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散文月,阙也的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1:30:19
张晓风散文月,阙也的赏析
张晓风散文月,阙也的赏析
张晓风散文月,阙也的赏析
古往今来,人们追求花好月圆,渴望完美无缺,从而忽略了身边许多略带“瑕疵”的美,甚至对它熟视无睹,尽管它确实令人心动.
残缺之美.
残缺之美?
是的.张晓风的《月,阙也》犹如一缕甘泉流,流至心间,心旷神怡.又如迎面吹来的混合了青草味儿的春风,沁人心脾,向读者展示了这残缺之美.真挚传情,娓娓道来------作为基督教徒的张晓风,总能以博大的胸怀,温和而独到的眼光,去解读世界,解读人生.生活的哲理在她的笔下缓缓流淌,丰富的情感在她的稿纸上喷薄,给人以无限的感动.评论家说她,笔如太阳之热,如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终敲冰.《月,阙也》更是如此.
《月,阙也》以残月为话题,并以其为线索,向人们展示了残缺事物的动人美丽,阐述了“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真挚深情.赞美残缺的文章不少,但如张晓风般写如此动情,如此富于韵味,并不多见.那么其奥妙何在?
从行文上看文章运用了大量古老的神话传说,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神秘感.并通过这些神奇的传说,去阐明“天地也有其缺陷”这一道理.如她引用的中国西南部一少数民族的神话------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男神造天而女神造地.可是女神们太勤快了,造的地太大而无法与地合起来.他们只好把地折叠起来,形成高山低谷,才能把天地虚合起来.这样一个神话,虽不属于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之类,却别开生面,令人颇感新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之类的故事我们听得多了,却没有想过天地的诞生也可以如此解释.这就引起了读者的无限兴趣.又如在文章引用的另一则神话里,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天空也斜了,因而“地陷东南”,便有了浩浩森森向东流去的长江黄河,也因“天倾西北”,群星便向某一方向灼灼然.如此朴实、传神的神话,如此耐人寻味的解释,营造了一种古朴、悠远的意境,意味深长,令人神往.
从语言上看,文章一尘不染,直逼尘世的核心.整篇文章的语言,寓华丽于古朴、平实之中,又寓深刻的哲理于古朴、平实之中,环环相扣,恰如其分.如“天地是有其缺陷的,但缺陷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又如“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再如“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以上诸言无不平实而富于韵味,犹如打扮朴素的小家碧玉,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出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限韵味,可谓风情万种.有句话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张晓风却以这并不“惊人”但意蕴十足的话语,将那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人读后如坐春风,而并不是像封建老爷子那样板起脸来教训人,即使道理再深刻也只能让人感到厌恶,难以信服.另一方面,文章运用一系列拟人和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节律美、音乐美和诗意美.如“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放时,花在那里……”又如末尾部分,“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语言生动,充满韵味.慢慢读来,如坐春风;细细品来,满口生香.