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中的卦辞和什么象曰、彖曰是什么意思啊?看了半天也看不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8:43:09
八卦中的卦辞和什么象曰、彖曰是什么意思啊?看了半天也看不懂.
八卦中的卦辞和什么象曰、彖曰是什么意思啊?
看了半天也看不懂.
八卦中的卦辞和什么象曰、彖曰是什么意思啊?看了半天也看不懂.
《周易》的构成
[紫叶先生 发表于2007.10.18 22:56]
《周易》相传为殷商末期西伯候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于牢狱中,根据当时时代的变迁、社会结构的改变,将《连山易》、《归藏易》进一步的推演整理而成.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由卦象、卦题、卦辞、爻辞所组成.上经三十二卦,下经三十卦.共六十四个卦象.
《周易》最初的《经》、《传》都是单行本流行的.据说在后来的东汉时期,学者郑玄 才将《彖传》和《象传》与经合为一书.直到学者王弼 进一步将《彖传》《象传》等,拆分开各附于卦爻辞下,才形成了现在的通行本《周易》.
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象都是由八个经卦相互重迭而成.每卦有卦象、卦名即卦题、卦辞、爻辞四个部分.举“乾”卦为例,即: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乾上乾下”既为卦象,经卦乾相迭而成.“乾”既是卦名,也可以称“乾为天”.“ 乾:元,亨,利,贞.”既是卦辞,统领全卦的大意.“初九:潜龙,勿用.”等既是爻辞,分述事物的发展.其余的卦象皆以此类推.
由于《周易》成书的时期较早.《周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后世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后在春秋战国时期便陆续出现了一些解读《易经》经文的著述,流传的最广的就是后来的“十翼”,也就是《易传》.
“十翼”,即十篇解经的传文,而实际上她只有七个《传》.这七个《传》相传为孔子及其门生弟子所著,但后世也有认为是假托圣人之名.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
这七种十篇传文既是:《系辞》上下两篇,《彖》上下两篇,《象》上下篇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各一篇.每一篇各有其义:
《系辞》两篇:主要讲述了圣人为什么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举《易经》的一些例子说明了这些世界观、方法论,并讲解了如何利用易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日常实践.
《彖》传的上下两篇:主要讲述运用卦德及其性情等,从总体上来讲解一个六画卦的卦名、卦辞及其卦义,说明其的状态意义.
《象》传的上下两篇:讲述根据组成其六画卦的两个经卦的卦象来解释其卦义,并以象来解释所得爻辞的意义.
《文言》传:以“乾坤易之蕴邪”的大义,来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及其规律.
《说卦》传:因为六十四卦的任何一卦,都是由两个经卦所构成.所以,了解任何一个别卦所包含的意象就需要了解每一个组成别卦的经卦的抽象与具体代表的意象.而《说卦》说的就是这个.
《序卦》传:《序》是对《易经》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解释.关于卦序,现在各版本大都是一致的.而也许是历史原因,我们仅仅看到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经》与现在的通行本的排序不同.《序卦》的解说所针对的就是便是对通行本《易经》来说的》.
《杂卦》传:《杂卦》的解说是对六十四卦的卦义,不按顺序的、杂错的解释的.晋代的韩康伯 说:“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
学习易学,不是为了死记硬背其卦辞爻辞以及经文词句,而是为了通过熟记这些经文、词句内容,达到我们能够深刻地学习《易经》中每个卦象的思想、逻辑过程以及其思维方式方法.
这正如宋朝易学大家邵雍的著述《黄极经世》观物外篇中所说的:“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是为知易.孟子之言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之者鲜耳.人能用易,是为知易.”
笔者按,参考并补充了《周易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