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 荷叶·母亲 的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8:47:50

散文诗两首 荷叶·母亲 的内容
散文诗两首 荷叶·母亲 的内容

散文诗两首 荷叶·母亲 的内容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荷叶 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

全部展开

《荷叶 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②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③。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收起

散文诗两首 荷叶·母亲 的内容 散文诗两首 《荷叶 母亲》主要描写了什么情节? 初一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母亲}}的课件 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课后第二大题答客 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两首散文诗分别是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 《散文诗两首》都借一种形象写母爱,《金色花》表现( )的母子之爱,《荷叶 母亲》表现了母对子的( )之情 《散文诗两首》都借一种形象写母爱,《金色花》表现( )的母子之爱,《荷叶 母亲》表现了母对子的( )之情 24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首解词 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这两篇可谓散文诗都是写给母亲的歌,请你将两文做比较阅读,说出两篇文章写母爱的角度 《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这两篇散文诗都是写给母亲的歌,请你将两文作比较阅读,说说这两篇文章写母爱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荷叶母亲 荷叶的 勇敢慈怜 让 我 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这首散文诗采用了什么样的 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两首散文诗是(金色花)(荷叶 母亲) 老师要我们用这两篇散文里的手法写一首诗,表现出 初一课文(散文诗两首)1.(金色花)中,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又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2.(荷叶 母亲)一诗借荷叶来写母亲有什么好处? 荷叶母亲这篇散文诗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初一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与荷叶母亲的问题1.两首诗都是表达对母亲的爱,但其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又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色话充满童稚的想象,孩子想要变 散文诗两首 以荷花 母亲为题有什么作用 初一语文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几道题目金色花是一首( )为主的散文诗,诗中的形象(意象)是( )荷叶母亲是一首( )为主的散文诗,诗中的形象(意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