,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开始减弱.
民国时期道教鸦片战争以后,道教发展每况愈下,宫观、道士数量急剧减少.而且由于统治者对道教重视程度的降低,迫使道教向民间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义和团运动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此外,庙会活动热烈.
台湾近现代的道教台湾日治时代末期,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
1949年,正一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辗转到达台湾,1969年张恩溥过世後传於堂侄张源先,是为六十四代天师,现居台湾南投县嗣汉天师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道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6年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受到很大的冲击.正一道被取缔,全真道的道士被强迫还俗.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