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曲似九回肠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13:00
江流曲似九回肠是什么意思?
江流曲似九回肠是什么意思?
江流曲似九回肠是什么意思?
河道如肠道一样,弯回曲直.(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烦请给我一个“好评”吧,互帮互助、我为人人,每天都是好心情(*^-^*))
河道如肠道一样,弯回曲直。
弯道太多的意思
河道如肠道一样,弯回曲直。(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烦请给我一个“好评”吧,互帮互助、我为人人,祝您生活愉快,每天都是好心情(*^-^*))
在父亲幼年生活的那段时间,外界正在发生一些巨大的变化,最终深刻改变了中国面貌。1918年孙文发动所谓的护法战争,原任川军第五师师长的熊克武在重庆通电响应,就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联合云南贵州两省军队共同攻占成都。熊克武以靖国军总司令名义管理全省军民政务...
全部展开
河道如肠道一样,弯回曲直。(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烦请给我一个“好评”吧,互帮互助、我为人人,祝您生活愉快,每天都是好心情(*^-^*))
在父亲幼年生活的那段时间,外界正在发生一些巨大的变化,最终深刻改变了中国面貌。1918年孙文发动所谓的护法战争,原任川军第五师师长的熊克武在重庆通电响应,就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联合云南贵州两省军队共同攻占成都。熊克武以靖国军总司令名义管理全省军民政务,决定各军按驻防地区划拨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用于军饷,由此开创四川的防区制时代。各军驻防日久,不仅是提取粮饷,还委任官吏,干预政务,自行征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剧的独立王国。各路川军之间为争夺财源,扩张防区,进而称霸四川,加紧混战。
在那段时间里,合川最先由刘湘的第2师驻防,后来又成为邓锡候第28军第3师陈书农的防区。陈驻防合川长达7年,他重征税赋,大肆搜刮,广聚钱财,成为川军中屈指可数的大富翁。他在成都附近购置田产上万亩,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东大街一带购置房产无数。
当时陈的防区内并没有大型工商城市,只有田赋即土地税及其附加税是主要的收入来源。陈书农也想不出其它更好的敛财方法,只有预征田赋一计可施。他们缺乏基本的理财能力,全年开支毫无任何预算可言,无钱花时,就去预征下一年度田赋。钱用完了,再去预征再下一年田赋,以此累推,居然达到了一年六征。只用了短短几年,据说就已经把1991年前的田赋都预征完了。易而言之,一年税收增涨六倍,极不可信。最关键的是,除了后来真理部自己的宣传之外,缺乏史料证明。
各路川军之间的混战以及对地方的横征暴敛,也只限于工商城市及经济繁荣地区,在父亲的回忆中没有任何提及。爷爷一家依然是年复一年,春耕秋收,日子一如往昔。到了父亲八岁多的时候,就开始上学读书了。爷爷把他送到附近一个颜姓地主家的私墪里面发蒙,由颜姓地主本人当老师,读些《人之初》《百家姓》等等,读了两个月。通常私墪的老夫子们只教孩子们念书,并不讲解意义。但颜老师却能讲解书的内容,还作很多圈点,所以父亲把他视为自己的启蒙老师。父亲记忆力超强,一般只要教他读过两次就能背诵,深得颜老师赞许。于是又教他读《论语》,从第一年就开始读《四书五经》,还读了《幼学》的一半,这时父亲就因生病辍学长达一年多。
病好之后,邻里乡亲都鼓励父亲复学,全家也非常支持,于是父亲从1928年又开始重新读私墪,这年他都该满13岁了。颜姓地主家的私墪已经停办,家里又把他送到一个自己开馆的刘英生老师处又读了三个月。以前背过的书又重新开始背,以前没背完的这次要把它背完,读完《易经》后就应该开始读《幼学》了。大约是那一年的五月,刘英生暗中对父亲进行了一场考试,然后告诉父亲说,我教不了你了,你要另外找老师教。父亲后来听说他能力有限,教不了《幼学》这一类书了。
《幼学》的作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在当时是民国时期私墪里的必读课本,内容庞杂,无所不包,涉及到天文、地理、家庭、政治、自然、技艺、文学、宗教,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一直与另外一本叫《增广贤文》的书齐名。《幼学》旨在给儿童们建立一个有关世界的完整概念,是当时儿童们的启蒙读物。所以有一句话是“读了幼学行天下,读了增广会说话”。在浏览了《幼学》之后,我发现现在的中小学教材中还真找不到类似的内容。
父亲辍学回来,经过几天寻找,发现离家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私馆,老师叫汤乃勋,是位饱学之士,算得上乡村非常典型的绅士,家里拥有几十挑谷子的土地,儿子耕田,自己在家里办私墪教书,是传统中国的耕读之家。他对父亲能来自家念书很高兴。父亲在那里把《幼学》读完,接着又读《礼记》和《左传》。父亲对于读书一直是非常刻苦的,因此成绩也很好,很多人都说他今后将要入学中举。那时科举制度都废止20多年了,但在沙鱼场这个地方,人们对外面的事情并不十分清楚,还在给父亲讲穷人如何十年寒窗、读书中举然后夜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励志故事,家里的爷爷伯伯都说宁愿自己再苦再累,也要供他读书上进、出人头地,扬名显亲。父亲自幼深受影响认为自己责任重大,苦读经书为了今后脱颖而出,做番大事,拯世救人。
如此刻苦的学生当然是老师最喜欢的,汤乃勋就认为父亲是他教书多年以来最好的学生,一直对他另眼相看。他对爷爷夸赞父亲大有前途,还找人说媒,要把自己的孙女许给父亲。父亲坚决不答应,因为他还想继续读书。爷爷也不答应,认为两家不是门当户对,恐怕将来不好。媒人说人家都不嫌你,你还嫌人家,毕竟人家还有十多二十亩地。左说右说,终于把爷爷说动了,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按照乡村的规矩举办了订婚仪式。
汤乃勋教父亲读完《幼学》、《礼记》和《左传》后,正是放寒假的季节。他说自己年龄过大,不再教书了,要父亲另找学校读书。这时父亲满14岁了,已经开始懂事了。他感到困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读这么多经书到底有什么用。那些老师说什么入学中举,说的都是空话,科举制度早已废止,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读了之后还有什么用。于是,父亲提出不再读私墪,要读就到新式学堂去读。爷爷二伯三伯要父亲继续读私墪,父亲坚持不去,双方僵持了几天,又要开学了,父亲拖不下去,只好又到附近另一家学馆去读。这家学馆是颜清泉、颜尚泉两兄弟开办的,他们也是地主,有几百亩谷子的地。父亲还记得他们请的老师叫李大宾,很有学问,以前参加过科举考试。他教朱熹的《四书集注》,接着是《唐诗》和《千家诗大全杂说》,花了一年半时间就把这些全部教完了。算起来父亲在私墪学馆的学习已经六年了,基本上把古代经典都已经读完了,连老师也不知道他还可以再读什么了。
在父亲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传统中国即使是在僻远山乡,教育也是非常发达的,私墪学馆林立。类似私墪学馆这样的办学形式非常适应人口居住分散的乡村。问题出在教学内容上,当时私墪学馆的教学内容全部是围绕着科举体制来规划和编排的,在废止科举之后,内容并无改进,就显出与时代脱节的弊端――学了来干什么呀。当然也可以说,古代经典在道德教化与人格塑造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只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父亲熟读古代经典,放在今天可以说是国学大师了,国学大师钱穆刚当老师时才只读到四经中的《孟子·滕文公章句》,还差得老远。问题在于乡村并不需要国学大师呀。而且,当时主要在摩登城市里流行的各种激进思潮无一不把这些视为是封建垃圾,仅凭它们是难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更别说实现自己拯世救人的理想了。
类似这样的困惑不仅仅存在于父亲心中,实际上这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在转型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即使在沿海如广州这样的发达城市,在上个世纪20年代里,读私墪的儿童也占到了入学儿童数量的一半。当时广州城区还存留有1100多所私墪,比国民小学的数量都还要多,他们也有同样的困惑。陈炯明时任广东省长,他成立了省教育委员会,聘请陈独秀当委员长。陈独秀应对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设立巡回教员制度,他给新式学堂的教师发补贴,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轮流去附近私墪里授课,给里面的学生讲《四书五经》里没有的科技新知识,还包括一些实用方面的技能如打算盘等等,效果非常明显。
在防区制时代的四川还没有人来考虑这些问题,老师也只能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出让父亲去学医,说他读古书多,记忆力强,学医以后的出路就会好一些。这又说服了爷爷。父亲对学医毫无兴趣,仍然想读新式学堂。他还认为老师并不是医生,怎么可能教会自己学医。但拗不过爷爷,只好又去读了半年的《黄帝内经》和《中草药纲要》,然后就坚决不读了。
父亲说:不读书也不行,家里有人管着这事。这时父亲已经16岁左右了,正值青春反叛期,每天都为读书的事闹别扭。家里想要父亲继续留在学馆里读医书,父亲则坚决要读新式学堂,并以绝食要挟,一度甚至想要离家出走。
还是颜清泉开明,他说服了爷爷让父亲去新式学堂读书。在离家仅五里路的地方,就有一个新式学堂,办在以前的观音庙里面,那时还叫尚智学堂,后来改为武胜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当地人称为观音庙小学。父亲回忆说:当时家里人都是土包子,没有见过世面,不敢去新式学堂联系报名入学,他自己也不敢去。于是颜清泉自告奋勇,带着父亲去学校报名入学,这在父亲一生中是一个关键的节点,从这时开始父亲就走上了与祖辈不一样的道路。
不知道父亲提到的颜清泉、颜尚泉、汤乃勋和其他人活到后来会是如何,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到了1949年新政权建立之后,他们不是被虐杀处决就是被送去劳改,只因为他们拥有土地成了地主。但在父亲的回忆中,看不出他们如何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也感受不到乡民与他们的阶级对立,反而是大家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呈现一副田园牧歌般的温馨画面。父亲在加入党组织之后,成为组织的一员,不再有自己的思想,想组织所想,说组织所说,做组织所做,但在具体事例上,照实回忆述说,描述出来的地主形象却是一些经书传家、教学育人,极具文化底蕴的乡村精英。地主大院不仅是书香门弟,还是耕读之家,父亲在里面诵读了整整六年的古代经典,琅琅读书声回荡的庭院,连同它们的主人,早已荡然无存。
谢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