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吴书 全琮传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5:56:17

三国志 吴书 全琮传的翻译
三国志 吴书 全琮传的翻译

三国志 吴书 全琮传的翻译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唐人.父亲全柔,于汉灵帝时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右丞,至董卓之乱时,弃官归乡,本州辟其为别驾从事,朝廷就诏拜全柔为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后,全柔举兵先附,被表为丹杨都尉.至孙权为车骑将军,以全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全柔曾使全琮运谷米数千斛到吴,有所交易.但全琮到后,散用谷米,空船而还.全柔闻此大怒,全琮顿首道:"我认为鬻米之事既非紧急,而士大夫正有倒县危累之难,因此我便以米振赡,而不及先行启报父亲."全柔亦奇其志.当时中州士人避乱至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全琮开募召卒,得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不久迁偏将军.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部将关羽进围樊城、襄阳,全琮便上疏奏议讨伐关羽之计,但当时孙权已与吕蒙暗议袭取荆州,唯恐事泄,因此对全琮之表寝而不答.后擒关羽,孙权置酒宴于公安,向全琮说道:"你先前曾有言及此,孤虽不相答,但今日之捷,亦是你的功劳."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
  黄初元年,魏国使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诸将相拒,两阵军营相望.敌方数次以轻船钞击,因此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不久,敌兵数千人出于江中,全琮与徐盛击破之,杀魏将尹卢,枭其首.全琮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黄武四年,全琮假节领九江太守.
  黄初七年,孙权到皖城,使全琮与辅国将军陆逊合击曹休,破之于石亭.其时丹杨、吴郡、会稽的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全琮时治富春,孙权遂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全琮至时,明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共收得万余人.孙权于是召全琮回牛渚,罢东安郡.黄龙元年,全琮后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孙鲁班.
  嘉禾二年,全琮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人民皆四处散走,诸将欲分兵捕擒.全琮道:"所为乘危以侥幸,举不百全,这不是国家的大体.如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呢?纵有所获,亦不足以弱化敌人而副于国家威望.如或有甚差池,亏损非小,与其获罪,我宁愿以身受之,也不敢侥功以负国."
  赤乌九年,全琮迁右大司马、左军师.为人恭顺,善于承颜纳规,言辞未尝忤人之怒.初时,孙权将欲遣军围珠崖及夷州,先以之问全琮,全琮道:"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而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皆有,兵入民出之间,必易生疾病,转相传染,去的人但惧不能反,军获又何能多致呢?要亏损江岸之兵,以求得万一之微利,愚臣有所不安."孙权不听.结果军行经年,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孙权为此深感后悔.后来孙权言及此事,全琮道:"当是之时,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其人不忠."
  全琮既见亲重,宗族子弟亦并蒙宠贵,赐累千金,虽然如此,全琮却仍然谦虚接士,貌无骄色.赤乌十二年 全琮逝世,其子全怿嗣任.全怿袭业领兵,奉命救诸葛诞于寿春,却出城先降,魏以全怿为平东将军,封临湘侯.全怿兄子全祎、全仪、全静等亦降魏,皆历郡守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